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2025/10/2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 学生活动。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流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学习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学习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学习流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纽扣玩具的基本原理。

2、学会动手制作纽扣玩具。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

4、增强学生的想象、探究、实践操作等能力。

活动准备

纽扣、塑料吸管、塑料瓶盖、硬纸板、缝衣针、棉索线

活动过程

1、 激趣导入

(1)大家知道一种叫做“咕咕叫”的玩具吗?你们玩过吗?想看看吗?

(2)教师演示

(3)多么有趣的游戏呀!咱们今天就来动手做一做吧!

2、学习制作“咕咕叫”

(1)教师演示活动方法

同学们请看,我先找一颗4眼(或2眼)的大纽扣,在其斜对着的扣眼中穿过一根棉索线,将索线的线头结在一起,使纽扣处在环形棉索线的`中心。 l 然后将棉索线穿在两只手上撑开,用力地旋绕纽扣,使手中的棉索线不断向前缠绕;然后,两只手用力向外侧拉棉索线,一拉一松,纽扣就一正一反的旋转起来,发出像鸽子鸣叫的“咕咕”声。

(2)谁来说说制作“咕咕叫”的方法?

(3)教师将以上方法小结

(4)学生开始动手制作“咕咕叫”。

3、纽扣玩具小研究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纽扣玩具 (2)讨论:这些“咕咕叫”的叫声是怎么发出来的?

(3)小结(教师可将“咕咕叫”的发声原理讲解一下。)

4、学生动手制作纽扣玩具

(1)学生将现有材料准备齐。

(2)分小组制作纽扣玩具。

(3)上台演示,说说自己的想法。

5、评价

(1)说一说:通过这个活动,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

(2)评一评:你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

(3)填一填:活动评价

6、总结与拓展

同学们今天都学会了制作纽扣玩具,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出了自己的探究意识,真棒。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题目,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题目。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教学预备: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进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碰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进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学生自己猜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熟悉新材料

1、熟悉书中先容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

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