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归来》读后感

2025/04/27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归来》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来》读后感 篇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一本《论语》,道出了哲理,他的思想,让人们信仰,他成了后世之人开口闭口的“子曰”,他就是孔子。

孔子的童年并不幸福,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而更悲伤的是,孔子十七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少年时期的艰难困苦,磨练了他坚韧的品格。在少年时期的谋生过程中,他学会了“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且在母亲的引导下,孔子刻苦学习,俨然成为了“小六艺”方面的专家。然而孔子却不以此谋生,因为他有更高的眼光。他认为,应该提倡“大学之道”和“君子儒”。什么是“大学”呢?孔子曾经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孔子说的这段话,诠释了“大学之道”:不为了就业和谋生而学习,这就是“君子儒”。而和“君子儒”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儒”,即学习某一专业并以此谋生,又叫“专业儒”。“大学之道”不为就业,不为谋生,而是为了成人,成为君子,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谋幸福,更为了天下谋幸福。

不知不觉中,孔子迎来了自己的知天命之年。“天命”指的是上天的旨意。是否真的有天命?可以认为有,也可以认为没有。我个人认为,天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生在中国,在怎样的家庭里成长,有怎样的父母,怎样的兄弟姐妹,这就是天命。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做到知天命。知天命,包含着三层含义:认识天命、敬畏天命、履行天命。知天命,能给予我们百折不挠地向着远方前进的精神力量。人就是天命。

孔子的三千学生,个个精明能干,其中之一的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成为了复旦的校训。孔子的著作《论语》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

用作者的一句话结尾:从此,孔子,不再仅仅属于春秋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

《归来》读后感 篇2

现今的人们,七零后有中国合伙人,八零后有致青春,九零后有青春派,几乎每个阶段的人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往昔回忆。而对于六零,五零甚至更早年代的老爸老妈们,这部归来更像是承载了他们的过去记忆的.一次集体回忆。不同于年轻一辈的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隐忍而坚强,那时候的爱情,含蓄而炽热。就像影片中的陆焉识与冯宛瑜,没有那么多山无棱天地合,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只有调琴,念信,送饺,以及月复一月的去火车站等候已经归来的陆焉识。

整部影片就犹如陆焉识和冯宛瑜的爱情,平淡而舒缓。笔者反倒觉得影片的高潮是开始没多久陆焉识在火车站被抓捕那场戏。十几年未见的夫妻俩感情依旧那么炽烈,为了一次久别重逢,竟然以身犯险。然而好强不懂事的女儿为了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不惜大义灭亲,向组织告密,将父母密会的时间地点告诉了监视者。这也就是后来冯宛瑜失忆后只记得女儿的不好的根本原因。这一段戏,基本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生活中的常态。

陆焉识平反回家后,却发现冯宛瑜得了失忆症,竟不认得他了,错把他当成方师傅而拒之门外。于是陆焉识就想方设法让她恢复记忆,但总是无功而返。最终冯宛瑜的失忆症愈发严重,除了女儿,谁也不认识了,甚至对女儿的记忆仍旧停留在文时女儿念舞蹈学校的时候。陆焉识也明白,与其费尽艰辛让她恢复记忆,更重要的是时刻需要陪在她身边,照顾她。 也许是太过刻意,电影这一段陆焉识帮助冯宛瑜找回记忆的戏频频笑场,好容易来一场煽情的桥段,笔者都哭不出来。笔者一直在猜测,到底怎样才会令她恢复记忆,结局会不会是大团圆呢。然而,临近结尾我们才发现,曾经企图对冯宛瑜用强才导致冯宛瑜失忆的方师傅,已经遭到了隔离审查,陆焉识甚至都找上门去,而方师傅的夫人似乎对方师傅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甚至破口大骂方师傅这种好人为什么要被审查。笔者不禁感叹,人面兽心的家伙,始终会被人拆穿。

