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背景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为参加者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为了进一步消除天马晨练区队员们之间的陌生感,达到更为亲密的关系;以及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工作效率。十分必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二、活动目的
1、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舒适区”好似自身“温度计”。这个游戏通过让不同人的身体部位进行接触的方式,打破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了彼此间的亲密度。
2、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团队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在游戏中,有一些敏感的`部位进行接触时,你可以听见到人们的尖叫声和笑声,人们在游戏中,也将自身的“舒适区”完全打破。
三、活动宗旨
增进队员间的感情
四、活动主题
“打开心扉,畅游爱的海洋”
五、活动内容
“奇妙口香”游戏
参加人数:全体
时间:1分钟
游戏规则:
1、先计算一下人数,如果是双数,则先请一个人做发令员:如果是单数,则培训师先做发令员。
2、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请所有人一起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开始发令,比如“口香糖,粘肩膀。”则所有人必须迅速找到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肯定剩下一个人,剩下的这个则自动变成发令员,原来的发令员则回到人群中。然后,大家继续问“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继续发令。
3、最后请所有做过发令员的人(第一个发令员除外),一起上台演节目。
注意事项:
1、通常像粘鼻子、粘脑门、粘屁股等指令可以极大地活跃气氛,长可以听见人们的笑声和尖叫声,打破舒适区的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必须注意的是,培训师在开始的时候要声明:像沾嘴唇、粘胸部等指令是被禁止的。
相关讨论:
1、在工作中,有哪些情况下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
2、为什么人们在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
3、我们的“舒适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舒适区”?
4、做完游戏,全体成员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六、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队员们之间亲密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后面的相关讨论,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舒适区”。它是怎么产生的。应该怎么克服、拓展我们的“舒适区”。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 篇2
一、团体名称
相逢是首歌
二、选题理由
大学新生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给他们带来了各种困扰,特别是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困扰,使之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是当务之急。
三、团体性质类型
封闭式、发展性团体
四、团体对象
文法学院大一新生
五、团体规模
以班级为单位
六、团体活动次数及时间
从开始上课的第一个星期开始,一周一次,为期四周,具体时间待定。
七、团体活动地点
文法学院社会工作团体实训室
八、理论依据
1、根据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个体能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具有成长的冲动,只要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并最终达成心理健康。因此,本团体充分借鉴这一观点,相信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条件,积极引发成员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有效适应。
2、交互理论。阿伦森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对他人起支持作用,除非从他人那里感受到了尊重、接纳和支持。
九、团体目标
1、消除新生陌生感、孤独感
2、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3、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机体凝聚力
4、帮助成员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体验,促进成员有效适应新环境。
十、领导者介绍
工作员:赵莹,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过《小组社会工作》等课程,为人乐观、活泼,开朗,热情,沟通和协作能力强。
助手:秦昕,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人友善,亲和力强,思维灵活,有过团体培训经验。
观察员:宋卉,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人开朗,性情随和,思维敏捷,做事认真负责。
十一、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小组成员的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项目三:工作员自我总结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主题:
心理健康周---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二、活动宗旨
1、为宣传我校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明的'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导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xx年月22日--月26日
四、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
2、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横幅、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络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班级主题班会进行正能量宣传。
五、活动安排
1、周一国旗下讲话:《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讲话人:
2、周一班级主题班会:《珍爱自己》责任人:班主任
校园广播:《2心理专题内容》责任班级:82班
3、“2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展责任人:政教处
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责任人:
(集中咨询时间:月22日--月26日的大间)
4、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策划 篇4
一、活动主题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二、活动背景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大学生处在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期,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正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大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调适其人际交往偏差和心理问题,优化其人际关系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
三、活动目的
大学新生刚步入大学,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希望实现自我、渴望友谊和交流,但自我认识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特设计此次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达到班级成员关系更加融洽,增进自我认识,增进成员间相互认识,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形成坚实的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本团体根据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认知、讨论、自我探索、团体合作等策略,设计1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由医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带领开展活动。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XX年11月23号
2、活动地点—医学院足球场
五、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医学院心理咨询室
第二临床医学院心理发展部
六、参与对象
第二临床医学院XX级心理委员
七、活动流程策划
1、青蛙跳水。
在场人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一只青蛙]下一个人[一张嘴]第二个人[两只眼睛]第三个人[两只眼睛]第四个人[四条腿]第五个人[扑通一声跳下水],接下来两只青蛙,以此循环,说错的人首先给大家做自我介绍,然后接受惩罚,接下来由说错的人继续开始任意说青蛙数开始循环。整个过程大家都要跳着完成。
2、虎克船长。
众人围坐,约10多人;主持人说自己是虎克船长,也可以指别人;被指为虎克之人,不做任何其他动作,直接指认别人为船长或虎克;被成为船长之人,右手搭于眉上,呈远翘状,船长左右二人分别划桨,左边人左手划,右边人右手划,并说"嘿咻,嘿咻!”;若无差错,船长再指一人为虎克或船长,游戏继续;若出差错,游戏暂停,出错者回答或表演其他人出的难题。
3、爱的抱抱。
男生代表一元,女生代表五角,大家一起围成圈走,然后主持人说出一个钱数,然后让那些转圈的人自己组团抱在一人,组成的钱数必须是裁判说出的数字,最后淘汰掉没有抱在一起的人。
4、传纸杯。
18个人分为两组,男女混合搭配,比赛时第一名的队员将纸杯内的水倒在第二名队员的纸杯中,依次传递下去,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水缸内,时间规定为3分钟。3分钟之后看哪一队缸内的水最多,整个过程只能用嘴巴完成,输了的组接受惩罚。
5、盲人和哑人。
分为两组,一队蒙上眼睛,由另外一队搀扶着过一道道的关卡,然而搀扶的这个人不能讲任何话语,在过完所有关卡后,由“盲人”自己去找寻带他过重重关卡的那个“哑人”。
6、心有千千结。
现场所有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伸手牵自己先前拉的“左手”和“右手”,从而形成许多结,不能松手,但可以钻、可以绕,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恢复到起始的状态。
所有游戏结束以后大家可以相互分享一下刚刚做游戏的体会,以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八、应急预案
1、因为活动在室外,所以要考虑天气,如果有雨可以考虑推迟活动,并及时通知所有参与人员。
2、室外活动应考虑安全隐患,活动过程谨慎小心,尽量避免出现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