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学校安全演练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1
一、演练目的
为使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特举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二、演练领导小组
总 指 挥:杨守峰
副总指挥:赵 铮
工作组及成员
疏 散 指 挥 组:訾玉芳(教学楼三楼)
徐广瑞(教学楼二楼)
李明霞(教学楼一楼)
秩 序 导 护 组:丁业功及任课教师
场地队列导护组:李 辉、秦广陆
紧 急 救 护 组:钟 英、李仙荷
后 勤 保 障 组:丁业功、吕绪林
广 播 组:魏 丹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3月28日下午4时
地点:教学楼、操场
四、参加演练人员及指导人员
参加演练人员:全体师生
演练技术指导:县公安局大布乡派出所。
五、演练假想事件和项目设计
演练假想事件:教学楼某处发生火灾危及校园师生人身安全。
演练项目设计:各班正在教室上课,发生火灾,启动防火应急预案,有关师生参演消防疏散。
六、演练进程
1、校长办公室接到某老师打来电话称教学楼发生火情危及师生安全。
2、总指挥核实情况后,决定启动消防疏散预案。命令副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警报信号,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指挥,要求各班停止上课,在老师指挥下有秩序的成单人单行安全迅速撤离。
3、撤离疏散方法:及时打开前后门,察看学生行走路线上有无障碍物,如桌凳等,在室内将学生分成南北两路,一部分走前门,一部分走后门。撤出教室后按要求成单行下楼。从哪一侧楼梯撤离按规定执行。
4、秩序导护组任务: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位置作好疏散导护工作。
5、场地列队导引组任务:指挥各班在操场的排列顺序。
6、紧急救护组任务:接办公室通知后到医务室门口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对受到惊吓、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护扶受伤学生送往医院。
7、后勤保障组,准备好喊话器等,负责领取和送达所需物品。
8、广播组成员发出信号后,指导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顺序排好队,撤离教室时要有次序,以低姿捂口鼻,在走廊及楼梯按顺序撤出。
9、学生到达集合点有序站位,班主任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并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从演练开始用秒表计时,掌握整个演练过程的准确时间。
七、演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楼层和区域负责人的指挥。
2、按先低层后高层的'原则疏散,撤离疏散路线及顺序为
东楼梯:一一班、一二班、一三班;三一班、二二班、二三班;四三班、五一班、四二班。
西楼梯:一四班、二一班;三二班、三三班、四一班;五二班、六一班、六二班。
注意: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所有楼层的班级按撤离要求直接从教室疏散到操场指定的安全地带,有序站位。楼层导护老师要在前一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发生拥挤现象。
3、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4、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八、演练准备
1、参演人员预案学习(安全办公室负责);
2、向有关单位领导汇报并获得批准(安全办公室负责);
3、学校准备相应的物资(总务处负责);
4、学生自救、逃生知识培训(教导处负责);
5、预设场景导演;
6、演练预演(指挥部负责);
7、演练活动横幅、指挥部布置等(总务处负责);
8、演练活动音响、广播系统调试等(教导处负责)。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2
为认真贯彻20xx年盛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应急演练全覆盖”活动,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震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师生在灾害降临时的自救自护能力,推进 “平安校园”建设。
二、组织领导
1、工作领导组
组 长:程润祥(联校校长)
副组长:张午红 赵拴明(联校副校长)
成 员:联校工作人员和各校校长、幼儿园园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周爱琴担任。
2、督查分工组
赵拴明包点水峪中心、郝润祥包点移穰中心
张午红包点连庄中心、赵来存包点巨城中心
李宝平包点龙庄中心
三、教育对象:巨城联校各学校所有师生
四、时间安排和时间安排:
3月28日上午安全教育
3月28日下午防火应急演练
五、实施过程
1、正式演练前一周准备工作:
(1)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防火减灾知识,普及(防震防火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2)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防火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火减灾知识,并进行安全撤离演练。
(4)安全撤离动作要领:(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当听到总指挥在校园广播上发出信号时,教师喊:“开始撤离!”在上课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唔鼻撤离教室。以就近撤离为原则,一楼的班级直接跑向指定地点,二楼以上的班级按楼层依次按两班同时沿靠楼梯口的一侧按一路队伍向外撤离。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学校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迅速集合、班主任清点人数,了解灾情,然后,由年段长把整个年段的情况(灾情)及时、准确地报告校领导。
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2)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敞开(平时上课也不准关),①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②1、3组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2、4组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疏散时要有序,动作要迅速,且不得慌乱、拥挤,避免踩踏的事件的发生。
2、正式演练前一天的准备工作。
(1)通过广播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撤离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②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医务人员要做好担架急救准备,并在发生伤害事故时及时与120联系。
