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区域活动方案

2025/04/30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区域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活动方案 篇1

角色扮演区

●我做爸爸、妈妈

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美工制作区

●漂亮的小相框

用涂色、添画、剪贴、印画、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送给妈妈的项链

大胆涂色,用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设计项链。

★创意美术:《自画像》

了解人物五官和脸形的不同,会用绘画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

区域活动拼插建构区

学习用“一”字插、“L”形插、方形插、圆形括等方法拼插不同形状的相框。

音乐表现区

●摇篮曲

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的特点,随音乐表现爸爸、妈妈抱娃娃的动作。

语言阅读区

●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

益智游戏区

●穿项链

按照大小、色彩等规律为妈妈穿项链。

●谁的东西

学习区分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物品,尝试将物品进行分类。

集体活动

1.暖暖的爱(杜会)

2.爸爸、妈妈和我(语言)

3.认识早晨、晚上(科学)

4.摇篮曲(音乐)

5.爸爸的领带(美术)

6.★文明礼仪:路上有个香蕉皮

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我给奶奶送红花

2.体育游戏:动物快递员

3.自主体育活动:见《自主体育活动参考表》

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如厕后将衣服整理后,避免受凉。

2.午睡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叠放整齐。

3.进餐时播放《我的好妈妈》、《我家有几口》、《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我爱我家》主题墙,创设《我家的房子》、《我家有几口》等版块,通过图片欣赏、照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2.师幼共同布置“高高低低的房子”手工作品展,引发幼儿对自己家的房屋的关注。

3.布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照片墙,引导幼儿欣赏、讲述与家人在一起的趣事。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表现家庭成员间趣事的照片,指导幼儿讲述。

2.提醒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家人减轻负担。

3.建议家长多与幼儿交流、多玩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区活动

☆我做爸爸、妈妈☆材料准备:

角色扮演区

创设2?3个娃娃家,提供餐具、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爸爸、妈妈、宝宝的典型物品,如妈妈的丝巾和高跟鞋、爸爸的剃须刀和领带、宝宝的奶瓶和玩具等。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哄宝宝等活动。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例如:妈妈给宝宝做饭、喂饭、洗衣服,爸爸陪宝宝看书、玩玩具。

3.指导幼儿想象模仿抱的动作,引导幼儿在哄、抱的.过程中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4.游戏后,指导幼儿整理娃娃家中的物品,分类收拾好。

美工制作区

☆漂亮的小相框☆材料准备:

不同形状的相框底板,彩笔、印章、皱纹纸、纽扣、谷物、火柴棒、小粘贴、树叶、树枝、溶胶等制作材料,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涂色、添画、剪贴、盖印章、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鼓励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相框,请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相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与众不同的相框。

4.在制作好的相框中贴上照片,投放到语言讲述区、主题墙、娃娃家等,引导幼儿自由讲述照片上的故事。

☆送给妈妈的项链☆材料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棉签、颜料等,多种项链实物,“幼儿素质发展课程”——美术用纸第3页。

玩法与建议:

1 .引导幼儿尝试按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设计、装饰项链。

请幼儿观察实物项链,找一找项链的排列规律,启发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样式有序排列,为妈妈设计新式项链。

指导幼儿选择妈妈喜欢的颜色涂色,为妈妈制作项链。张贴、展览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从绘画色彩、排列规律等方面评价同伴的作品。

区域活动方案 篇2

活动地点:

榉子洲公园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4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秋游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时的兴奋和喜悦。

2、寻找和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

二、活动准备:

1、秋游当天让幼儿穿舒适的鞋。

2、让幼儿带上少许的零食、面巾纸。

3、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不乱扔垃圾,垃圾应扔到垃圾袋里。

4、提醒幼儿在活动地点不拥挤,不乱跑,不离开老师制定的活动范围。

三、活动过程:

1、8:35—8:40分准时将幼儿送到步行桥的桥头(注:靠汇盛的这边桥头)。

(1)做好点名工作及未到幼儿的追踪工作。

(2)组织幼儿谈话活动,了解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1)8:40准时从桥上出发,组织幼儿步行前往榉子洲公园(到目的地做好点名工作)。

(2)9:30—10:00幼儿休息,大家共同分享零食。

(3)10:00—10:20组织幼儿游览榉子洲公园。

(4)10:20—11:10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扑泡泡》、《拉个圆圈走走》。

(5)11:10—11:20组织幼儿整理物品及垃圾清理工作(做好幼儿点名工作)

(6)11:30活动结束,组织家长有序接幼儿并让家长做好接回幼儿签字登记。

四、游戏活动方案及规则:

1、《扑泡泡》游戏规则:教师吹出泡泡让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扑,看谁扑得多,反复游戏。

2、《拉个圆圈走走》游戏规则:教师及幼儿手拉手拉个大圈,顺着一个方向走,边走边唱歌曲《拉个圆圈走走》,当唱到“看看谁先蹲下”这句歌词时,即全体蹲下,反复游戏。

五、家长配合工作及注意事项:

