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 篇1
前段时间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好!》一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的书名特别的温馨,作者想毕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翻阅厚厚的书本,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阿莫纳什维利强调教师要热爱、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成功要抱有信心,使他们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想,作为一个教育者,让孩子们时时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味探索和收获的愉悦,享受成长的幸福,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挚爱教师职业者的追求。
“每个孩子都是老师。“
要想得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爱和信任,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们心灵的秘密,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想想平时,自己经常以长辈、老师自居,很少能做到蹲下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更别说把他们视为自己的老师了。事实上,如果要透彻了解每一个孩子,我们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每一个孩子。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学会转换角色,以朋友、甚至是学生的身份去和他们交流合作,和他们一起成长发展。
想想自己虽然我也反思自己,虽然也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却从不曾如此细心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尚不曾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切。开学前更不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事实上还不曾知道自己的学生是谁,好在自己十分重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期待着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更希望他们能从内心立刻喜欢上我。
还记得放了年假来校后的前两天我竟想不起很多孩子的名字,现在想想多么的不应该,我想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出现,我会开学前看看学生名单,想想孩子的样子。
一封祝贺信
开学的前一周,他给每一个孩子寄去了一封祝贺信,祝贺孩子们长大了,希望自己能够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希望这个孩子能和班里其他的35个孩子也都成为好朋友。并且详细介绍了班级所在的位置,希望孩子们自己走进班集体,即使找不到也不用害怕,走廊里会有热情的少先队员主动来帮助。
这该是一个多么细心的老师呀!不但把每个孩子当成大人看待,而且为孩子们考虑的如此周到,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使每一个孩子盼望着新学期的第一天,期待着看到自己和蔼可亲的朋友般的老师。
曾经有学生给我写信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你。我笑脸相接,等学生走后的下一秒就是学生的心眼可真多。我可真不用心啊,希望从现在起我可以和以前的我告别。
最近班里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周日来的时候不想来。持续几周都这样,每次我都给她谈心,可毫无效果。心里很难受,我在想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对学校产生惧怕心理?除去家庭原因我想还和老师的言行也有一些关系:我们有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更多为他们考虑,使他们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否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如何与孩子们建立朋友般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而不是用老师的威严和权利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精打细算的分分秒秒
新学期的计划,他将一学年的学时数细化到了天、课时和分钟:一学年=170天=630课时=28800分钟
一个学年,似乎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可是这与造就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的过程相比,时间又是多么短促!的确我们只是时光的穷人,我们没有回天之力,没有办法让时间倒流或停止,因此我们绝不可以浪费教育的时间。
即使不用天、分如此细碎的来计算,每学年我们也应该好好计划、精心准备:每学年要上几个月的课、多少周的课?学年的总目标是什么?每月和每一周的目标又具体是什么?这些我们都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此统筹规划、精打细算,才可能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不浪费一分一秒,才可能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毫无阻碍地得到适时发展。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一句句令人启迪的话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师爱的无私、师爱的博大,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牢记,爱是教育的前提,尊重要从细节开始。用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关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领孩子们找寻成长的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用心去感受与孩子同行的快乐,追寻教育者的幸福!
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 篇2
《孩子们,你们好!》 是著名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拉什维利的代表作。读完这本书,深深地被作者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所感动,在这部著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把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结起来的牢固的纽带,这条纽带一刻不停地叩动着我的心弦。
作者是真正地把他的学生,全部当作他靠得住的老师,他说:“我教学生读书、写字、计算、画图、唱歌,而他们将授予我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他还说:“如果我力图显示自己对儿童的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就“孩子们,你们好!”这句话他不知在课下练了多少次,一直对自己说这句话时的面部表情不满意。他要追求说这句话时:令人好感、和蔼可亲、激起精神振奋、学习快乐和交际幸福的作用。他经常和他的孩子们一块研究在孩子们看来的“大事”,他说“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提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个儿童认做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爱孩子们,孩子们更爱他,一刻也离不开他,他的零年级的孩子们爱他竟然到了这种地步:6岁的孩子,不想在家里停,每天都想去学校,就連星期天都哭着要妈妈领他到学校里玩,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
看了本书后,还会使人感到,作者是把自己的全身心都丰献给了孩子们,丰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开学前他给他的每个孩子都写有一封信,对着他们班孩子的相片记忆着每个孩子的名子。开学的第一天,他回忆着相片能叫出他们班好多孩子的名子。真是难能可贵!
