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音乐伴我行散文

2024/01/05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音乐伴我行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1

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难得有一个节假日供我去休闲休闲,时而有同学和朋友邀我去游一回,也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能成行,时间久了邀我的人越来越少,少得自己有时挤出点时间想约个人吃饭、聊天都很难了,在工作的间隙中自己闲下来算一算,我至少有两三年没走出去过了。

同学十年不见,一旦见了面还如十年前一样的亲切,这种关系是用时间抹杀不掉的,旧的朋友走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朋友。但对大自然的憧憬,对异域美色、美景、美食的向往我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行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在改变,变得你莫名的伤感和恐怖,你在心里可以不服气,但在时间流失的现实中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更不能使出强弩之末来,到头来自己不仅丢了面子还伤了身子。

同样的一种日子过得久了,人们就会把这种惯性的生活称其为习惯,习惯多是人们对日子的一种无奈选择,无论你在难以忍受,人们会对你说:习惯了就好了,所谓习惯:就是人们不可拒绝的去接受和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做出的一种牺牲。

面对着一天天重复的日子,感觉时间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自己根本无法驾驭,有时老想着曾经上班时的悠闲和刚下岗时的失望和盲目,那时节人闲的久了闲的也很痛苦,正如同身子悬在空中,想抓又抓不到,想下又下不来,每天太阳照旧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脚就没有踏踏实实着过地,心也就空落落的和人一样悬在天空。

忽一日做好了饭在等待店里的孩子们来吃,偶尔想起儿子为我手机下载的几首歌曲和音乐,在我这已是好久没听到过了,我选了一首歌,听得我如痴如醉,我又点了一首曲子,依旧为之陶醉,久违了我曾经多么爱好的音乐,我随歌而起拍,我随曲而起舞,偌大的一间客厅里只有我的歌和我的曲子,我是被着久违的歌曲唤醒了。

伴随着歌曲的起伏,忙碌的日子也有了节奏,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身影时而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也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一个个苦难的日子,虚幻的成为了泡影,每一步都走出一个新鲜的脚印,眼前的一切从没有这般的快乐、这般的美好、这般的幸福,我感觉到没一个音符都在伴我行走,走向那美好的明天。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2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里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喜爱的东西,都是毫无道理、身不由己的。喜欢了,就会如痴如迷;入心了,便再也不忍舍弃。

我的兴趣爱好并不广泛,所幸在枯燥乏味的庸俗日子中,还有音乐和文字的陪伴,它们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情趣和浪漫。如果说文字是我至死不渝的恋人,那么音乐便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我对文字的迷恋是痴迷狂热的,而对音乐的喜爱却是轻松随意的。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音乐的,也许这份喜爱与生俱来吧。

我是八十年代初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沟里的孩子,那时电视还没有普及。幼年时期的我能够接触到的歌声除了人们唱的山歌之外,其他的都是在学校老师教的。

那时的人们喜欢唱信天游,我至今还记得一些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喔,我的歌……”也不知是谁写的这歌词,苦中作乐,有一番乐观自嘲的感觉。

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哇哈哈》、《小草》、电视剧《济公》主题曲等。

那时候还不懂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只是很自然很流利地背下了歌词。即便是现在也不懂,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音乐的痴迷和喜爱。始终认为音乐和文字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文字是音乐的根,音乐是文字的魂。很多时候,我喜欢某首歌,不仅因为它那优美的旋律,还有那些精彩美妙、朗朗上口的歌词。

比如《小草》里的歌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这样的小草,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乐观向上,叫人怎不心生喜欢。

又比如《济公》里的歌词:“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哪里不平哪有我……”歌词的大意是说济公不修边幅,不在乎世间的金钱名利,不理会世俗的嘲笑,依然我行我素,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这样的济公大智若愚,随性淡泊,公正豁达,叫人怎不肃然起敬。

