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

2025/04/28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 篇1

闲暇之时,我总爱窝在家里看书。我的书柜里书目种类凡多。但我情有独钟的还是那本法布尔的《昆虫记》,我惊叹法布尔那种坚持探索的精神。

法布尔是个奇迹的创作者,他耗费一生的光阴研究昆虫,完成了《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讴歌了生命的宏伟,震撼了人类!

我敬佩法布尔观察入微的精神。法布尔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赞叹!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淋漓尽致:“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王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我敬佩他的顽强。他为了完成《昆虫记》不顾及家人和世人的偏见,在贫穷中挨过。但他从未放弃对昆虫的研究,坚持着不放弃的信念,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为人类在昆虫学术方面开辟了新篇章!

我敬佩他优美的文字。例如:“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这些小动物在法布尔的笔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力,我不由得对法布尔肃然起敬。

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认为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 篇2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尔本人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昆虫的生活,不是昆虫学家坐在实验室中做解剖和分类所下的结论,而是走进大自然,用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世界。他以朴素、人性化的语言描述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

自从龙龙把这本书带到幼儿园,我们讲过几篇之后,各种昆虫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场景一:早上晨间活动时,陆星宇发现了一只蜘蛛,马上拉过几个人:“看,快看,蜘蛛!”“它在干什么呢?”王谷丰问到。“它在织网呢!”“有没有虫子被抓住?”“还没有!”陆星宇对着蜘蛛网吹了一口气,立刻引来别人的质问:“你干什么?蜘蛛网要坏掉的。”陆星宇说:“我想让网动一下,网动了,蜘蛛就出来了。”“对呀,对呀,蜘蛛网动了,蜘蛛以为有虫子就会出来抓它了。”立刻好几个人开始吹气了。可是蜘蛛不仅没出来,反而开始往里面缩回去了。陆星宇又用力吹了一口气,不小心把网弄破了。龙龙拿了根小树枝,轻轻地捣了捣,蜘蛛马上爬了出来,几个人叫起来:“蜘蛛出来了,蜘蛛出来了。”只见周裕安手里拿着《昆虫记》,一边看蜘蛛,一边对照书上的图片:“这个不是,这个不是……我找到了!”他高兴地告诉我:“王老师,我找到了,这个蜘蛛就是书上这个!”他又拉过旁边的人:“快看,就是这个蜘蛛!身上有一条一条的!”(观察和讨论还在继续中……)

场景二:桌面游戏时间:龙龙、毛毛两个人拿着《昆虫记》在画上面的昆虫。毛毛边画边说:“我要画只大蜘蛛。蜘蛛头小小的,身体大大的,有八只脚,身上有好多好多毛。它还瞪着两只眼睛。”龙龙说:“还要画蜘蛛网,蜘蛛呆在网上。”过了一会儿,龙龙又说:“我还要画只甲虫。”他转过来问我:“王老师,你知道甲虫长什么样吗?”我反问他:“你知道吗?”他很骄傲地说:“我知道,甲虫长着硬硬的.外壳,有六只脚。头上有触须。它还有两只很厉害的腭,上面有很多尖刺,就像我们的牙齿一样。我画给你看。”他就开始画了。

《昆虫记》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他的语言朴实而流畅,不像一些科教类图书读上去索然无味。同时又配以真实的图片,让孩子们更直观地去了解各种昆虫。由于《昆虫记》的阅读,不知不觉在班里出现了一批小昆虫迷,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昆虫热,每次到户外时,总有几双眼睛在密切观察着树丛、草地,希望有所发现。而一点点的发现都会让他们讨论半天。也许,在三五十年后,真的会有一个昆虫学家在此诞生呢!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 篇3

作者笔下形形色色的渺小虫子,是一个个顽强而值得尊重的生命。不难看出,作者对昆虫乃至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赞美。

肥沃土地中觅食的昆虫,绿叶花丛中嬉戏的生命,浅水洼地中垂死挣扎的食物,一切都是大自然冥冥注定中的循环。

在法国作家法布尔生动的描写下,我仿佛看到一片昆虫的乐园。《昆虫记》在文学史上得到了极高的.赞扬,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炽热而真挚的感情,带动着读者更加向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乐园。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 篇4

法布尔的一生,是宁静的,他不像司马迁,不像曹雪芹,更不像爱迪生……他们都生活在喧闹的`大城市里,法布尔却远离繁华的城市,远离喧闹的人群,在偏远的小镇,在宁静的荒园。

在昆虫的世界走过一生,历经40余年,终于写成了《昆虫记》,离《昆虫记》问世,至今已达100多年了,却仍受到广大读者和教育家的欢迎。有人觉得他傻,“放弃自己的学业,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虫子”。但有人说:“他像哲学家一样的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地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地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