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毕业典礼上演讲稿

2025/04/27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毕业典礼上演讲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典礼上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

今日对10届毕业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41位本科同学,132位硕士同学经过多个寒暑春秋的紧张的学习,就要毕业了,就要开辟新的事业,就要开辟人生的新的篇章。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哲学社会学院的全体老师向各位同学,表达我们最热烈的祝贺!

就要毕业了,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在回过头来总结、反思、梳理我们的过去,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过去的本科、硕士学习的岁月里面,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

毫无疑问,首先,我们收获了我们刚得到的大学文凭、硕士学位。刚才孙老师和我给各位都颁发了。在过去的岁月里面,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走入了文化的殿堂,吸取着经典著作的思想精华,呼吸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大师们的气息,领略了哲学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保障学的分析方法、理论武器,可以说对哲学、对社会学、心理学、社会保障学等各个学科掌握了比较广泛的、比较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所以同学们所收获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是对各位这份收获的一种奖励和承认。

更重要的是,各位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自己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保障学的教育都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哲学教育我们,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要超越现实世界,去追求一个更加美好的的、新的世界;社会学要诊断、分析社会问题,它要去追求一个更加合理的、更加公正的、更加公平的、更好的社会;社会保障学关注弱势群体,要去为人的更有尊严的、更体面的生活去抗争、去呼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它通过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分析,去追求更加健康的人格和具有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记得去年08级新生迎新晚会上,我们很多老师参加了迎新晚会,迎新晚会的主题叫做“追求梦想”。会做梦,这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动物是不会做梦的,只有人才会做梦。所以,“理想”这是我们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最重要的收获。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们经过本科、硕士阶段的学习,每个同学打开了我们的灵魂之眼,开始抬起我们的头脑,仰望星空。这是哲学社会学院给予各位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同时,我还觉得,在以往的学习岁月中,同学们越来越独立了,我们收获了我们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收获之一。像本科的同学,他们很小就离开家庭来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学习,开始独立地筹划和安排他们的生活。在与老师们的交往中,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独立的思考,独立地去分析,去批判,去质疑。在课堂上,同学们接受了康德的教导,“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记住了笛卡尔的箴言“我思故我在”。同学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追随那些过时的成见,盲从那些时髦的教条,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去审问、去鉴别、去判断。我读过一篇文章说到,现代80后的大学生,使用的词汇里面,“我”是使用最多的字眼。虽然社会学家们、学者们对这个现象的评价不完全一样,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通过在哲学社会学院的学习生活,同学们获得了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意识,获得了越来越自觉的主体意识,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如果总结我们在大学本科、硕士期间所得到的种种收获的话,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我们收获了友情,我们收获了爱情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收获,大学生活才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绚丽多彩、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当我们说收获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得很多。但是作为老师,作为一个比你们早毕业将近20年的学长,当我们说收获的时候,我一方面倍感欣慰,同时却带有一些忧虑和担心,这种忧虑和担心可能是我和在座的老师们共有的.担心和忧虑。因为刚才一些同学发言也提到了,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要离开校园,到社会上去工作,去开始新的事业,所以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我刚才说的是收获,在面对的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的时候,需要更加丰富的其他的内容来予以补充和丰富。所以我想利用今日这个难得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给各位一些善意的提醒。

首先,我的

第一个提醒就是当我们坚持我们的理想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为理想注入现实的力量。刚才我说到,我们在大学收获了我们的理想,但是理想要真正得到长久的坚持,理想要避免走向反面,必须赋予它现实的内容与根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充满的是理想主义的气氛,但现实的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逻辑,现实社会比我们大学校园要更加复杂,更加富有挑战性,甚至某种意义上讲,要更加严酷。我的一些学生在求职归来后回来跟我说,为什么招聘单位、面试单位那样苛刻,为什么工作单位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我出自吉林大学,我非常优秀,工作机会却被一个并不出名的大学,被一个看起来并不出众的人抢跑了?我相信这种现象在同学们走到社会以后会在更大范围内更频繁地遭遇到。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理想是不是能够经受住起拷问和敲打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记得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实际上只有一纸之隔。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的话,那么它很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今日是激情澎湃的理想主义,明天就有可能变成随波逐流,退变为消沉颓废,变为一切皆可的怀疑主义。这在历史上,在我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可谓屡见不鲜。所以,今日有这个机会,我想提醒各位,社会不会因为我们有美好的理想就会给我们机会,不会因为我们有美好的愿望就会同情我们,就会考虑我们,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理想坚实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像我刚才说的,使理想主义走向它的反面,我们的理想才能获得内在的确定性,理想才能成为我们每天日常生活的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我的