1、请家长准时送幼儿到指定的集中地点。

2、请家长给幼儿穿轻便的鞋子及适量的衣服,背统一的幼儿园书包。

3、请家长为幼儿准备少量零食,(注:幼儿园有准备点心和饮料)不要多,以免幼儿背不动。

4、请家长为幼儿准备纸巾一包,报纸一张,塑料袋一个。

5、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的幼儿请家长及时与老师请假。

6、活动当天家长与老师的电话一定要保持通畅。

区域活动方案 篇3

主指导区:

美工区

1、折纸:提供彩色手工纸、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贴:废纸、色纸、香糊、湿巾等

4、装饰画:提供钩线笔、油画棒、图画纸等

5、吹画:提供广告颜料、墨水、图画纸等。

训练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初步学习用正方形的折叠方法。

初步学习吹画的技能,能选用颜色来进行装饰。

引导幼儿运用搓、团、压、印的塑造技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科学区:

1、好玩的磁铁:磁铁、各种含铁的和不含铁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枪、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颜色变幻:主色颜料水、玻璃瓶、棉签等

4、溶解现象:盐、沙子、果冻、食用油、洗发水等

5、虹吸现象:玻璃杯、塑料卡纸等。

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感知探索磁铁的特性。

能运用多种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种玩法,体验玩水的快乐。

激发幼儿对色感的兴趣,尝试用主色调配变成另一种颜色。

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益智区:

1、图形分类:分类盒、不同形状的.图形等

2、数字分类:数字分类盒、写有数字的汽车若干

3、图形排序:排序卡、图形粘贴纸等

4、图形拼图:七巧板等。

学习不受大小和颜色干扰,要求幼儿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培养幼儿学习根据数字投放相对应物体的数量。

学习有规律的图形排序。

语言区:

1、看图讲述:提供语言图书等

2、故事拼图:提供拼图等

3、表演讲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双语认读: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养幼儿喜欢看图书,初步学习按顺序翻阅图书并能边看边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教育幼儿爱护图书。

初步学习用小指偶来进行表演,并能讲出简单的故事内容。

激发幼儿对文字、英语的兴趣。

建构区:

提供自制的大型纸箱积木、小型积木;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辅助材料。

在模拟结构中学习各种基本的建构技能和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

能根据意感或命题进行有目的建构活动。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儿懂得爱护玩具和与同伴友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区:

提供:录音机、音乐磁带、各种打击乐器、节奏卡、头饰、纸制服饰等;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学习用不同打击乐器演奏2/4拍的歌曲,体验合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家乡的美好情感。

区域活动方案 篇4

“游戏”和“学习”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是在很多成人眼里,“游戏”和“学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殊不知在幼儿的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学习”契机,幼儿在游戏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孩子们离不开游戏,尤其是区角游戏。在幼儿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仔细观察,抓住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1、当主题贫乏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将游戏玩得丰富多彩。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很难想到其他主题。这时,教师以阿姨的身份出现,提出与妈妈一起去看看外婆。到外婆家路很远,需坐汽车,于是引发了开汽车的游戏,大家一起准备材料,开汽车的游戏很快就玩了起来。

2、当游戏情节单一时,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把零散的经验串联起来,以丰富游戏情节。如中班玩《照相馆》游戏时,几个“摄影师”总是不假思索地“咔嚓”、“咔嚓”,重复简单的动作。这时我就一顾客的身份问“摄影师”:“我可以拍照吗?”“当然可以。”“摄影师”很爽快地答到,“可我要开票。”这是一项新内容,“摄影师”连忙增加了服务台来收款、开票。在我的提醒下,“照相馆”的游戏情节得到了发展。

3、当游戏开展不下去时,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如大班幼儿在玩“小百货店”的`游戏时,开始气氛十分活跃,渐渐地,幼儿的兴趣低落了,到后来几乎门庭冷落了。于是,我以顾客的身份到“小百货店”买东西,并对“经理”建议:要是能使顾客很方便地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了。在我的启发下,“经理”发动所有的“营业员”按类摆放商品,扩大经营范围,很快“自选商场”开张了。“经理”还在门前做起了广告,吸引了很多顾客。该游戏又热火朝天地开展下去了。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随机教育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所以随机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不是所有的随机教育都用公开的方式进行,有时一个眼神,一句悄悄话,甚至一个夸张的动作,也是随机教育,这需要我们教师迅速判断随机教育的价值,采用正确的应对措施。

区域活动方案 篇5

活动一

区角名称:小兔乖乖

所属区域:语言区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大灰狼、兔子之间的对话。

2、乐于参与表演,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提供材料:小兔子、大灰狼等《小兔乖乖》相关指偶、故事录音,供幼儿倾听。

玩法: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按故事情节、角色出场的顺序讲述角色之间的对话,表演小兔乖乖。

