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草》有感

2025/05/01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草》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草》有感 篇1

第一次接触老舍先生的文章是在初中的时候,他的一篇《骆驼祥子》令我深受感动,旧社会的困难真的是令人绝望,不过老舍先生在绝望中还是给我们希望了,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老舍草原读后感。之后忙于中考,一直没有接触老舍的文集。

我上大学后,我慢慢开始欣赏老舍先生的书。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后,让我觉得草原不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环境,也对蒙古人民浓厚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诚实待人,这些感染了访客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点儿都不拘束。人们都那么亲切,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不知不觉就进了蒙古包。蒙古的特产都摆上了,大家边吃边聊,好似一家人。老舍先生用可爱来描写天空很恰当,仿佛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蓝地让人舒服。一团团的大白云挂在天空,白地让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么空虚。老舍写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确,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烦恼,只剩下天空一样纯洁而又明净的心,只有粗犷和豪放的歌声才能表达出回归自然的愉悦。

这篇文章放到现在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为牧人无限扩张动物的数量和不停地开垦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色已经不多了。我们一定不能让环境再恶化下去,必须保护这美丽的大草原!

老舍先生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只是我还没有读完,相信早晚会读完的,也许我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我只能够慢慢的拓宽我的知识面,将我的欣赏作品的能力提高几个档次,才值得也配写老舍先生的作品赏析!

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读后感《老舍草原读后感》。”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了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看看吧!挑拨离间的人看啊!文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你扪心自问,这样在吧里骂人有意思吗?这么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保卫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你们就是这样让民族之间产生矛盾,毁了着一切吗?这样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读《草》有感 篇2

艾地是《草房子》中的一个故事,她让我印象最深,秦大奶奶以自己的生命守卫自己的家,可她最后还是为了一个南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我读完这章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在秦大奶奶被逼赶走时,我不禁替她惋惜,可我万万没想到她居然用生命来坚守这片用几十年心血换来的土地。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坚守?是爱和不舍,她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几十年,她深爱着这儿!

当我正隐隐敬佩秦大奶奶时,另一件事又发生了,秦大奶奶为了救一个女孩,奋不顾身地下了水里,女孩得救了,秦大奶奶昏迷,直到半个月后,才下得了床。我很惊讶,这又是什么力量让她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跳下河?是爱心?是执着要救人的信念?我又油然而生一种仰慕和敬重之情。

第二次,她却仅仅为了一只南瓜而失去了生命,读第一遍时,我觉得她很“傻”,但第二次捧起这本书时,我觉得这“傻”不是普通的'“傻”,而是一种伟大值得我们敬佩的“傻”。

如果是我,我绝不会为了一只南瓜而放弃生命,因为我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在秦大奶奶眼里,被侮辱的过完一生,还不如在人生命最后一刻展现出她人生的最后光芒,那怕只是救一只南瓜!虽然她人死了,可她的精神,和在人生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永远成为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读《草》有感 篇3

书,犹如一把知识的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书,犹如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尽情畅游;书,犹如一位渊博的老师,教会我们未解的'难题。

最近,我学习了《草原》一文,使我受益匪浅。文中主要讲了:作者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看见了小丘、小鸟、羊群、骏马和大牛。他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初入草原,无边无际。他们走啊走啊,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突然,在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背上的男女老少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原来,这是那里的主人来欢迎远客。主人见到我们,立刻在车旁和车前为他们引路。寂静的草原上热闹起来!

他们进了蒙古包,盘腿坐下。喝着奶茶,吃着奶豆腐,每个人都很有礼貌,也很热情。不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一大盘手抓羊肉。干部们向他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他们敬酒。他们回敬,主人又举杯,他们又回敬。就在这时,鄂温克的姑娘们戴着高帽子,为客人们唱民歌。同行的歌手也连忙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任何的话都更感人,尽管听不懂什么,但他们都会露出内心的笑容。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了摔跤、套马,姑娘们为客人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西落了,但谁都不肯走……

读了这篇课文后,使我深深懂得:内蒙古的景色多么美丽,人们是多么地善良,又那么亲热。这让我想到了文中的名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读《草》有感 篇4

在我们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叫《小草和大树》的课文,它主要讲了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成功的事例。

合上课本,一股对三姐妹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们不就要具备这样的品质吗?人生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的,总会有崎岖和坎坷。遇到它们不能怨天尤人,垂头丧气,更不能悲观退缩,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乐观积极向上,与困难一决高低,并且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力,要经受得住风雨的磨练,这样才能绽放出成功之花。

在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精神。上次,我到燕山公园爬燕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山路陡峭,上面布满了碎石。到了半山腰,我精疲力竭,望着高高在上的`山顶,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但转念又想:“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道这点小小的困难就把我扳倒?于是,我便再次大步流星向山顶进发。最后,在我不懈努力下,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登上了山顶,那无限的自豪便涌上心头,是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人生最后的赢家!

读到这儿,你也许会问了:“难道成功只需要坚持不懈就行了吗?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都在不懈的努力着,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不错,成功还要另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方法和道路,正如课文中所相同,三姐妹经过权衡和反思,选择了向小说领域驰骋神思妙笔,从而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