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夏天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天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1、贡献力量,奉献绿色,收获希望。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植树节活动。
二、活动背景
截止到xx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0%;人均森林面积0.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除去大片的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沙漠及两极的冰雪大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要进一步加大,所以说我们目前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当恶劣,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孩子前景堪忧。
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投入到播种铺绿的活动中,让未来的孩子也拥有一片洁净的天空和健康的体魄。种一棵树,育一片林,活一方人,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精彩!
三、活动目的
增强大家对植物的认识,提高大家对植物的爱护意识,增强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的意识。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同时扩大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影响力。
四、活动对象
某某大学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地点
xx月xx日xx点半至xx点xx区食堂门口
六、活动安排
1、在学生活动中心门口设立摊点,向同学免费赠送植物种子和花盆;
2、制作KT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普及环保知识;
3、发放宣传单;
4、现场准备“绿色寄语”KT板,请同学在上面写上植树节标语;
5、征集环保建议在登记表上登记;
6、在活动结束后评选出50条可行性建议,发放盆栽,放到楼下阿姨出通知寝室来领取。
七、活动经费
种子20元;盆栽50某4.5元/盆;横幅20元;KT板2某15元/块;水笔一盒;花盆30某2元/只;便签两本。
八、人员安排
1、基础文明建设部负责现场布置,准备三张桌子及椅子若干,帐篷两顶,在xx日xx点半之前完成;
2、广策部购买种子盆栽和宣传工作(包括两张TK板和一条横幅);
3、文体部购买活动所需的水笔、标签等用品;
4、具体事项由各部长安排。
夏天活动方案 篇2
活动一:手指点画“西瓜籽”
活动目标
1.喜爱手指点画活动,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2.注意不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动准备
1.黑色颜料若干。
2.画好的西瓜的图片人手1张。
3.桌子蒙上大塑料台布。
4.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每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些什么?”
2.教师示范。
3.交待活动的要求:捋好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颜料在西瓜图片上点,但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4.托儿画展览。
5.小结: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活动二:故事“贪吃的小猴”
活动目标
1.能静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比较完整地说出“故事的名字叫XXXXX”。
3.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小猴、大象、小猫。
2.一棵用树枝做成的桃树。
活动过程
1.以启发性提问导入活动。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附后)
3.托儿在桌面教具的演示下,了解故事的内容。
活动三:数学游戏“认识前、后”
活动目标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幼儿教案《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做客的形式来导入活动。
2.认识前、后。
(1)给小动物排队:托儿感受并说说以他人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引导托儿集体说:“XX在XX的`前面。”或“XX在XX的后面”。
(2)小朋友排队,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前后方位。鼓励托儿自由地说说“XX在我前面”或“我在XX后面”。
活动四:游戏活动“我的影子”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影子。