第一个提醒。

第二个提醒,我希望同学们在坚持自己个性的时候,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我刚才讲到了,个性自由和个性独立是我们在大学,在哲学社会学院所获得的重要收获。这点是值得珍惜的。但是我和在座的老师们一样有时候也充满忧虑。老师们注意到,这种独立的个性在很多时候在同学们那里是很难与自我中心,甚至很难与自私、与惟我独尊等等难以划清界限的。我刚才讲到,社会学家说,“我”是80后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字眼,这一方面表明各位的主体自我意识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同学培养自己鲜明个性的同时,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对别人的尊重相对较少,对于社会的关注、对于他人苦难的关注相对较少,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对别人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较为冷漠。当然社会学家说的这些话有他们的片面性,但是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一点,如果在家里,在学校里面,在哲学社会学院里,后果还不太严重。在家里,同学们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在学校里,在我们哲学社会学院,老师们都是谦谦君子,都非常宽容,但是如果到了社会上,可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凭我的经验,如果在社会生活中,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如果你不关怀别人,别人也不会关怀你;如果你自我中心的话,那么你就很可能陷入孤立。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请各位一定要记住黑格尔的话,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在与他人的自我意识的相互承认中,他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所以我想提醒各位,以后走上社会,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时候,少一点自我欣赏,多一点欣赏他人;少一点自我中心,多一点关怀和尊重他人;少一点自私,多一点与他人的合作。我想这样的话,我们的个性才会更加的丰满,才会更加的舒展和充实。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刚才我们各位得到了本科和硕士的文凭,各位一定不要把文凭的获得当成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新的学习的开端。刚才我讲到,社会生活是很现实的,它不相信表面的东西,它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包括文凭。这一点同学们在找工作过程中也已经感受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找到工作,各位都非常着急,老师们也很着急,家长们也很着急。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靠什么拯救自己?我们找到理想的工作以后,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成就自己,安身立命?我觉得,没有别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在理论素养、沟通能力、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提高自己,练出一身真正的本领。中国有句古话“天道酬勤”,我对这句话坚信不疑。从人生的长时段来说,不是父母的关系,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练出真正的本领,这是我们每个人成就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归纳上面讲的话,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意思:我们追逐梦想,同时又要立足现实;我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但同时又要善于与他人合作;我们珍惜手里的文凭,但同时又应把它当作新的学习的开端。只有这样,我们的理想才能更加坚实,个性才会更加丰满,文凭才能更加富有力量!

最后我代表哲学社会学院的老师再一次祝福各位,祝福各位鹏程万里,生活幸福!

谢谢各位!

毕业典礼上演讲稿 篇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造出一个词汇叫“知识爆炸”,他说大学毕业生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缩短为五年。现在的世界,即使你念到硕士、博士,在大学里攻读了六七年、十来年,也不等于有了一劳永逸的保险。一张大学文凭其?"吃"不了多少年。如果要问我高等教育在二十世纪有过什么新的创造发明,我想首推就应当是"继续教育"的理念。只有坚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永远进步的大学毕业生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

潮起潮落,终归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有快慢,人生职业生涯多艰难。偶有成功,你千万不可得意自满。顺风顺水的船怎么靠岸?没有刹车只有油门的车你们谁敢开?倘若遇到困境,你也不必气馁绝望。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兰极速",中学生无知的报复惨案,离我们不远,时间、距离都不远,它让我想起另一件校园里的惨案。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美国I大学校园,肇事者L博士,卡斯比计划中国留学生,风华正茂却偏偏碰上经济低谷的年代。美国人自己尚不易就业,何况是学习物理的中国人。L博士本可以接受社会现实,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重作安排。但是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L拒绝了任何可能的方案,病态地选择了shou枪和子弹。他枪杀了另一位中国博士SH,枪杀了导师G教授和另一名S教授,人们后来分析杀人的动机无非是妒忌,是报复导师对SH博士的"偏爱"。照理说,即使是毫无道理的报复,悲剧也应该就此为止。但是L还枪杀了系主任N教授,又到校行政大楼枪杀了一位副校长和一位秘书,最后饮弹自尽。全面综合分析这一骇人听闻、震惊世界的事件,要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各个方面,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完成。我在这里想告诫大家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能适应那个社会,再寻找一个你适应的社会去。假如异国他乡不适应,你就回到故土家园来。一个理智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任何困境中,切不可仇恨社会;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采取极端手段;更不要让无辜者受到伤害。

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中生活要有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心态,而这些源自于理性和良知。应该懂得,人的一切,都是社会赠予的。从幼年、少年到青年,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社会给予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哪一级教育不是社会提供的。你的生命、你的才华属于社会。奉献和服务,应该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义务,应该成为你们真心的追求。

有一个口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已经查不清楚是谁第一个提出,记得马克思引用过,中国领导人也引用过,这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很好的解释。“我”守法,为了建立法制的社会,法制的'社会给“我”以安全。“我”道德,为了建立道德的社会,道德的社会给“我”以尊重。“我”文明,为了建立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社会给“我”以享乐。我希望每一个北邮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时候,都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样一种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

同学们,从明天开始,你们陆续要离开北邮,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相信你们能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期待你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以后,母校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将你们重新辨认出来,那是由于你们对社会的杰出贡献。

再见了,亲爱的北邮20xx届毕业生。

毕业典礼上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3)班的丁丽莹,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高三学生向所有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老师,您辛苦了!

