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查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文化自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自查报告 篇1
一规划实施情况
1.资金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共使用资金28.46万元,系中央预算内的资金。
2.建设情况
文化站建在镇政府的对面,与政务服务中心、计生办、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等打困修建。由承包商县建筑建材公司修建,于7月开始修建,6月完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于9月投入使用。
3.使用情况
综合大楼位于路镇政府对面(无门牌号),其中的5间房共300平方米用于文化站的使用。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40平方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40平方米、娱乐活动室60平方米、辅导培训室40平方米、多功能厅120平方米。
我站充分利用文化站的场地和设备,已组织开展各类室内外活动十余次。并且组织有序,活动成果显著。深受群众喜爱和认可。
4.保障措施
自我站成立以来,经党委会研究决定:“1、财政上每年拿出4万元用于全镇文化活动的开展。2、文化活动由分管的副镇长、文化站长和文化干事具体实施。3、将县文体广电局发放的8万元设备全部用于文化建设。(附1:文化站服务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1、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要加强资金的统筹使用,落到实处,不能挪作他用。
3、要加强设备的监管,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4、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升全镇人民的整体素养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因制度原因,对于资金的监管还不力,造成有挪作他用的情况发生。
2、政府的事较多,有时显得人员不够。
四政策建议
1、加强监管、专款专用,使经费得到有力的保障。
2、多开展更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化活动,而不是流于形式。
文化自查报告 篇2
xxx区现有三座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xxx乡文化站建于20xx年,xxx乡、xxx乡文化站于20xx年建设完成。
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在建设初期,我们成立了乡镇文化站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区文广新局、财政局、发改委领导组成,负责督促文化站建设工作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并做好选址工作。三个文化站中央各投入资金12万,自筹及地方政府配套28万,包括工程建设及内部设备购置。其中xxx乡文化站选址在东部新城二期还建点,建筑面积350平米;xxx乡文化站选址在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筑面积约300平米;xxx乡文化站选址在原柘林村老村部,建筑面积约300平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严格财务手续,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多次赴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文化站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工程质量合格。
三座文化站严格按照“四室一厅”规格建设,包括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并按照标准配备了各种设备,主要有:1、各种图书;2、阅览室、办公室及培训室各种桌椅书柜及教学用具(黑板等);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4;乒乓球台、象棋等体育器材。
二、日常管理维护及使用情况:
1、加强规范管理,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每座文化站都指派了一名文化站站长负责文化站日常管理维护,参加了省里举办的文化站长培训,承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配备的桌椅、电脑、报刊图书等所有财物登记造册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建筑完好,功能齐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坚持公益性质,保障其设施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2、坚持免费开放,推进文化惠民服务。坚持文化站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建立了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公示基本服务项目,提前预告特色活动、重要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做好接待群众、上网管理、电视及投影视频设备的使用服务、书报刊借阅登记整理等日常事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务功能。
3、坚持“群众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我们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活动理念,精心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载体,目前各文化站都开展了一些群众文体活动,如xxx乡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xxx乡的留守儿童读书日活动、xxx乡的体育比赛,以及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等,以后将坚持让广大群众“唱主角”,发挥文化站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自查报告 篇3
根据区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在本单位全体在编人员中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同时对涉及拉帮结派搞小圈子问题和干部任职回避、“裙带关系”、家族势力等问题开展“回头看”。现将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区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体在编人员会议,在会上传达了区委组织部的文件通知,强调了此次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整治工作的任务、步骤和要求,及时落实责任分工。严格要求在编人员针对文件中涉及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剖析,由各部室牵头统计后报送院办公室审核汇总。随后,将由院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整个自查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整治工作走形式、走过场。
二、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按照文件中的目标任务要求,我院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坚持集中学习和组织专题学习相结合,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相结合,个人自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规范,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开展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为确保此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严格排查,务求实效。
一是坚持抓好自查自纠。党员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文件中2大问题的.9个方面为标准,认真查摆,仔细剖析,切实做到查深、查透、查清,有问题即查即改。
二是签订书。在工作部署会上,我院组织37名正式在编人员现场签订了书。通过的方式,让人牢固树立起责任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提高自查自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大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严明组织纪律。领导小组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排查不力、态度不端正、政治学习不认真、查摆问题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将严肃处理,确保整治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党的优良传统来激励,用党纪法规规范来约束,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来引导,从而激发党员干部的角色意识和担当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是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管理,规范干部队伍的管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