上了中学,老师还教了许多红歌,首先是国歌,再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后来家里有了电视,听的歌渐渐多了起来,像毛宁唱的《涛声依旧》,郑智化唱的的.《星星点灯》、《水手》,张明敏唱的《外婆的澎湖湾》等。有时在电视剧中听到好听的主题曲和片尾曲,我一边学着哼唱,一边拿来笔和纸,把歌词誊抄下来,没事的时候,一个人反复练唱,开心至极。

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音乐应有尽有,抒情的,励志的,忧伤的,搞笑的,简直是五花八门,想听什么歌就听什么歌,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真的很有耳福。不管哪种音乐我都喜欢,喜欢高雅的纯音乐,比如古琴曲、古筝、二胡、葫芦丝等。也喜欢流行歌曲,比如缠绵悱恻的情歌,百听不厌。也喜欢外国音乐,尽管我才疏学浅,无法听懂里面的歌词内容,但那优美的旋律也会让我沉醉其中,忍不住侧耳聆听,音乐是无国界的,不是吗,所有的艺术由全人类共同创作,属于全人类共享。

每天面对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工作,总会时不时生出厌怠情绪,每日昏昏欲睡,好像在行尸走肉般过活。每当这时,我就打开手机,放上几首音乐。那一个个美妙的音符,穿过我的耳膜,直达五脏六腑,好似全身都被一股清泉在荡涤。美妙的天籁之音,唤醒了我身体里每一个慵懒的细胞,在我的灵魂里翩跹起舞,顿时,我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活力充沛。整个人变得身似轻燕,灵如飞蝶,动作变得异常活跃敏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当情绪苦闷低落时,心中的那高不可攀的寂寞无人可以走进,唯有音乐可以温柔地将那些愁绪和伤感一点一点地融化。

心血来潮的时候,我也会即兴高歌一曲,且不去理会歌词是否准确,五音是否齐全,旋律是否到位。反正是扯着喉咙乱吼一通,我就想借着歌声表达我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也会在节假日,一边听歌一边做家务。对我来说,在某个假日睡到自然醒,当阳光穿透云层,有歌声飘荡的清晨,便是最好的闲情。

音乐,是我平庸琐碎生活里的调味剂,有了音乐,我的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我爱音乐,爱听歌,有音乐陪伴的日子,就不会寂寞。如果今生衣食无忧,我将别无所求,只希望日日有声声丝竹入耳,夜夜有袅袅清音如梦。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3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捣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深有感触,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案例:

《谁在叫》是小学一年级的歌曲,它以活泼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动物的叫声。由于有了教学课件运用,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学会了歌曲。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歌曲中的小动物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动听的音乐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唱歌的同学很投入地用自己最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喜欢跳舞的同学,则随着音乐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或在自己的纸上描绘出可爱的小动物;喜欢打击乐的同学则选用乐器给歌曲伴奏;还有些可爱的“小动物”围在一起做游戏,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为自己教学过程设计的成功感到自豪时,忽然“嘭——嘭嘭”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我皱眉问道。“老师,李成来捣乱了!”有学生忿忿地喊道。(李成是这个班里最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还喜欢搞破坏,在我给这班上第一节音乐课时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李成城扭着屁股,张牙舞爪地要往“小动物”堆里挤。我看了有些恼,想过去马上制止他,并批评他。这时,我想起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班级中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们是想以一些捣乱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一观念提醒我,发火遏制是不明智的,也许我可以试着为李成的“捣乱”行为找个理由。于是,我再看了他的动作,发觉很像狮子,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李成 ,你是在表演百兽之王狮子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便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了,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却偷偷地观察着我的反映。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那群跳舞的同学说:“小伙伴们,原来你们还请了狮王来做客啊!你们还请了那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眨着眼睛看着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还有蝴蝶7!”有位胆大点的学生冒出一句。“请得很好啊!小蝴蝶的舞姿很优美,肯定能为我们的‘森林音乐会’增色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黄莺,它的歌声很动听!”又有学生接道,“还有兔子,它会跳舞!”“小象会演奏乐器??”学生们纷纷加入进来了。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致也上来了。他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唱出了新编的歌词:“青蛙唱歌呱呱┈”有的用血还操起了乐器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再看李成城,他正和一位同学在模仿小象甩着长鼻子走路,表演的有模有样、有滋有味的。望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突然有了个感触:这不是很好的二次创作吗?虽然和我原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课堂教学本身就存在这许多机动、偶然的因素。看这情景,我想可以取名叫《森林音乐会》了。

