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宁静日记

2024/04/24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宁静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宁静日记 篇1

在这宁静的夏夜,郊外一片寂静不时有行人路过这里,天地之间连成一片黑色,偶尔有灯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我靠在一棵树上,仿佛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我脚下生出根须深深地插入泥土和岩层,身躯变成粗壮的树干。印出一道道树的纹印。头发成长茂密的树叶为小动物们遮阳光,休息。

我自己变成大自然的一员——一棵刚降临世界的小树。我好奇地看着天地间,突然,周围的大树说道:“欢迎你来到世界。”

“这是哪?”

“这是我们树世代繁衍的地方”

“周围的一切都好新奇!”

“没错,用你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和大自然的风采吧。”

我轻轻地吟听着大自然:我听见了泉水拿着一本书在“哗哗”地吟咏着大自然的奇妙,鸟儿在阳光的照耀下,站在树的枝头,展开了翅膀,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中,向大自然的朋友们歌唱。天空忽然划过一道闪电乌云布满了额头,雨水给一切生灵化解了额头上“乌云”清风拂过,准备好长行的蒲公英搭乘这清风去寻找新家,他们也不忘向我们招手说:“再见了朋友们,再见了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吸着土壤里的养分,享受着日光浴,听着泉水那郎朗上口的读书声,看着蒲公英远去的足迹整个身体是多么神清气爽啊!大自然是多么美,人啊,不要因为大自然的“美丽”就毁了大自然的美丽。

在这个宁静的夏夜又有一颗小树在茁壮成长。

宁静日记 篇2

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快速和高效,也有的人说是办事出色。而我以为,这些都不是,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保持宁静。

保持宁静,不是当你在做某事的时候,让外部都寂静无声、不喧嚣扰攘,而是不论外部环境如何,都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始终专心致志。宁静能够让你集中精力,更好地思索问题;宁静能让你放松身心,更好地享受生活……其实,诸葛亮所说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证明了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我们身为现代人,不更应该明白这一个道理?

我认为,凡是能做到时刻保持宁静的人,必定会大有成就,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东晋时期,陶渊明虽然居住在闹市,却仍然能静下心来阅读《论语》,一心一意作诗,入脑入心,我想这是他的文学造诣极高、诗歌极负盛名的主要原因;在现代,主席小时候为了磨练自己的性格,经常特意在闹市读书学习,最终养成了做事时始终保持内心宁静、思维不受外界干扰的好习惯,为他日后成功地领导革命斗争、写出优秀的政治和军事著作打下了基础。也可以说,宁静成就了他的领导才能和文学艺术水平。

那么,不保持宁静又会怎样呢。我自己深有体会。我活泼爱动,性子有点急躁,做事总不能保持宁静,以至于很多事情我都会搞砸。在家里碗摔碎了,西瓜打破了,水漫了一地……这些都是常事;在学校里,我也经常因为宁静不下来,粗心大意而做错了许多简单的题目,在考试时吃了不少亏,等等。由此可见,宁静是多么重要啊!

让我们守护那份宁静,守护一生。

猜你喜欢1:宁静致远日记

常听闻人们对喧嚣社会的抱怨与不满,喧闹使人心态浮躁,生活节奏的加快令人“压力山大”,喧嚣真是社会的过错?恐怕是浮躁的心态引起无休止的,最终浮躁了社会,喧闹了人心。日复一日,“闹”已成为社会常态,人心常态。

有清高者表达对喧嚣社会的厌恶,殊不知他已成为“噪音发生器”的一员。人们在压力中渴望宁静,时而有之,但对热闹的追求从未停止。对于真心探索心灵之静者,唯有闹中取静,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心静者,使能远离社会喧嚣,享受心之所向。古人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一说。陶渊明解甲归田自不必说,因无法忍受官场喧嚣而辞官归隐者数一胜数,而如他放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迈之词者至今令人敬佩。喧闹的官场并没有玷污他高洁的心灵,不放弃对宁静心境的追求使他毅然离去,即便过上贫苦的生活,也是心之所向,并能乐在其中的。但更有甚者,真正达到“大隐隐于市”境界者,才是抛离了浮躁心态,保持宁静致远的心。谁能如孔孟般,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唯心而论,终救国救民?谁能如秋瑾般,历经沧桑苦难,仍不忘志向,追求一弱女子所不能企及的呢?谁又能如王阳明、格物知志,使心学影响后世?在广褒的天地间,他们的心没有染上半点尘埃,风起云涌中,他们在闹中取静,寻得心之所向,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心静者,遗忘心中的喧嚣,从而享受社会的喧闹。莫言的老宅四合院中,如今挤满了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他的文笔如同这老宅一般古朴,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他潜心创作,笔耕不倦,不顾外面喧嚣的生活,随心写出朴实有力的字句。得奖后的他曾被媒体推上了高峰,演讲邀请不断。聚光灯下的他仍是那么谦虚,立下了继续静心创作的目标。在社会喧闹中,他不受其影响,不忘初心,社会的喧嚣对他而言未免不是一种乐趣。正如他所说:“喧嚣不完全是负在的。”正确对待心中的浮躁,在物我两忘中倾听心灵的呼唤,这才真谓之静。

古语云:非宁静无经致远。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去除喧嚣,但我们能在闹中取静。古来有所成就者,难道不都怀有沉静的心,身处社会之中,远离心中的浮躁,寻得久违的宁静。

猜你喜欢2:宁静的夏夜小学日记

夜晚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也是最为宁静的。

悄悄地走到田野里的草丛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富有生机:蟋蟀在不停地鸣叫,纺织娘在放声歌唱,知了也趴在树上大声叫。虫鸣,奏出了一首独特的自然之歌。

坐到草丛中,草软软的。有的草墨绿,有的草浅绿,有的草翠绿,有的草深绿,有的草……在绿色海洋中有些“钻石”点缀,有紫色的花,有蓝色的花,有黄色的花,有红色的花,有橙色的花,有粉色的花,有……这些不知名的花五彩斑斓,各种各样,有的只展开了几片花瓣儿,似一件还未完工的光洁绚丽的晚礼服;有的已完全绽开,如下凡仙女般耀眼,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想露出自己的笑脸;又像没睡醒的小孩儿,不愿睁开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去观察这个神奇的、奇妙的、美丽的世界。

抬头看到了星空,天已不再是湛蓝的,也不再是太阳的国度,天,变成了深蓝的,月亮的国度。月光柔和地洒在了田野上,洒在了小河上,使它波光粼粼。万物都沐浴在月光之下,宁静又祥和。星星围绕在月亮周围,如士兵在保护女王。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它们的光是银色的,照在身上十分柔美。月亮静静地睡在天上,似一根香蕉,又似一条小船。

白云也变的不如白天那么充满热情,它们也困了,静悄悄地躺在了天上,享受着星光、月光的照耀下。

夏夜,是炎热的,是喧闹的,但在田野上,却是凉爽的,宁静的。田野远没有城市的灯火通明,远没有它的热闹,但田野却有熟悉的、温馨的、让人有安全感的味道,却有凉风习习,却有着大自然的独有的美,我爱这宁静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