2.感知夏天的太阳是火辣辣的。
活动过程
1.带托儿到户外,玩找影子的游戏。
2.观察太阳照成的影子,托儿尝试改变自己的阴影(如做多种动作、转动身体等)。
3.互相摸摸同伴的头顶,说说有什么感觉。
4.师生来到大树下,感受树荫带来的凉爽。
附:故事:《贪吃的小猴》
一只小猴蹦蹦跳跳地出来玩。玩了一会儿,他觉得肚子饿了,就想找东西吃,抬头一看,前面有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高兴极了,他很快跑到树下,蹭、蹭、蹭地爬上桃树,摘了一个大桃子,没几口就吃掉了。他又摘了一个,大,大口地吃完了。小猴子肚子已经吃饱了,可是它还摘、还吃,摘一个桃子,吃一口,扔到地上。再摘一个,吃一口,又扔到地上。小猴往地上扔了许多桃子。树上的桃子生气了,对小猴说:“不许你再碰我们,我们要留给别的猴子吃。”小猴说:“我偏要摘。”桃子说:“你要摘,就叫你肚子疼。”小猴不听桃子的话,刚伸于去摘,肚子就疼起来了。小猴“哎哟、哎哟”直叫。大象伯伯走过来,问小猴:“你怎么啦?”小猴说:“我不听桃子的话,肚子疼死了。”大象伯伯看了看树上,又看了看地上,问小猴:“你吃了几个桃子?”小猴说:“我肚子饿,吃了好多好多。”大象说:“你肚子疼是因为桃子吃得太多了。再说,你扔了这么多桃子多可惜呀!”小猴点点头说:“大象伯伯,我懂了,下次再也不贪吃了。”大象说:“懂了就好。小猴,你骑到我的背上,我送你回家吧。”说完,小猴爬到大象的背上,大象把他送回家了。
夏天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增进友谊,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NICT员工的凝聚力,塑造员工顽强拼搏之精神。
二、参赛对象:
全体员工
三、报名时间:
待定
四、报名办法:
⒈本次比赛男子组安排8队,女子组安排4队,以部门组队为原则,针对各部门的人数的特殊情况,各部门组队安排如下:
⑴男子组
①总经理室、人事/行政部、商务部、财务部、电脑部联合组成一队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②操作部组成三队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③工程部组成两队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④冷库部组成两队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⑵女子组
①人事/行政部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②总经理室、财务部、电脑部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③商务部、冷库部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④操作部、工程部
报名联系人:
联系电话:
⒉本次比赛报名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有兴趣参赛的员工请到各组具体的联系人处报名。
五、比赛时间:
待定
六、比赛地点:
待定
七、比赛规则:
双方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上手持一根拔河绳,在听到发令声后双方运动员用力向后拉,哪队将对方拉过规定的限制线,哪队为胜。
八、比赛方法:
⒈本次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男女子组交叉进行,即两轮男子组比赛完毕后,下一轮为女子组的比赛。
2、各队推选10人组成参赛队伍,各参赛队设立一名领队,负责该队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一名啦啦队指挥员。
3、参赛各队先进行抽签,各队位置由抽签决定,对阵情况将在比赛前一天公布。
4、比赛由裁判丢硬币决定双方场地。
5、比赛实行分组对抗淘汰制一局定胜负,胜者与胜者进行下一轮比赛直至决出前四名,再由胜者对胜者决出冠军与亚军,负者与胜者进行比赛直接决出季军(详细见比赛赛程表)。
九、奖励办法:
1、比赛设立冠军、亚军、季军。
2、对参赛各队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冠军奖励500元,亚军400元,季军300元,参赛奖200元。
十、注意事项:
1、各组在听到总裁判员的哨音后方可开始比赛,队员限定为10人。
2、赛前5分钟点名检录,核对参赛人数,三次点名不到的代表队视为自动弃权。参赛人员不得冒名顶替,不准穿钉鞋,啦啦队员不准上场帮忙拉绳并且不能超出指定的范围给参赛人员打气,一经发现取消该队所有成绩及参赛资格。
3、各参赛队必须服从裁判员裁决。
4、本次运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人事/行政部。
十一、比赛器材:
缆绳1条、口哨2个、高音喇叭1个,黑色油漆笔1支,粉笔1盒棉纱手套120对,白板一块(自备)
十二、工作人员:
总裁判员(1名):___统筹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责宣布比赛开始,使比赛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裁判员(4名):___负责现场观众纪律的维护,监督参赛者是否有作弊的现象。
记录(1名):___负责记录比赛的结果和通知下一组比赛。
场地、器材(1名):___负责准备和维护比赛用的相关器材。
活动协助:参赛队伍各领队
十三、经费预算:
1奖金3600元
2口哨1元
3棉纱手套120×1。1≈132元
合计:3742元
