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课间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方案
,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3、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荣清
副组长:毛国祥、邱洪祥
组员:黄华东、赵珍红、蒋海清、谈建强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负责教师:
一年级:吴小仙、赵珍红
二年级:潘惠芬、朱息妹
三年级(1)班:沈艳、黄继英
三年级(2)班:潘菊英、潘福南
四年级(1)班:吕明蔚、邱洪祥
四年级(2)班:宗伟、曹雪花
五年级(1)班:李辉芳、毛国祥
五年级(2)班:黄华东、黄汉勤
五年级(3)班:周志娟、吴玲芳
六年级(1)班:史美春、吴秀春
六年级(2)班:沈彩娥、吴立新
六年级(3)班:万春萍、潘军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以游戏为主:
晴天:(捉迷藏、丢手帕、老鹰抓小鸡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讲故事、猜谜语、背诗歌等)在教室里进行。
三、四年级:一部分可参考一、二年级游戏内容:另加
晴天:跑步、跳远、拔河、踢毽、跳绳、徒手操、秧歌舞、武术、呼啦圈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讲故事、演小戏剧、过独木桥、仰卧起座、夹弹子等)在教室里进行
五、六年级:
晴天:跑步、跳远、跳高、垒球、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在校园内进行
雨天:(故事会和一些喜闻乐见、学生喜欢的.,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织、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教室里进行
以上活动仅供参考,各班都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活动。
六、几点说明:
1、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校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加强领导,平时经常检查督促,并组织有关活动方面的交流与评比,树立先进,带动全校,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2、大课间活动期间,有关负责的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负责,要重点抓安全教育,坚持不做和杜绝有危险性的行为和动作,始终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观点。要带领你所负责的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低段普及、高段提高”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性原则。根据各校场地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设校园集体舞、绳操、花样跳绳,以及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第二下课后2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要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导护老师的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若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4.安全保障。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学校要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学校应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行考核激励
班主任的思想认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将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应对此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专项考核内容,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可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体育趣味活动: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跳长短绳、球类游戏、拔河、扔沙包、造房子、滚铁环
2.校园集体舞
3.跳绳(花样跳)
4.棋类活动
5.球类惧乐部活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
备注: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如:眼保健操、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五、注意事项
1.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正、副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等活动正常正、副班主任可以协调轮换管理。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为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调整,学期中途,教育局将组织专题调研,以进一步完善活动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果。
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篇3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以及传统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安排子,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经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xxxx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为活动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促进全区“体育、艺术2+1”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喜爱的项目,达到群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的计划和内容。
3、安全原则: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正副班主任含体育老师
职责: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检查和宣传评比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组员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组织内容
(一)活动时间:
每天上午9:50—10:20,下午3:05—3:35。
(二)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晴天全校先做广播操(冬天跑操),然后分班到指定场地活动,具体安排参照大课间活动安排表。阴雨天,班主任组织学生在室内活动(室内课间操)。
室外活动安排表:
室内活动课间操:小象小象、拍拍乐、快乐冰冻人、龙的传人、最美的期待、我们爱插秧、奔向夏天等。
(三)大课间体育老师放广播及活动指导安排:
每三周轮值一次,第一周徐骏,第二周陆军,第三周洪韵文,后面以此类推。器材发放洪韵文负责。
(四)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活动时,班主任或带班老师必须管理到位。
3、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将学生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
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篇4
【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正常、有序、安全、高效,除在时间和课程计划方面给予保障以外,专门成立大课间活动管理小组,完善和监督各班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把开展大课间活动和相关教师的每月考核挂钩,切实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组 长:
副组长:各年级分管领导
组 员:各年级班主任级任课教师
【活动安排】
3月:
1、班主任老师学会摆手舞(年纪特别大的班主任可以由任课教师代)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摆手舞练习
3、以校为单位进行摆手舞练习
4月:
1、岁以下的教师学会校园舞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园舞练习
3、以校为单位进行校园舞练习
5月――6月:
摆手舞、校园舞每周轮流交换练习
活动分工:
正副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大课间评比活动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班主任老师负责领操、带操,并注意检查、发现、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听取大家意见,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及形式。任课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必须充分利用,做到紧凑而不涣散,从容而又富有效率,同时注意活动的强度,既要达到学生放松的目的,又不要影响了下节课的新授。
【活动注意的问题】
(一) 活动出勤率:为了达到大课间的活动目的,必须保证学生活动的出勤率,无特殊原因,必须保证100%雨天除外,每天大课间由值日领导检查班级出勤情况。
(二) 学生安全:学生年龄小,保护能力较弱,班主任、任课教师必须跟上,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每次活动前班主任老师必须检查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械的安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老师要跟班,组织指导学生活动,及对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小学课间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2.调节学习,愉悦心情,加强伙伴间合作交流。
3.激发拼搏斗志,弘扬奋进精神。
二、活动方式
年级组一起,师生互动。
三、活动地点
1.二年级,南面教室前水泥空地及游乐滑梯场所。
2.三、四年级,排球场、环形跑道和乒乓球场。
3.五、六年级,篮球场和直跑道北段。
四、活动时间
集中活动时间为在校期间每天8:30——9:00,其他课余时间段自行活动。
五、活动指导
1.二年级,。
2.三、四年级。
3.五、六年级。
4.总负责。
六、活动项目
根据场地特点及个人兴趣,可选择体操、游戏、跳绳、毽子、实心球、板羽球、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也可自主确定,如抓子、跳方、象棋、橡皮筋、悠悠球等。
七、活动实施
1.广播体操为必备且首要项目,全体学生于羽毛球场锻炼。
2.为确保活动质量,便于集中管理,每年级组每周确定2个活动项目,不建议每天变换不同的花样。
3.负责教师全程参与指导锻炼,监督秩序和保障安全,并做好当周活动记录。
4.遇雨雪天气,活动可取消。
5.如活动中发生意外,应及时送往医疗室,并通知家长。
八、活动评价
学期结束,评选出单项“优秀学生”5名和综合“先进班级”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