活动二

区角名称:小蝴蝶结尾吧

所属区域:语言区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感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角色之间的对话。

3、乐于参与表演,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提供材料:《小蝴蝶结尾巴》相关指偶、故事录音,供幼儿倾听。

玩法: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按故事情节、角色出场的顺序讲述角色之间的对话,表演小蝴蝶借尾巴。

活动三

区角名称:小乌龟走迷宫

所属区域:科游区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2、观察乌龟的生活习性。

提供材料:乌龟1—3只。长木板或砖块若干,木箱一个。

玩法:

1、用长木板或砖块搭成迷宫,只安排一个出口。

2、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个木箱,里面用稻草和泥巴做一个巢穴,放些蚌肉、小虾米,让乌龟在里面生活几天。

3、把龟放到迷宫的入口处,可看到乌龟在迷宫到处乱爬,费了很长时间找到出口处曾经住过的巢穴,接着再重复这个实验,第二次乌龟走迷宫所花的时间就少了。有时候,还看到乌龟在前进时,东张西望,好像在考虑该怎么走才能找到家。

4、隔几天在再重复这个实验,看到乌龟还是能熟练地走出迷宫,如果每天训练几次,那么乌龟可沿最近的路线走完全程。

活动四

区角名称:小鸡成长拼图

所属区域:科游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提供材料:鸡的四个成长图片,蛋、小鸡、雏鸡、成年鸡,泡沫垫子。

玩法:幼儿根据垫子的颜色,将分开的图片拼完整。

活动五

区角名称:养小动物

所属区域:科游区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金鱼的生活习性,学会式样乌龟和金鱼的方法。

2、感受饲养动物的乐趣。

提供材料:乌龟一只、金鱼两只,鱼缸2个

玩法:将定量的.食物喂给小动物,观察动物进食的情况。通过透明的鱼缸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六

区角名称:猜猜我是谁

所属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观察常见动物的一部分猜出动物的名称。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提供材料:各种小动物图片,不织布。

玩法:幼儿打开不织布书《猜猜我是谁》,通过观察动物的颜色、特征,猜出是什么动物,将动物的头再贴上去。

活动七

区角名称:小动物喂食

所属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鸡、小猫、小狗、小兔子爱吃什么食物。

2、让幼儿学习使用勺给小动物喂食。

3.发展婴幼儿小肌肉活动能力。

提供材料:小鸡、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虫子、小鱼、肉骨头、萝卜、青菜等图片。

玩法:幼儿使用勺子将相对应的食物图片放进自制小动物的嘴巴里。

活动八

区角名称:毛线动物

所属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体验毛线贴画的乐趣。

提供材料:剪刀、胶水、各种颜色的毛线、范例、空白的小鸡、小鸭底图。

玩法:幼儿用剪刀将毛线剪成长短不同的线段,再讲底图图上胶水,最后将毛线贴上去。

活动九

区角名称:动物拓印画

所属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学习拓印画的基本方法。

2、能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印画。

3、体验拓印画的乐趣。

提供材料:拓印板、白纸、卡纸、皱纹纸等、油画棒。

玩法:将纸张平放的拓印板上、倾斜的握住油画棒在纸上涂,直到画完整拓印。

活动十

区角名称:动物折纸(小狗、小猪)

所属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折纸感兴趣。

2、发展幼儿小手肌肉。

提供材料:正方形纸张,折纸步骤图

玩法:在学习过的基础上,按折纸的步骤图折小动物。

活动十一

区角名称:动物找尾巴

所属区域:操作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尾巴。

2、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尾巴特征。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提供材料:松鼠、燕子、猴子、小兔、金鱼、蝌蚪、老虎、孔雀等动物的图片

玩法: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将动物的身体和尾巴进行配对。

活动十二

区角名称:猪妈妈喂奶

所属区域:操作区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使幼儿掌握扣扣子的方法,发展幼儿小手肌肉能力。

2、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提供材料:不织布猪妈妈、小猪,扣子若干

玩法:将猪妈妈的衣服扣子解开,再将小猪扣到奶嘴上。

活动十三

区角名称:插鱼鳞

所属区域:操作区

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小手肌肉能力。

提供材料:自制鱼、鱼鳞

玩法:将鱼鳞插到鱼的身上,直至插满为止。

区域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的`方式,发挥创造性.

二.培养幼儿的写作精神.

准备活动:

布袋人手一只,头饰,皮球若干,游泳裤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操

二,自由分散活动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有多种玩法.

2,对不同层次幼儿进行分层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个种办法玩.

三,小组比赛

小朋友自由结队,进行比赛.

四.集体游戏"舞龙"

幼儿分层边成三条龙.进行游戏.对不同体质,不同能力的幼儿,控制不同的活动量和技能.

五.嬉水

每个小朋友变小龙,到嬉水池做游戏.

六.水浴

1.幼儿披好衣服去冲淋室.

2.穿好衣服后回教室喝水.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