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 篇1
学完了《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文章,巴金爷爷在这封信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话在身边人们的眼中似乎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丰富了,但人们心中仍残存着小农思想。“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实状态,恐怕便是智慧的古人做出的预言。在人们眼中,似乎只要自己吃饱喝足,一切便会不愁了。但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又有谁记得你的存在呢?在这世上走一遭,就为填饱肚子而满足?我们有责任以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好,而不只填饱一个肚囊,白白活一遭儿。我们要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让别人记得你曾为他们奉献过。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才能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季羡林去德国时,发现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各家各户的.窗台上满是盛开的花。有人就问,把花都面向街口,在家里就欣赏不到美丽的花了。但德国人可没这种想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便是他们做事的准则。满街都是鲜花盛开,大家才能欣赏更多的花,不是吗?当我为别人而奉献时,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快乐。当每个人都学会为人奉献时,这个世界不就都花团锦簇了吗?
爸爸也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优秀的花匠,夜以继日辛勤劳动,终于培育出一种又大又香的花朵。所有人竞相采购,纷纷出重金买这种花。但一年后花朵却与其它花朵并无二样。原来这花匠极为小气,有邻居请求花匠施与一些这样的花种,却被花匠一口回绝。但为花匠传播花粉的蜜蜂把邻居家普通的花的花粉传播到花儿上,久而久之,这种花就被同化了。这个花匠因为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不懂得去为别人奉献,结果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想想巴金的话,他将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困惑明了简洁地概括了出来。
不懂得奉献的人,也不会得到回报。有句古语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为别人奉献了,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接受奉献的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获得一颗慈悲高尚的心。
所以,让我们做一个为别人甘于奉献自己的人吧!就像巴金一样,不做一个平庸之辈,活着就得为别人做事,为社会的进步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 篇2
敬爱的巴金爷爷:
您好!
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您能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我十分高兴。读了您的信之后,我有很大的启发。我要向你一样,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我要奉献我的生命,我要把奉献作我的人生追求,要我的“生命开花”,让我的“生命结果”。我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前途是无限的,我要珍惜我宝贵的时间,把我的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多用在奉献上,长大后要为我生活中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不要白吃干饭,我要勇敢的面对困难,因为有无数的困难在等待着我,这正应了《真心英雄》这首歌的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您不要说您不是什么杰出人物,您为我们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凝聚了您毕生的激情和智慧,您写的《家》、《春》、《秋》、《雾》、《雨》、《电》、《萌芽》、《寒夜》、《随想录》、等一些优美的文章,使我们对你十分仰慕。
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对祖国对世界都有用的人。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 篇3
今天,我回家预习了明天将要学习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读了这封信,感慨之余,不禁对巴金爷爷肃然起敬。
巴金爷爷是享誉海内外的大作家。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和亲切的勉励。他希望家乡孩子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做个乐于奉献的人,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开花结果。
巴金在这封信中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是那么谦虚,这让我感到惭愧,我是一个有了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大的人。是他让我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的真正含义。巴金曾在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不能白吃干饭,要为社会作贡献……”这句话让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我们不能自私自利;要处处为他人着想,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我曾经是个不惜光阴的人,从不珍惜自己有限的一分一秒,浪费了不少时间。这封信让我明白了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时间利用在有用的地方,不珍惜时间的人,必然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像巴金一样的作家。做一个谦虚的人,伟大的人,乐于奉献的人。像他一样用文字倾泻感情,用文字打动人心,用文字进化心灵!
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有感 篇4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嘛?生命的意义用巴金爷爷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享受。”的确如此,聪明的人都知道奉献才是最可贵的。奉献,无疑是献出,送给的意思,巴金爷爷的一生为孩子着想,为祖国着想,他把自己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情,全都放在了自己的作品里,为我们留下几千万字的作品,这对后人来说,也是一种奉献,一种感情上的奉献。
全椒县有一位老奶奶,她是一位盲人,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甚至连毫无血缘关系,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被她所感动。这位老奶奶所住的那条街,地面不平,也没有路灯,每当她听见路人跌倒的声音,他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于是她拿出所有积蓄为路面上安了一盏路灯。大家都被她所感动,便集资在这条街上安了一排路灯。这也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精神上的奉献。奉献,看似小事,可非也,奉献是人一生道德的“成绩单”奉献的越多,“成绩单”上的“分数”自然也会高很多。人的一生就要为别人付出,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