课后感悟:

上完这堂课,我感触颇大,我想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是绝对没有想到过,课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尾。无疑,学生们创造出的《森林音乐会》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想象力、表现力的极好体现。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位“捣乱”的学生,还要归功于我为那位学生找了个恰当的理由。设想,如果没有他给我的启示,我就不会对学生提出那样的疑问;如果没有我对他的包容,而是严厉地责备,他肯定会有逆反情绪,恐怕从此以后他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正是对他的“独出心裁”给予肯定,并巧妙地加以引导,才有了后面精彩的场面,才有了《森林音乐会》的诞生。

思考与研究:

一、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捣乱"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捣乱"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二、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生捣乱"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捣乱",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三、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捣乱"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捣乱"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捣乱”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变学生的"捣乱"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

对策:

一、等待--给"学生捣乱"留有空间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要学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没有必要的"。面对学生的"捣乱",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白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他们就会去判断、去发现、去创新、去收获。

二、喝彩--为"学生捣乱"添砖加瓦

《音乐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音乐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音乐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捣乱",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小袋鼠》这首歌曲时,当唱到"挺着一个大肚子”时,一位学生竟然在座位上跳了起来,还没等我制止,他竟得寸进尺得跳到了讲台上,其他同学见状也都跳了起来,就这样一群调皮的小袋鼠门边歌边舞,此时,我不是等待,而是喝彩:"孩子们老师来扮演袋鼠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摘果子好吗?”接下来的情景使小袋鼠们活泼而有序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这真是我意想不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一定的教学常规和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之一。但是,孩子生性好玩、好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倾向,因此有时会在课堂中出现“捣乱”、甚至“恶作剧”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此时,教师的态度和观念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反思与研究:

就要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会给学生的行为找个理由,这就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给给予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几哦里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教师的宽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见效。她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无拘无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和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得学生,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所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

感中获得自信。因此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同时适时地为他们的一些小错误行为找个理由,进行诱导,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一种让人欣喜的情景!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4

“当英雄全部退后,只剩我们为自己决斗”。

我们这一生,会有很多场决斗,又没有哪一场不令我们刻骨铭心。

人生是这世界上最漫长的路途,我们常常遇到那些难以抉择的路口,而任何一个路口也将决定着沿途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目的地。路口处,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利益、情感、恐惧等等像海市蜃楼一样,遮住了你的双眼,等到一切散去,物是人非。

在人生的轨迹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指引、保护、帮助自己的人,他们以他们走过的路,以自己的经验教导我们怎样走好每一步。只是引路人终将走完自己的一生,当英雄都退后,我们只有自己决斗。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5

最喜爱深夜时分的细雨。朦胧的雨雾与深沉的夜幕交织成一幅浪漫、多情又带几分惆怅的烟雨图。总喜爱在这样的夜晚伫立窗前,看窗外细雨纷飞,在昏黄却不失柔和的灯光笼罩下,静听一首带有几分哀愁的情歌。

悠长的前奏在静谧的夜里愈发显得的空灵,在细绵的雨声的陪衬之下,又多了几分飘渺的气息。在这样的雨夜,我忘却了一天的劳累,一种不知名的的情愫在我的心底蔓延开来。风起雨斜,湿润的风夹杂着几分清香扑面而来,许是巷口那棵桂树,又像是隔壁阳台的那株夜来香。而此时,悠悠的音乐与绵绵的雨声早也错杂交融在一起,只怕连我也分不清了吧!

