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散文的作文

2023/12/1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散文的作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散文的作文 篇1

自古以来,学校就是花园,这可能跟“在好环境学习效率会提高”这一自然定律分不开吧。

春天的稚川校园是很美的。红绿分明,相映在一起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难怪古人喜欢写绿叶红花。想必美景是一刻也说不完,于是我就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一处景来细说。

学校东北角的荷花池是最富美感的。北宋周敦颐称赞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水中仙子,我细想也认为没错。夏天,那荷花犹如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露出了粉扑扑的脸蛋,拼命汲取营养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簇簇荷花张开花瓣,在风中摇曳的一番美景了。一场雨下过,荷花里盛满了晶莹剔透的如水般的小雨珠,不知有多么耐人寻味。晚饭过后,在回寝室的路上稍驻足观望,仿佛一天的浮躁和劳累都烟消云散。

如果说荷花是舞台上的女主角,那么男主角非荷叶莫属了。荷花没有开放的时候,那一朵朵荷叶就如一个个守候公主的骑士一般站立着,仿佛在侦察敌情。更妙的是,如果将一捧水撒在荷叶上,那些水会被立马劈成两半,但还没叫你看清楚,他们就又组合在一起了,真是可爱至极。

经过一个严冬的考验,岸边的柳树都苏醒了,她们冒出了新芽,吐出了一缕缕新绿,在亮点十足的荷花池旁更显得耀眼,为小池点缀了几抹生机,几分野趣。在柔柔的春风暖阳里,她们扬起穿着嫩绿色衣衫的手臂,迎着柔风翩翩起舞,让人不由心生喜爱。

别人说这池水是死水,没有生机,其实不然。那天下午,我和小友来到池水边歇脚晒太阳,结果我居然看到了小蝌蚪!这一只只黑脑袋的小东西在池水里肆无忌惮地游着,一只小蝌蚪不时撞撞身边的好伙伴,我偏头望向小友,小友也望向我,然后相视而笑。

这一片小池塘里装满了无限生机。

散文的作文 篇2

你是不是也突然感觉我说过的那些话都特别迷有没有逻辑性呢?或许从一开始,我的逻辑能力就不够强。但是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呀。

他们都说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可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不能退缩。我们始终都要看到自己。即便是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不足之处。今天看到了同学的演讲。真的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突然间就想起了很久以前我的老师们。对我说的那些话苦口婆心的叫我到其实都是用心良苦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是能够太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只是觉得他们的啰嗦限制了我的时间,禁锢了我的自由。

其实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啦。如果他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些曾经被他教过的学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从来都没有忘记,甚至他的手机通讯录里还存着我们的手机号码。尽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已经把他们删除了。

或许我终于开始理解那个时候你不做出选择的原因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无奈,需要解决。灾难,终究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但是我们从来都不会说出来。

其实生活的平淡,并不能给我们太大的安慰。日如果你是一个勇敢的去闯荡的人,你追求的肯定不止眼前的这些东西。

散文的作文 篇3

元宵节得月光,很美,很白,银河清澈,北斗参差,书生依然青衫一袭,伫立于尘世得某一角落,与其说是在赏灯望月,倒不如说是书生在期待着,千古冰清得月子,泼我一身浓浓得诗意。

一千二百年前那晚得月光,或许只属于你,行走在遥不可及得大唐,孤月空悬,满地夜霜,那月光是诗,是酒,或许是一种仙境。

你举首望月,或许没经住月光得诱惑,跳江捉月,酿出醉人千载得传说,我远不及你,书生今晚饮却了一壶薄薄得酒,凝出得却是一壶浓郁得哀愁。

今晚得月光,应该属于大唐,今晚得月光,应该是李白得月光。

月辉轻和着万家得烟火,站在高楼得阳台上眺望,意境恢宏,磅礴而大度,有跌宕迤逦得韵致,和无与伦比得盛唐气象。

你竟是如此得爱酒,那么得醉月,你将古老得月光,苍茫得月光,迷离得月光,凄美得月光,系数凝成了你诗中得精魂,手持一壶酒,脚踏一轮月,挺诗情,挺古典得走过了一生。

杯酒下肚,你便可牵引一缕清辉,扶摇而上,一夜飞渡镜湖月,醉醒之间,伸手采掬一捧月华,点缀着你荒凉得诗篇。你或许太孤独了,书生可以体会,缘何一千余首存世得诗歌,四百余首写到了月。月,是空潆得,迷离得,虚无得,飘渺得,或许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得象征。

它不去过问时代得变迁,朝堂得更迭,千百年来始终君临着亘古得大地。而你在诗得表层,注满了月得素辉与晶莹,书生却读懂了,你人至中年,书剑飘零,诗歌深处得孤寂与冷清。

当你厌倦了人情冷暖,官场黑暗,依旧是那轮君临着大唐得孤月,伴你“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书生难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又该寄于天涯得谁呢?