夏天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与大自然零接触,让孩子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并对孩子进行独立、勇敢情感培养。
2.把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及自理能力,体验运动的快乐。
3.在运动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意识。
二、筹备组委会:
组长:
成员:
三、活动时间:5月一天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幼儿园F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内容:负重远足闯关、美食分享、纪念奖牌赠送
七、活动要求:
1.活动前各班组织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强调纪律,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
2.活动时要求孩子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进行,发挥小队长的作用,分好组。(每组5-6个幼儿)
3.活动后自觉地将垃圾带回,保护环境卫生。
八、安全分析: 1.从我校到我们活动地,要沿着公路走一段路,还有一段田埂路和上坡的小路比较窄,这是一个应该注意的方面,要做到前有老师领队,中间、后面有老师维持。这样一整支队伍不分离、不脱节。 2.这次活动参加人数较多,所以在路途中,要求学生不拥挤、不打闹。分班级一路纵队走。 3.不准学生到山坡的悬崖边去玩耍。提倡各班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九、活动准备:
1.班主任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动员、教育及分组工作:
(1)、要求学生要做好自我保护,如穿的衣和鞋等。
(2)、注意安全,学生须带够食物。各班主任要及时检查。
(3)、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互帮互助,团结合作。
(4)、对学生远足时的交通安全和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环保进行教育。
2.每班由三位教师负责整个活动,班主任负责安排协调。
3.三个大班按照F2、F1、F3班的顺序出车,到达目的地,按组次在指定地点开始活动。
分班分组——拍小组照----分组闯关游戏----集合、美食分享——颁发奖牌——返校。
十、活动过程:
1、上午8:50分,各班清点人数 ,按班级出发 F2-F1-F3
2.各班到达香山驿站后,开始组织活动。要求各班有班级标识、小组有小组标识、口号、小组名字。
3.负重徒步分三关。第一关:穿越丛林(网,关卡负责人:如)
第二关:智力游戏:猜谜(负责人:)
第三关: 合作游戏(五人六足)(负责人:)
全程拍照:; 医务:
4.活动后,各班围圈 美食分享 颁奖牌
5.坐校车返回幼儿园
十一、其他事项:
1.孩子负重3公斤物品(建议:两瓶水、水果、零食) (请老师结合孩子情况提出建议)。
2.以上设想还有不周到的地方,班主任临时对孩子加以补充教育,力求本次活动安全、快乐而有意义。
十二、教师安排:
1.总指挥:
2. 安全员:(备急救箱一个:创可贴、纱布、酒精、棉花等)。
3.场地安排、摄影:
4.教师跟班安排:
夏天活动方案 篇5
背景:
夏天即将来临,一首儿歌《夏天在哪里》让孩子们去发现夏天,寻找夏天,从而了解夏天的特征,感受夏天的美。整首儿歌分为三个小节,句式整齐,内容较为简单,从树上的知了,池塘的荷花,头上的凉帽感受夏天的到来,体会夏天的美。活动中借助多媒体图画生动、形象的把夏天的美景展现在孩子们眼前,通过多种感官并用,让孩子发现夏天的特征,从而激发孩子阅读儿歌的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阅读形式,使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续编儿歌,从而培养幼儿创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续编儿歌的兴趣.
3、通过儿歌启发幼儿感受夏天的自然美景,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多媒体课件墨镜、游泳圈、太阳伞、小草帽等教具
过程:
一、 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课前师生互动,有组织的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2、激趣谈话,律动导入。
师:小朋友,猜一猜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
幼: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今天我们一起乘上老师的音乐列车去大自然找夏天吧!
(教师播放音乐《夏天到》,幼儿跟随老师律动表演。)
(用律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聆听音乐的过
程中,感受“夏天到”的美景,激发幼儿探究夏天奥秘的兴趣。)
二、 创设情境,学习儿歌
1、媒体出示儿歌主题图片。
师:夏天真美啊,小眼睛看到了什么?
幼:大树 知了
幼:池塘 荷花
幼:小孩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个小娃娃叫壮壮。壮壮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一
个好听的故事,小耳朵可听好了!