▲丁丽莹同学代表全体高三毕业生发言

三年前,我们相逢二中,稚气未脱,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眺望未来;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聚在这里,却不得不辞别母校,踏上全新的征程。三年,我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在星光下满怀雄心壮志,也曾在夕阳下徘徊迷茫,一路汗水,一路成长。

三年,是责任的体味与践行。作为盘县二中校训的首字,责任应当深深刻在每一个二中人心中。是谁用青春托起我们的梦想,是谁用汗水搭起家的堡垒——是父母,这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孝敬双亲,回报父母,是我们作为儿女的责任。犹记得一次班干部会议上李校长的一句话:“学校不是校长的,不是任何人的,学校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的。”建设学校,不是任何一个个体的责任,而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共同的责任。而今天,我们即将走出二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二中人。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二中的招牌,我们的举止仪容,就是二中的形象。因此,我们绝不能砸了二中的招牌,坏了二中的形象。振兴母校,回报母校就是我们作为二中学子的责任。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世纪,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20世纪,面对列强占我国土欺我国人,周恩来总理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今天,我们,21世纪的新生力量,时代的`弄潮儿,必须扛起践行责任的重担。唯有承担起人生的责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此刻我们毕业了

三年,是青春与梦想的追逐;三年,是成长的打磨与塑造。有人说,要珍惜穿校服的日子,因为一脱就是一辈子;而今天,我们却不得不褪去稚嫩,辞别母校。我们走过这如花的岁月,留下记忆沙滩上闪着晶莹光芒的珍珠。感谢同学,三年的朝夕相伴,患难与共;感谢老师,三年的谆谆教诲,悉心照顾;感谢父母,用他们渐渐衰老的身体支撑着我们在梦想的征程中勇往直前;感谢母校,做我们的坚实后盾,助我们实现梦想。

▲毕业宣誓

最后,我代表全校高三学子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永葆青春,桃李满天下;祝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所有高三学子,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毕业典礼上演讲稿 篇4

在女儿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唐园长,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向辛勤耕耘于皋南幼儿园的全体老师深情道一声:唐园长,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三年来对孩子们的倾情付出和无私奉献。正是在你们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才茁壮成长,蓬勃向上。今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汇聚在这里举行毕业典礼,他们将为精彩的幼儿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家长,我们高兴、激动。回首三年前,正是唐园长踏实、严谨、科学、人文的办园风格,正是全体教职员工们的真诚、善良、热情、智慧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皋南幼儿园。直至今天,我都在为我当初的选择而欣慰。

快乐是孩子们成长的源泉。皋南幼儿园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片澄澈的泉水。女儿上幼儿园后,我问她:“你快乐吗?”当孩子津津有味地向我讲述园中那些生动活泼的故事时,我也便分享着孩子的快乐。

爱是孩子们成长的阳光。园里的每位老师都像太阳一样散发着爱的光芒,她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还记得刚入园,我孩子的手臂被一位男生咬了一口,陈老师和缪老师细心呵护着,还特意上门表示歉意,让我们当家长的更添一份对园的信赖。她们尽心尽责的职业情操更是打动着我。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早晨,唐园长必然带领值班老师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每天放学,每个班的老师一定会亲自将孩子送到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手中。寒来暑往,三年啊!我相信这样的场景一定会铭记在我们特别是孩子的内心,并将温暖我们在场所有人的一生。

激励是孩子们进步的阶梯。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皋南幼儿园能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充分激励孩子在个性上求发展,给每个孩子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充分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孩子们昂然向上的信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室里,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在老师的引导下灵巧起来。那些自制玩具,楼房,积木……闪耀着创造性光辉;艺术长廊中,那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图画告诉我们: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正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课堂上,孩子们明亮的眼眸是多么欢快呀!

如今,就像鸟儿一样,孩子们将飞向更广阔的蓝天,去搏击长空。在这里,我想对孩子们说:今天的离别是为了将昨天的幸福珍藏,是为了将明天的美好开创。我坚信你们一定能做个勇敢坚强的好孩子,与勤奋牵手,有理想导航,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衷心祝福你们快乐,健康,愿你们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