真是“但见中天悬孤月,不知孤月为谁明”?

此刻,天上冰清月正亮,人间烟火花正浓,书生三两杯淡酒,已是微醺,渡步窗前,拉开与尘世相隔得帘幔,企图以后世者,那朝圣般虔诚得目光,采撷一片前朝得月华,于风尘得一角,祭祀你这位漂泊千年得诗魂。

一直以来,书生喜欢你得豪气冲宵,汪洋恣肆得诗才,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制,王公大人不能辱得豪迈。

若是早生千年,或许,书生亦可与汝为友,酿一壶月光,煮一壶老酒,“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地上只有一个李白。

或许,书生认为月亮是孤独得,李白——你是孤独得。

于纤尘不染清丽高古得月光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该是何等得孤独?

窗外得烟花渐稀,夜色更浓,书生也更醉了,颤抖得指尖,几乎已在键盘上,码不出灵感所附得文字。

随着日渐淡去得年味儿,此刻,不觉已是初春时节,虽居高楼,鼻间亦可轻嗅到草木萌发得青苍味儿。

书生醉袖凭栏,眺望着越升越高得明月,竟看到了你清瘦不足七尺得身影,于九天之上,俯视着人间,用理想和梦幻,编织着流芳百世得文字。

在你得眼里,或许,只要有了鲜艳得春花,初升得明月,才煮得新酒,什么王权富贵?什么将相王侯,统统见鬼去吧!

正如余光中所言: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得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开,吐就半个盛唐。

散文的作文 篇4

如果你不想说出真理,那么要畅所欲言是极其容易的。

总有些事让人百口莫辩,总有些心情让人有口难言,有的时候,就感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好难,好难!人生这条路走得好辛苦,好疲倦!

听到别人眉飞色舞,夸夸其谈的时候,就不觉会有一种自卑感,看到别人衣着光鲜,高傲又神气的时候,也会有几分幽怨。只是那些在舞台上轻舞飞扬的舞者,又有谁会体会到曲终人散后的落寞,那些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者谁又知道浮华背后的黑暗?低下头来仔细想一下,还是自己的心胸不够宽广,眼睛看的不够远!看不开,放不下,舍不得,守不住!

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雍容。山的双肩肩负着生命,水把心情凝结成冰。山成不了水,水也变不成山。所以,笑看别人的繁华,守住自己的那份宁静!左行道,右行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谁肯为谁改变,谁又肯为谁奉献?人生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就是要用一只眼睛,去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只耳朵去听凡尘琐事,深山钟鸣,用另一只眼睛来审视一下自己,用另一只耳朵听听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然后用唯一的那张嘴说出该说的话。每个人都曾经有梦,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有了梦,生活才会有热情,无论多老,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哪怕只是一直放在在心底!梦,是前方那盏灯,有了它,心灵才不会被世俗的尘埃湮没,才会在经历了种种低谷高峰之后还能保持初衷!

人都会犯错,犯错证明了一个人的真性情,不会犯错的人要么是太虚伪,要么是没有了梦想,对生活变得很麻木。时间会冲淡一切,时间也会证明一切!谁又知道,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又错过了多少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考学的时候,因为担心分数,因为想进好一点的学校,无视于曾经的理想,也许会是事业的顶峰,我们与成功错失了。

为了一份工作,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努力,却感觉做的毫无意义,心,不再是自由飞翔的小鸟,我们又与快乐错失了。

该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听凭父母之命,亲朋好友的意见,不由迷惑了,忘了问问自己的感觉,于是,我们又错失了那曾梦寐以求的爱情……

这一生,错过的太多,常常是因为被外面的声音干扰了耳目,忘了守住自己的那份宁静;这一生,也常常迷惑,五彩缤纷的世界让人感到不知何去何从,不知守住自己的那份宁静;这一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心境,迷失了自己的那份宁静!

时光不紧不慢却又悄无声息的从指缝溜走,那些平凡的日子里,那些曾熟视无睹或者已经习惯了的东西居然都成了珍贵的回忆,到最后终于明白我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即便忙碌一生,即便拼搏一生,即便苦恼一生……春来秋往,叶绿又黄,谁会记得去年停留在树上的那只小鸟?谁又知道那曾被虫蛀过的伤痕依旧,而今天蝴蝶翩翩,世界仍然那么美好!