3、正式演练
听到号令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撤离,安全而有序地集结到附近大操场指定的位置上。在疏散途中,如发现拥挤、摔倒,后面的学生或老师应大声喊“站住”,同时停止不动,等险情排除后,在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撤离地点:各校自定。
六、工作要求
1、各学校、幼儿园要提前安排部署,精心设计方案,确保集中教育和演练活动全覆盖。各校(园)长是本学校此项活动的主要责任人,必须制定好学校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学校的防火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本校师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同时,各学校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师生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掌握实效有用的安全常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2、安全教育活动要注重实效,精选主题和载体,突出师生全体、全过程参与。各学校要根据安全工作的特点,精心设计安全教育方案,精选安全教育内容,确保组织开展两项以上的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同时,各学校(幼儿园)要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标语、班(队)会、观看安全专题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国旗下安全教育讲话等形式进行安全常识宣传和安全教育,逐步建立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3、应急演练要突出实效性。各学校以防火为主题开展演练活动。师生全体参与,活动目标明确,使广大师生通过应急演练真正掌握一定的应急知识和基本的应急避险技能。各学校要通过演练,及时进行总结,不断修订和完善安全工作的应急预案。
4、各学校(幼儿园)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要严格执行(山西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锅炉、厕所、学生接送车、水电气线路、体育活动器件等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排除,坚决杜绝因管理疏漏引发的学校安全责任事故。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3
一、演练目的
我校有六至九年级10个班级,近800名学生,两个楼梯口。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学生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次生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落实县教育体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开展校园师生安全逃生演练,以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暨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6年5月20日10:15(如遇雨天另行通知)
三、演练准备
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熟悉疏散线路。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操场距教学楼20米)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 指 挥:吴锦、
副总指挥:彭良民
工作组及成员:
疏散指挥组:胡超
秩序导护组:郭红光
场地队列导护组:彭万鑫
紧急救护组:郭洪国 赵英贵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1)“地震警报”(一长哨声)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4、信号员:杨光宇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寺坡九年制学校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一长哨声)信号。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时间为2分钟。
(3)二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铃声)。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3、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铃声)。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出操顺序),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到达集中地点后,师生全部蹲下。
(4)、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5)演练结束后总指挥进行活动小结。
七、演练各岗位具体负责人名单
1、班级领队:各班主任
2、学生疏散时楼道负责人
中学部:一楼:匡奇胜 二楼:彭红
操 场:黄立国
负责楼梯安全的老师要确保(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万一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八、演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楼层和区域负责人的指挥。
2、按先低层后高层的原则疏散,撤离路线及顺序:七3.
中学部顺序为: 九2、九1、 九3、九4、 八2、八3、 八1、七2、 七2、七1。
下楼时各班成一路纵队,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各班在操场呈南北队形站立,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后一律面朝北方。
注意:楼层导护老师要在前一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3、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4、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5、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学生恐慌。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4