根据儿童的好动的特点,在他的字母教学中,他为每个同学都准备有一个装语音的盒子,他经常为他的学生制作学习卡片等学具。上课时特别注意到学生的手脑并用,孩子们与他合作地特别默契。在他的课上孩子们竟然敢抱着他,亲吻他。可以想象出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还有好多地方都体现了他的耐心等待,他对孩子们错误的宽容。可以想像到:教室里,孩子们活泼可爱,安静思考的情境,每当他在课堂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想好答案后,都是悄悄地对着他的耳朵说出答案,若是说错了的话,他就悄悄地对孩子说再考虑考虑。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他大都采用了形象具体的图形进行直观教学。真正的使同学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确实在中间起到的是激发孩子学习的作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的孩子们急着要学习字母,而我早就在促进这种渴望的加剧。”孩子们都非常愿意上他的课,用他的话来说:“孩子们简直是一刻不停地在向我夺取科学知识。”
他的课堂教学更是别出心裁,他经常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出些错,让学生去发现,好多处都写了同学们为他纠正错误的情境,他把自己装作什么也不会的样子,和学生共同学习,真正地成为同学们的朋友,真正把自己与学生等同起来。
他的时间观念也特别强,他说:“我们是时间的穷人,我们没有使时光增长或者使时光倒流的回天之力。所以要把时间抓紧。”在书中好多处都有这句话:“让我们赶快开始,一分钟也别浪费!”他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有一份测试题(大部分都是有图形的连线题。)用漏沙器进行计时,让学生展开竞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也检测了当堂课的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我相信不管是谁看了这本书后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真想去当他的学生,真想去享受他的课堂教育。他使我不时地回到了童年,置身于他的教室,进入到他的课堂。本书特别具有操作性,以便我们学习,里面还有好多与众不同的特别吸引儿童的教育过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我们教师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
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 篇3
当我第一次捧起《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时,感觉是那么亲切与兴奋。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无比温暖的阿莫纳什维利,倾听着大师的教诲,他于无声处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他没有任何理论的教条和喋喋不休的枯燥论述,却时时处处充满了教学的机智和教育的智慧;他以无私的爱、智慧的爱、生意盎然又充满原则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阿莫纳什维利利用自己的言行,以他无与伦比的教学方法,拓开了一片教育新天地,谱写了教育新篇章。
“孩子们,你们好!”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了,而阿莫纳什维利却在开学前一直反复练习着这句话,之所以要反复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面部表情。因为他一直遵循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儿童的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这无疑是一本好书,对于刚入职教小学的我来说,受益匪浅。书中展示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很具体,操作性很强。比如孩子们刚上课时“向老师问好”。全体起立,鞠躬,声音响亮一起说“老师好!”,语气坚定,不要拖音。如果孩子们起立太慢,重来;声音太轻太拖,重来。至于我的回应,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好!”,是否想过自己也需要练习?当我对孩子们问好的时候,是否面带笑容,是否声音响亮,是否真诚?这些都是我值得反思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学习阿莫纳什维利心中无私的爱,就应该全心全意的爱孩子,爱不是喊在口头上的,而是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孩子的交往中。要知道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快乐的学习。
总之,孩子的童年应该是金色的,儿童的求学之路应该是快乐的。阿莫纳什维利告诉我们,在儿童的求学之路上,教师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去帮助儿童,为他们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后,我想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阅读心得:“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的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孩子们你们好的读后感 篇4
“孩子们,你们好”既是这本书的书名,也是阿莫老师在新学期开学这一天去往学校的路上反复练习的一句话。虽然只有简短普通的五个字,但是他认为表达的情绪、速度和语气不同,则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反应。亲切、和蔼且面带微笑地说出这五个字,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慢慢翻阅这本厚厚的书,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老师爱的关怀和人道主义思想。有人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毋庸置疑,阿莫老师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特别喜爱他在书中最后说的一句话:“老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都应该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我想,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中快乐学习,感受收获的喜悦,享受成长的幸福,是我们每位老师毕生的追求!
阿莫老师在第一章的这句话,我举双手赞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由于音乐专业就业的局限性,迫使我走向了教师这条路。刚开始工作之初,对于我而言,孩子就是我工作的对象,对他们没有什么感情,甚至有时候对于他们的顽皮与捣蛋,更多的是感到无奈与烦躁。
然而,和这群孩子慢慢地接触,加之这两年自己也做了一位母亲,我渐渐地理解了孩子这种吵闹与顽皮的天性。这些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我们没有权利去改变,改变的只能是我们的态度,从厌恶到理解,从理解到喜爱。喜爱他们在课间的这种喧嚷与大笑的样子;喜爱他们上课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迫切样子;喜爱他们在大课间活动时蹦蹦跳跳永不觉累的样子。我想,没有一个工作场所会如学校这般,充满着欢声笑语与生机活力。而这些,不正是这群可爱的孩子带给我们的吗?但是,顽皮叽喳不代表孩子们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拘束,没有规矩。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育他们学会张弛有度。该玩耍的的时候尽情地玩,该收敛的时候就要遵守学校纪律,同时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吧!
阿莫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表现在处处为学生着想,更表现在他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就如阿莫老师书中所说,我们在学校里除了传授知识给孩子,还要经常处理一些突如其来的孩子们的琐事,做他们心灵的导师。譬如,有孩子损坏了东西,有孩子发生了肢体上的争执等等。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琐事,在本章中我想我们应该视阿莫老师老师的这句话作为我们教学生涯中的一句真理:怪罪一个并不认为有过错的儿童——这是一种教育的祸害。面对孩子的过失与犯错,一味地批评与指责,是我们年轻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经常会做的事情,现在想来真的是愚蠢至极。这样做,必定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重创他们幼小的心灵。一向推崇人道主义教育的阿莫老师认为最好不要去过多的追究孩子的过错,而是通过老师自身耐心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逐渐使他养成善良待人、乐于助人的性格。
在第五章,阿莫老师用生动亲切的语言再现了他的数学课堂。在新课开始前有这么一个环节,让我印象很深:师生互致问候。如果把这一环节加入到我们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很多老师肯定会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让宝贵的四十分钟变得更加紧张呢?但是,细想阿莫老师设置这一环节的意图,我们就会觉得很有必要了,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我们有时候在茶余饭后总是会埋怨有些学生,今天没有认真听讲,昨天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可是从来不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孩子的心里有什么开心或者令人沮丧的事情呢?阿莫老师用这种”互致问候”的方式表示出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倾听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难过的事情给予安慰和鼓励,不但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取得孩子们的信任,更让整堂课变得更加地积极活跃。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体现在每一堂课,每次与孩子的交流之中。想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把自己当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他们中去,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这种境界正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让我们用“爱”筑起教育之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