歌声响起,语调婉转细软,词句惊才绝艳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一个流转千年的故事,有徘徊,有等待,有期盼,有哀怨,有惆怅,有叹息,有感叹!仿佛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在这里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慨叹。雨声似乎变大了。我透过灯光,看见石板路上的水洼里片片涟漪,就像歌词里的每个字眼,每个字的唱起,也都成为了我心中的涟漪。歌曲慢慢进入了高潮,而我已然被她所感染,脑海里想起的是林黛玉的葬花词,乌江边拔剑自刎的虞姬,名妓绿珠的凄苦命运,她们都如易碎的玉,薄命的夕颜花。却是这般多情意。这歌声似乎在感叹她们的命运,诉说着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我,则想起这样一句话:一滴水,一世情,一生默默的等待。也只有这样的话是发自灵魂深处,也只有这样的话能深深地震撼我那颗情感丰富的心。此时,歌为她们而唱起,雨声为伴乐,不知窗外那轻轻的风声是否是她们的浅笑。

歌尾处又回到原点,我被渐有渐无的尾音引到一个不知名的“梦境”当中,漫天飞舞的花瓣,落着,旋着,而我,只是满目淡然。慢慢行者,走着,不回头,不转身。踏着雨后青苔,提着微皱的裙摆,待到最后一个音符消失不见,我留下一抹倩影,带走一缕清风,回归原来。

歌声停止了,心中的余音却久久不散。周围静悄悄的,只看到窗外的雨还在淅沥地下,周围有雨声,还有我淡淡的呼吸声,一切还像原来一样,静寂安宁。我却觉得失去了什么,但说不清

“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的思念,轮回之间,前尘已泯灭,梦中模糊容颜。叹红尘,落朱颜……”我默念歌词,耳畔回响这歌声,望着玻璃上流淌的雨珠,眼里竟有了泪意。

在下雨时听歌,别有一番韵味。

雨的意境衬托出歌的感情色彩,而后歌的精彩声的美妙。即使令我落泪,伤怀,也只是雨与歌,与心的完美融合罢了。

唉,这样的意境之感,又怎能是期盼而来?她让我不经意间融入其中,让我最真实亦最脆弱的情感一面完全暴露出来。细细的雨声,哀愁的歌声萦绕在我耳边,回荡在我心里,引起一阵波动,我也愿她扰乱我千篇一律的平淡无味的内心世界,使我感悟情感。

今夜,雨声依旧,我相信,心声亦如歌声。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6

我站在月亮底下画铅笔速写。

月亮好亮,我就站在田野的中间用黑色和褐色的铅笔交替地描绘着。

最先要画下的是远处那一排参差的树影,用极重极深的黑来画出它们浓密的枝叶。

在树下是慢慢绵延过来的阡陌,田里种的是蕃薯,在月光下有着一种浅淡而又细致的光泽。整个天空没有一片云,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认出来的是猎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闪耀着,天空的颜色透明又洁净,一如这夜里整个田野的气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写本上反映出一层柔白的光辉来,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线条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里,慢慢地一笔一笔地画着,心里很安定也很安静。

家就在十几二十步之外,孩子们都已经做完了功课上床睡觉了,丈夫正在他的灯下写他永远写不完的功课,而我呢?我决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课要在月亮底下做。

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释然了,在周围巡视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睡了下来。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蕃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乡间的夜出奇的安静,邻居们都习惯早睡,偶尔有夜归的行人也只是从田野旁边那条小路远远经过,有时候会咳嗽一声,声音从月色里传过来也变得比较轻柔。

多好的月色啊!满月的光辉湿润着整块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种在白昼时从来也想象不出的颜色。这样美丽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虚幻也非梦境,只是让人无法置信。

所以,我想,等我把这些速写的稿子整理好,在画布上画出了这种月色之后,恐怕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所描绘的是一种虚无的美吧。

我一面画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来。风从田野那头吹过,在竹林间来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圆了,整个夜空澄沏无比。

生命里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澄沏的时刻吧?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笔一笔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静地做我自己该做的功课。

对着一班十九、二十岁,刚开始上油画课的学生,我喜欢告诉他们一个故事。

这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故事。我这个同学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人又认真,进了大学以后发愿要沿着西方美术史一路画下来,对每一个画派的观念与技法都了解并且实验了之后,再来开创他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画出真正扎实的作品来。

一年级的时侯,他的风景都是塞尚的,二年级的时候,喜孜孜地向我宣布:

"我巳经画到野兽派了!"