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防火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特制定如下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提高学校师生防灾抗灾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线,达到在发生地震或火灾等情况时,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疏散暨消防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工作组及成员:
现场总指挥:xxx
秩序导护组:xxx
紧急救护组:xxx
后勤保障组:xxx
广播组、摄影、摄像:xxx
搜寻组:xxx
项目表演和培训:xxx消防大队、校安全小组成员和义务消防队员
三、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上午课间操时间,具体时间听从学校临时信号随机而定。
四、演练人员
xx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五、演练假想事件和项目设计
演练假想事件:本地区发生地震和学校某处发生火灾危及校园师生人身安全。
演练项目设计:有关师生参演紧急疏散预案。
六、指挥部设置
指挥部设在大操场主席台。
七、逃生演练进程
1、办公室接到某老师打来电话称学校发生火情危及师生安全,或发生地震前兆,办公室主任立即向校长xxx报告。
2、校长核实情况后,决定启动紧急疏散预案。命令xxx副校长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指挥,命令学校广播站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并要求各班在班主任指挥下有秩序的成单人单行靠右安全撤离。(如果是课间,请班主任立即按学校要求组织室内外学生撤离;如果正在上课,请科任老师立即停止上课,班主任立即赶赴班级,与科任老师一起组织学生撤离。)
3、撤离(疏散)方法:老师及时打开前后门,察看学生行走路线上有无障碍物,如桌凳等,在室内将学生分成南北两路,一部分走前门,一部分走后门,按规定路线撤离。
4、秩序导护组任务: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位置作好疏散导护工作。
5、紧急救护组任务:接办公室通知后到大操场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
6、后勤保障组:救护站的准备、话筒、火盆、煤油、灭火器,--负责领取和送达所需物品。
7、广播组成员发出信号后,学生在班主任指挥下按顺序排好队撤离,撤离教室时要有秩序,从走廊及楼梯按顺序撤出。
8、学生到达集合点,班主任要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并报--统计后报--副校长。副组长从演练开始用秒表计时,掌握整个演练过程的准确时间。
八、疏散路线(三号楼)
二楼:小学部一至六班从北楼梯下。
三楼:九(1)班、八(1)班从南楼梯下。
四楼:七年级一至六班从南楼梯下。
出楼梯口后跑步进入大操场,按上操队形坐下。
注:科任老师协同班主任护送学生疏散至大操场,其他老师及时疏散到操场按升旗仪式时站位坐下。
九、各教学楼层现场指挥
一楼大厅:xxx
二楼北楼梯口:xxx
二楼南楼梯口:xxx
三楼南楼梯口:xxx
四楼南楼梯口:xxx
现场秩序维护:xxx
人数统计:xxx
十、演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楼层和区域负责人的指挥。
2、按先低层后高层的原则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一路纵队,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所有的班级按撤离要求直接从教室疏散到大操场,各班在操场排成早操队形。班主任和上课老师跟班指挥,做好指导和保护。到达操场后组织学生原地住下,并做好学生人数清点和安抚。
注意:楼层指挥要在前一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3、班主任事前要教育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4、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十一、消防大队战士演练及培训进程:
1、消防战士项目表演。
2、学校安全小组成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参与消防项目培训。
十二、演练结束
1、xxx副校长将疏散、灭火演练情况向xxx校长汇报。
2、xxx副校长宣布消防演练活动结束,请xxx校长对本次活动作点评,并提出相关要求。
3、布置各班有序返回教室。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落实校车安全运行,以有效预防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乘车安全为宗旨,特制订本校车安全逃生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车辆
时间:20xx年3月24日(周一下午3:40)
地点:学校2号楼前道路广场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车辆:1部
三、组织机构
总指挥:x
副总指挥:x
成员:x
四、准备工作
1、x老师负责安排18名乘车的学生,培训逃生方法、路线、集合地点,安排1名学生着火后向老师报告,安排1名小组长让其负责清点人数、向老师报告人数。
2、x主任负责规划场地、准备话筒和应急救护。
3、x主任负责广播器材和鸣放警报;x负责摄像;x负责准备小铁桶、燃烧物和灭火器。
4、第二节课下课后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到平台集合,学生面朝南。
5、x队长负责提前把校车开进2号楼前东西大道,车头向东。
6、演练过程由x主持。
五、演练流程
1、全体师生集合在路北广场。
2、主持人宣布演练程序:徐鲍小学校车安全逃生演练程序共7项:
(1)、总指挥讲解本次演练的目的;
(2)、x校长宣布演练开始;
(3)、安全演练;
(4)、x校长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
3、总指挥:为贯彻落实《科教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运行管理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预防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举行本次校车安全演练。本次演练的目的是让司乘人员深入了解车辆消防逃生知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学校秩序和社会秩序。
4、总指挥:“请车辆驶入演练场地。(x队长驾驶校车自西向东驶”入,x老师在车内点燃燃烧物生成烟雾)校车像往常一样正常行驶在马路上,突然车内起火了,(车内一名学生大喊:老师,着火了!)学生在大喊:老师,着火了!我们听到一个(校车顿时车内气氛紧张起来)司机立刻停车,(刘顺民鸣放警报)(司机和老师指挥学生撤离)司机和跟车老师一起有条不紊地指挥学生有序从车内撤离,并告诉学生马上跑离事故车辆,顺马路右外侧跑到安全地带集合,(学生全部撤完)跟车老师马上拨打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学生集合后,小组长马上清点人数(老师做打电话的动作),老师打完电话马上向学生跑去,听小组长报告并查看学生情况,(一个学生假装腿部轻微擦伤)有一个学生腿部轻微擦伤。跟车老师马上向总指挥报告。
6、x校长讲话:“本次车辆所有乘车人员共20人,已全部安全撤离事故现场,共用时()分()秒,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在我宣布:徐鲍中心小学小学20xx年春季校车安全逃生演练圆满结束!”