三是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单位日常工作重点来抓,对隐性和变异的问题一经发现及时查摆整改,对事狠抓落实,对人严格要求,坚持把整改工作推向深入,防止问题反弹,切实巩固整改成果。
文化自查报告 篇4
近年来,卧龙区文化局在市文化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入贯彻[]27号、[]21号文件精神,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了我区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1、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纳入卧龙区党委政府重要议程,已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2、我区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乡镇办文化服务中心人员属于自收自支,文化中心一般有阅览室、电脑室、活动室等,能够满足农民群众日常文化活动。
3、区文化馆面积达6000㎡,已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已建立卧龙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文化馆每年由市、区财政拨款3~4万元用于各项馆建。各乡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相结合,都建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正在按照《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规定的标准,对全区11各乡镇、7个办事处进行建设,其中部分已达到标准;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专项资金已列入计划,地方配套资金已到位,部分文化站正在建设。
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已覆盖我区各个乡镇,与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共建共享,各服务点设施由上级配置。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正循序渐进,卧龙区配置1台流动舞台车,以供演出队送文化下乡;全区已建有70家农家书屋满足广大农民对知识的需求。
5、我们发挥各乡镇办文化中心的.“枢纽”作用。给文化中心都配齐文化专业人员,具体负责各项文化建设任务。通过组织科技、法制、文化培训活动和节庆文体娱乐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发挥文化活动室和大院的“基础”作用。每到节庆日和农闲时节,各文化室和大院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发挥文化中心户的“补充”作用。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力倡导群众踊跃参与文化建设。我区武侯街道办事处毛庄村村民韩西栾自筹资金,在自己承包的3亩地建起了文化大院,购置了文体活动器材,常年组织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在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群众投资办文化的热潮。目前全区文化骨干达千余人,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6、我们在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的管理工作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加大法制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乡镇文化站人员和文化经营户的法制观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把整治和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和谐发展、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新局面。
7、我们发挥文化馆专业人员的龙头作用,把区文化馆作为我区文化建设的集训阵地,采取“请进来”和“走下去”的方式,对城乡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进行业务培训。“请进来”就是把城乡文化干部定期召集到文化馆内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集中培训;“走下去”就是选派文化馆专业人员深入到城乡进行实地指导和辅导,形成了送文化辅导进基层和基层文化进馆集训的上下联动局面,平均每年辅导城乡文化骨干上千人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上百场。
8、卧龙区豫剧团和说唱团积极为农村服务,每年演出200余场,观众达上百万人(次);同时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法律、法规、政策精神,送戏曲、曲艺下乡。
文化自查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XX年9月开始,先后在洋江、凤阳、新溪、罗坊、姚圩、鹄山、九龙山、界水八个乡镇开工建设综合文化站,计划总投资共35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04万元,其中鹄山、界水尚未下达经费。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都已有条不紊的进行,预计今年6月份有六个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鹄山、界水两个文化站主体工程将于9月份竣工(详细情况请见附件)。
二、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1、凤阳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开工,选址于乡政府集镇街上,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二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二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0万元。
2、新溪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动工平整土地,XX年3月开工下基础,选址于乡政府旁,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一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一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5万元。
3、洋江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9月开工,选址于洋江镇的钟家村,主体工程为四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三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三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6万元。
4、罗坊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对工程进行选址和平整土地,定于罗坊镇的抱石文化广场内,XX年3月开始对土地的'勘探、图纸设计等工作,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的基础开挖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8万元。
5、九龙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选址并平整土地,XX年2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行政中心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下基础。实际完成投资1万元。
6、姚圩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选址,并已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7、界水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镇农贸市场内,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对工程进行招投标。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8、鹄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西面隔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对土地正式开挖。实际完成投资1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能够按时按质地完工,我们将继续积极督促乡镇加快工程进度,并经常实地考察,及时与省文化厅、省发改委联系,上报建设情况,切实把这一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