然后三年级、四年级,然后教书,然后出国,很多年都不通音讯,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终于得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方面的专家了。

我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象布朗库西能够把他的"空间之鸟"打磨得那样光滑,让青铜的雕像几乎变成了一种跃动的光与速度。而麦约却要把流动的"河流"停住,在铅质的女体雕像里显示出一种厚重的量感来。毕沙洛的光影世界永远安祥平和,而一样的光影在孟克的笔触里却总是充满了战栗和不安。

音乐伴我行散文 篇7

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那雪真大啊!像鹅毛,似棉絮。那雪真密呀,像是从天到地扯起了一个宽大的雪帘。那雪花有多好看哪!就像白蝴蝶轻轻地扇动着翅膀飞落下来。

严冬的大雪别有一番情趣。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像玉一样清,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飘飘洒洒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向下飘洒。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把整个大地盖得严严实实。

大片大片的雪花像千万只白蝴蝶漫天飞舞,奇妙极了!我伸出手去接雪花,看到雪花落到我手里,我真高兴,但刚把手缩回来,它就化了,它怎么那么害羞?雪越下越大了,可是雪花却越下越小,只见密密麻麻的小雪花打着旋儿,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无数条蚕在吃桑叶似的。但有的小雪花却不愿意落地,一会儿来个倒栽葱,一会儿又像飞机一样直冲天空。这时,漫天雪花,像春天的柳絮一般不停地飘舞着,除了卷着浪花的海水以外,整个的山冈、松林,已经成了无限幽静秀美的银白色世界。高高低低的松枝上,都托着大大的雪团,海风一吹,又静静的落到地上或别的枝丫上。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千树万树好似开遍了梨花,块块麦田犹如盖上了银白色的棉被,展眼望去,壮丽的山河多么雄伟壮美!

白雪像小银球,像小雨点。像柳絮杨花,飘飘洒洒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雨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好像在雾中,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

渐渐地,小雪花的姐妹多了起来,她们推推搡搡,挤挤挨挨,肩并肩,手拉手,像要一同去赶集似的,拥向大地。雪花姐妹们玩耍着,嬉戏着,说笑着,亲热着哩!她们给人间带来了喜庆和祝福!

晶莹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就连树枝上也挂满了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多美的雪花啊!刚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来;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的,美不胜收。

雪后的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故事。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落光叶子的梓树枝头,则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枝头的喜鹊竟陶醉于旖旎雪

景之中,一动不动的停了许久,才潇洒地飞起来,蹬落一片雪霰,然后便叽叽喳喳地欢叫起来;庭院中,十几只麻雀蹦跳着,正在雪中觅食,偶尔机警地扭头看看我。

在这白茫茫的雪地上,穿着彩衣的孩子们在打雪仗、雪球、掷雪球。他们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着。有个孩子拥两只冻红的小手摇晃着满雪的小松树,顿时,雪像面粉似的撒下来,让人感到白蒙蒙的细雨在飘呀飘。

我从地上捧起一把洁白的雪,攥成团儿,融化的雪水顺着手指缝滴到地面上。立刻,雪地上出现了浸湿的痕迹。看到这情景,我仿佛看到了,雪水渗进泥土,绿油油的庄稼喝饱了,正茁壮地成长。

瞧,树枝上一小堆一小堆的积雪,莫不是西沙群岛里的一只只白色的海鸟在栖息?还是顽皮的孩子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上面?或者是哪位热情的奶奶蒸好了一些小馒头,把它们放在小草尖上?

雪花徐徐飘下,如芦花,似柳絮,像轻悠悠的鹅毛,无尽无休地飘着,飘着,宛如那美好地银蝶在院中翩翩起舞,又像一群穿着纱群的小舞女,伴着天空传来的音乐,轻轻盈盈地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跳着动人的舞蹈。那么轻快的身影,那么飘逸的舞姿,每一片晶莹的雪花都像一曲婉转、悠扬、清新的轻音乐,都仿佛是一首轻快、和谐、明丽的小诗。

噢,神奇的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