2、播放动画故事《找夏天》,幼儿欣赏故事。
故事内容:一天,壮壮来到公园里找夏天,他走到一棵柳树旁,虚心的问道:
柳树爷爷,您知道夏天在哪儿吗?柳树爷爷笑道:壮壮,你看看我身上的小知了就知道了。正在这时,小知了从柳叶后面钻了出来,大声的喊到:“热啊,热啊!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壮壮高兴的说:“啊,我找到夏天了,夏天在树上,知了吱吱叫。”一阵微风吹来,“啊,真香”,抬头一看,荷花姐姐正向壮壮招手呢,荷花姐姐说:壮壮,夏天来了,我的姐妹们都露出了笑脸,还有一阵阵香味呢,瞧你!不也戴上小凉帽了吗?壮壮高兴的叫着:荷花姐姐,谢谢你,我找到夏天
了!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飘。夏天在头上,戴顶小凉帽。
师:小朋友,壮壮找到的夏天在哪儿呢?
幼:夏天在树上,知了吱吱叫
幼: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飘
幼:夏天在头上,戴顶小凉帽
师:小耳朵真灵,原来夏天在树上,在池塘,在头上。听了小朋友的回答,
壮壮可高兴呢!瞧,他还把小朋友的答案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嘘,儿歌要讲话呢!
(教师运用媒体动画故事生动、有趣的将儿歌内容呈现在幼儿眼前,激发
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从而在对话扮演中感受儿
歌的内容,为学习儿歌作铺垫。)
3、师幼互动,学习儿歌。
(1)播放儿歌示范朗读,幼儿初步感知。
师:儿歌好听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示范朗读儿歌是为了完整呈现儿
歌的问答形式,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2)师动作提示,幼儿跟读,帮助理解儿歌内容。
(3)借助动作,师问幼答合作朗读,建立儿歌问答式合作模型。师:夏天
在哪里?
生:夏天在??
(4)男女幼儿代表上台分角色朗读表演,下面的小朋友评价。
男:夏天在哪里?
女:夏天在??
(5)一名幼儿充当小老师,边领读边动作表演,师评价。
(6)全体幼儿站起来齐读表演。
4、总结过渡。
师:是啊,夏天可真热闹啊,夏天还会在哪里呢?老师家乡的小朋友也在找夏天,他们的夏天在哪里呢?瞧!
(在儿歌的朗读表演中教师积极参与,既是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感受儿歌问答句式的特点,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表演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引导欣赏。
(教师播放夏天的有关图片,幼儿欣赏。)
2、拓展延伸。
师:他们的夏天是怎样度过的?
幼:吃冰淇淋、喝饮料、吃西瓜
幼:游泳
幼:穿裙子、短袖
师:夏天还悄悄的溜进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捉迷藏呢!找一找夏天藏在哪里呢?
(幼儿在教室找夏天,找出西瓜、饮料、墨镜、游泳圈等教具,根据找到的教具创编儿歌。)
3、幼儿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师:动动你的小脑袋,和老师比比赛,编出好听的儿歌吧!
(幼儿合作创编儿歌)
师:老师想出来了: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嘴上,吃着冰淇淋;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头上,打着小花伞??夏天还会在哪里?告诉大家你们编的儿歌吧? 幼: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天上,
太阳咪咪笑。
4、小朋友编出来的儿歌,真好听。不仅找到了夏天,还在夏天游戏,玩耍。这个夏天真快乐!
(这是一个调动幼儿已知经验的环节,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让幼儿感受了夏天的特征,使幼儿充分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并推动幼儿创编儿歌的兴趣。)
四、归纳总结,升华情感
师:夏天被我们留在了儿歌里,也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老师家乡的小朋友还把夏天留在了歌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为歌曲加上动作表演吧!祝愿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师幼歌表演《夏天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室外找夏天吧。
(师带领幼儿欢快的走出教室)
附儿歌
《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树上,
知了吱吱叫。
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池塘,
荷花香味飘。
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头上,
戴顶小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