每一片落叶,都有它自己的心理历程,每一朵花,无论玫瑰还是牡丹,在美丽之后最终都会凋零,甚至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个生命,无论辉煌,还是平庸,只是不同的环境,又何苦为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争?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心情放个假,去看看自然界草枯草荣,去听听鸟儿的叫声,好好守住自己的那份宁静!

散文的作文 篇5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新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诱发其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促进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模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让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到革命老区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如此多种形式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发展。

3.构建完整的历史事件内在关系的结构

所有的事情就像一张网,历史事件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节点,若干节点组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张无边的大网,但无论你提起哪个节,都会将这张网提起,高的部分那是与你提起节点联系紧密的,低的部分是联系相对疏远的,但由此我们却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是绝对有联系的,或远或近而已。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张网,要一节点而知网、一叶而知秋、一事而知史。

学习历史的最大功用是用它来研究今天,预言明天,而且现在的学业考试非常注重对热点时事问题的考察,从这两个角度讲,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

近两年,从黄岩岛、到三沙市的设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海权,而且这个线索更紧密地把若干个节点联系得更紧密,构建围绕海防、海权的知识网。

我们曾经强大,从南宋指南针应用、海船的发达到元朝的空前海运到郑和下西洋,再到新航路的开辟,继而英国因为夺得海权而成为霸主,正是因为从明末的闭关、海权的失去,而被迫步入近代,开始以洋务运动为始的近代化探索,这张网还可以再大些。这个线索和知识网警示我们及后人要重视海权,重视海防的建设,这也是知识网格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由此,我们根据不同的线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以这个知识结构让学生逐渐读懂事件背后的真相,这是个良性的循环。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格体系的能力。我们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并把握学业考试的动向,在自己的课堂中贯彻创新理念,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授课模式。

4.与语文等其他学科整合,为学生学习历史“搭桥铺路”

例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我引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唐诗,使学生立即识记西域的地理概念和形象地理解西域的广袤和荒凉。一曲谭晶演唱的《丝绸之路》把学生带进2000年前黄沙飞舞、驼铃悠悠的漫漫古道,在歌曲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激昂。

5.巧用影视文学作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讲到北宋、西夏、辽的对峙时,我跟学生聊起了《天龙八部》,通过对萧风、段誉等人物的简单回顾,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段历史。另外,很多历史穿越剧或历史题材影视剧受学生追捧,但这些历史剧史实在破绽百出,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在课堂上我们要引用正剧,例如在讲辛亥革命时给同学们播放《走向共和》等片段,孙中山的形象在学生眼里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6.与时事紧密结合,使历史具有时代感

关心时事、议论时事是很多学生的爱好,在历史课堂中恰当地引出这些话题,既可以理解历史,又可以为现实问题寻找出路。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时,我和学生谈到时事热点“中日之争”,一起回顾问题的由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古就是我国领土。针对日本自卫队进行的夺岛演习,我又进行追问,我们应如何回击日本的行为?怎样不让甲午海战的悲剧重演?学生义愤填膺,陷入沉思,思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7.在网络资源中放飞思维

把网络资源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思维健康成长。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网络教学日益广泛,历史老师要通过网络,开拓进取,借助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查找历史资料,启迪学生思维,放飞思维空间,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努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8.在学习竞赛中积累沉淀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历史课堂理当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竞赛方法,每上完一节课,下课前一定会提问所学知识,并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引起学生重视,巩固基础知识,课后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较好的效果。

9.在辩论中达成共识

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是当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武则天功过的辩论”等专题进行分组辩论。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为小组争光,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辩论会上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学生经过辩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得到了训练,这些活动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散文的作文 篇6

把花市逛了两圈,仍然空手而回。

我原来是想去买一株栀子花的,花市里也有不少盆栽的在展示,却都没有我想要的那一种。

我想要的那种栀子花开起来像大朵的玫瑰一样,重瓣的花朵圆润洁白地舒展着,整株开满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从花前走开,也许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它,可是在日里夜里那种香气那种形象就一直跟着你,根本没办法将它忘记。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花市里的栀子都无法入选,不是太单薄就是太细小,没有一株能够让我停留。

我把我想要的那种栀子描述给花贩们听,有人说那种品种是有过,但是不容易找到。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说我一定看错了,世界上哪里会有那么大的栀子花。

而所有的花贩都劝我:“算了!你找不到那种栀子的了!不如就买眼前这盆吧。你看!它不也开得挺好的,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微笑有礼地一一回绝了他们,走出花市,心里竟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我想,如果不是曾经遇见过那样美丽的一棵花树,我也许会对眼前的这些都觉得很满意了。在生活里,做个妥协并且乐意接受劝告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却是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退让迁就的,哪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树。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散文的作文 篇7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