学校安全演练方案 篇6
为有效预防学校恐怖暴力事件的放生,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校园内的恐怖暴力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校教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对广大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校园安全稳定责任重于泰山,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中央和市委及市教育工委关于反恐防暴的工作部署,从维护首都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落实反恐防暴的各项预防措施,及时妥善处置校园内放生的恐怖暴力事件,确保教职员工的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
(一)发生涉及学校或可能涉及学校的恐怖事件的处理;
(二)境内外恐怖组织和恐 怖 分 子针对学校实施的恐怖暴力活动的预防和控制;
(三)学校内发生的各类恐怖暴力事件,包括并不限于暗杀、绑架、爆炸、劫持人质或交通工具、投毒、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暴力威胁或暴力破坏活动;
(四)因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可能引起的恐怖暴力活动;
(五)匿名恐吓电话、信件、网上信息所反映出的可能发生的暴力或非暴力恐怖威胁活动;
(六)邪教组织或成员在学校制造或扬言制造的恐怖暴力活动等。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护教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恐怖暴力事件对学校造成的危害,是学校党委的重要职责。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对恐怖暴力事件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安全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将恐怖暴力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恐怖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学校相关部门联动,根据上级的规定处置好学校恐怖暴力事件。
(四)加强教育、稳定情绪的原则。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对恐 怖 分 子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识别能力,学习和掌握一些防恐防爆常识,引导教职员工在恐怖暴力事件发生时能保持冷静理智,稳定情绪,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听从学校的统一安排。
(五)科学、谨慎与快速处置的原则。在暗杀、绑架、爆炸、劫持人质或交通工具、中毒等恐怖及恐怖威胁活动发生时,学校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请求专门机关协助处置恐怖暴力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快速而谨慎地做出决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密切配合公安机关,组织力量快速控制现场、疏散群众和救治伤员、抢救物资、扑救因事件发生引起的火灾等,控制和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失。
(六)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的原则。为了防止恐怖暴力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及别有用心的人和境内外的不良媒体借机炒作、蛊惑人心,应按照有关信息发布的规定,及时准确地把事件实情向社会发布,避免造成学校和社会的恐慌。
四、反恐防暴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和工作职责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兼任反恐防暴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职责:
1.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
2.深入学习中央和市委及市教育工委关于处置恐怖暴力事件的指示精神,根据事件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响,及时就如何处置事件及信息发布做出决策。
3.及时召开学校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具体部署学校处置恐怖暴力事件的工作。
4.必要时,深入恐怖暴力事件发生地现场指挥,及时解决处置事件现场发生的问题,协调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事件处置工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五、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门工作组。
(一)协调处置组
由学校负责安全稳定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党、政办公室及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安全保卫办公室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接受反恐防暴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负责协调做好善后工作。事件发生后负责各种会议组织、后勤保障等项工作。
(二)快速反应组
组长由行政与资产管理处领导担任,物业公司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安全保卫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物业公司工作人员。
负责第一时间赶赴事件现场控制外围警戒,引导公安及安全机关到达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向有关单位通报领导小组工作意见。向领导小组和协调处置组汇报事件发展情况和有关单位处置进展情况。与公安、安全和其他有关单位保持联系,配合处置组开展工作。
(三)信息报送组
设在党委办公室,由党办主任担任组长,校办主任和技术支持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
负责收集事件处置的情况和教职员工对事件的反映,加强网络监控,发现不良信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完成上报材料的整理、存档工作,根据领导小组授权及时准确向全校发布相关信息,并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新闻信息。
(四)医疗抢救组
由校办和物业公司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事件中受伤人员的救护和协调有关医院对伤员的救治工作。
六、快速应急处置程序
恐怖事件发生后,学校党委立即启动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根据恐怖暴力事件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成立现场指挥部;对是否召开专项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情况和部署处置工作等做出决策。
(二)快速反应组迅速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和协调处置组汇报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保持与公安、安全机关和学校领导的联系,协助学校解决有关问题。
(三)信息报送组迅速了解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收集、汇总整理有关信息,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加强网络监控,及时对网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领导小组授权指定专人及时准确向全校及社会发布新闻信息,保持口径统一,其他任何人不得接受记者采访。
(四)协调处置组接到报告后,及时做出反应,提出应对意见,深入现场指导工作。与公安、安全、消防、卫生医疗等部门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协调相关事宜。事件结束后,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组织相关会议,传达上级精神,通报有关情况,对学校防范和处置恐怖事件的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
(五)医疗抢救组根据事件发生的程度,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力量协助学校开展伤亡人员的救治工作。
七、善后工作
(一)事件平息后,协调处置组要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做好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协调相关小组和单位人员进行认真总结,总结事件处置工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反思,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领导小组根据处置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三)协调处置组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恢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