《归来》读后感 篇3

《留学归来》讲述的是九十三位留学生,在世界各地学习知识,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在外国强大的利润高薪与丰厚的资源让他们留下的时候,而他们却执意要回国,把学到的一切回报祖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在那个年代,拥有丰厚的薪水与足够的物资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可是,条件并没有改变这九十三位留学生的本性,他们时刻牢记着,我是中国人!我要让我的祖国强大起来!我要让我的祖国成为一条巨龙,永不被欺压!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为祖国着想,我们的祖国也可以变得强大、变得美丽。而这九十三位留学生就是我们的典范,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祖国还在受苦的人们,他们不会忘记祖国还在战争!他们下定决心,把学到的知识换位祖国的力量!终有一天,祖国那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将成为他们与我们的骄傲!我们自豪,我是中国人!

在战争时期,有许多进口货来到我们的祖国,可是,大家宁愿饿死,也坚决抵制进口货,但是有些人却在琳琅满目的食物的诱惑下,当了叛国贼,在你们当外国人走狗的时候,有关注过千千万万灾难人民的感受吗?在你们为日本人点头哈腰的时刻,有关心过祖国的心情吗?你们为了不被饿死,抛弃了中国人荣誉的名称,宁愿背井离乡,换上外国人的称号?你放弃了养育了你多年的母亲,投向了残杀你亲人仇人的.怀抱?你能对得起养育你的母亲,哺育你长大成人的祖国?

现在,在街头上,也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产品,但我坚信有一日,我们祖国的产品也会登上流向外国的货轮,开往外国方向的飞机!

读了《留学归来》我懂得了:应该时刻点击着祖国,无论你在哪儿,都应该爱国、为国,把自己学到的一切的一切来报答祖国对你多年的养育之恩。

《归来》读后感 篇4

我属狗,也很喜欢狗,贵宾、牧羊犬、狮子狗、博美等品种的狗我都喜欢。每当在路上看到狗,我总会停下来和它玩一会。我的愿望就是能养一只小狗。寒假里,我看了杨志军叔叔写的小说《獒王归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藏獒这种狗。它们具备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忠诚、勇敢、知恩图报又富有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我。

藏獒们非常勇敢,对自己的主人无比忠诚。草原上下起了大雪,到处都是饥饿中寻找猎物的狼群、豹群和猞猁群,到处都是紧张愤怒的追逐和打斗。保卫草原和牧民,催动着藏獒勇敢而忠诚的天性,它们在獒王岗日森格的率领下,扑向了雪灾中所有的狼群,所有的危难。虽然獒王率领的狗比狼要少,但藏獒们依然和狼群搏斗。虽然被狼群包围,但还是奋力发起攻击。一只只藏獒倒下了,剩下的藏獒很少了,狼却还有很多,但藏獒眼里没有露出一丝害怕的神情,依旧勇猛地冲上去和狼撕杀,哪怕被狼群咬死,它们也要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保护自己的主人和牧民。终于领地狗们成功突围,并干掉了头狼,严重地打击了五股狼群中的上阿玛狼群。牧民们被雪豹群围攻,藏獒们挺身而出,和雪豹厮杀。雪豹终于被藏獒们咬死了,但藏獒也死了很多。剩下的藏獒本可以把雪豹连皮带肉吃掉,但它们知道雪豹皮对牧民有用,宁可饿着肚子等,直到牧民切好了雪豹皮才开始吃。

藏獒知恩图报,很有责任感。救过獒王岗日森格的汉扎西在给孩子们送东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掉进了雪坑。獒王听见狼的叫声就飞奔而来,义无反顾地跳进雪坑救出了汉扎西。又有一次,汉扎西到雪地打猎,冻得昏迷了。岗日森格想办法把他弄到自己背上带回了营地。

看了这本书,我真想拥有这样一只藏獒。忠诚、勇敢、知恩图报又富有责任感,这也应该是我们人类要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会努力做这样的人,也希望有这样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