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当我踏上回家的路的那一霎那,我便知道,7天的学前教育结束了。我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却又像失去了什么。回想起7天里那一幅幅熟悉的场景,我突然觉得7天里我所拥有的在一瞬间都不属于我了。
7天里,我学到了好多好多,我也懂得了好多好多。我做到了很多我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尝到了苦,我尝到了累。我体会到军人的严谨,也体会到爸妈的艰辛。在7天之前,我还洗不干净衣服;7天后,我把衣服洗得雪白。7天前,我白白嫩嫩地在家里玩耍,7天后,我晒得黑黑的像个军人一样挺拔地站着。
这几天里,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是那么幸福。还记得我们刚去到德育基地的场景,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欢天喜地的走来。迎接我们的,是烈日炎炎。我们哪里受过这等苦?不少人挺不住烈日而晕倒。第一天晚上不少人就开始想家,想家里爸妈给我们温暖的被窝,想家里爸妈用汗水换来的空调、电视、大床。我望着窗外的星星,开始幻想回家的时刻。当我们快要熬到回家的时候,黄教练给我们上了一堂我到至今都印象深刻的课。这堂课的名字叫感恩。我们回忆起爸爸妈妈为我们的'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为我们付出,而我们却不停地抱怨着,我们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们或许是第一次心疼爸爸妈妈,第一次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当我们在教师里舒舒服服地上课时,他们还在烈日下不断的工作。为的,就是能让我们的生活好一点。再回想一下我们这几天在这里训练,我们吃的苦,怎能和他们比呢?当我见到我爸的那一刻,我紧紧地抱住了他,恨不得永远不松开。因为我爱他,我想他,我心疼他。爸爸脸颊早已晒得黝黑,可我却没有仔细地看过。爸爸的黑发已经稀疏了,这都是为了我。我却还是一遍一遍地要爸爸给我买这个买那个,我好后悔我的不懂事。离开的时候,我看了一眼教官。教官这几天陪着我们在烈日下训练,晚上还要起来查房。教官比我们还辛苦他们天天想着我们能踏好步,能做到最好。我们一定要走,但我舍不得陪了我们七天的教官,他们不比我们大多少,他们吃的苦,却比我们多得多。
7天里,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我进步了,我改变了,我懂事了,我学会了,我长大了,我知道我的未来要靠我自己去改变。这次学前教育,虽然很累很苦,但也值得。他让我们体会到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我相信,以后在一中实验学校里,我可以当一个好学生。我可以把最好的成绩用来回报父母,我一定可以的!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近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XX队启动“一书一片”学习教育活动(即学习《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观看《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片)。充分运用“一书一片”在全队范围内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要用心学习。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多学习、多思考,真正将学习作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是要做到学以致用。领会好上级精神,并用学习成果指导推动工作,提升公司廉政建设水平。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努力做到克己奉公、防微杜渐,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五是要弘扬求真务实风气。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敢于抵制不正之风。
六是要常怀律己之心,牢牢守住思想道德底线,在思想上做到警钟长鸣。
XX队以“一书一片”学习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配齐学习资料。做到队领导人手一本《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同时集中组织全队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二是紧抓学习机遇,开展学习交流。将“一书一片”纳入党组中心组、重要岗位人员廉洁从政学习和教育活动范围,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学习,同时把学习教育纳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廉洁从政,服务人民。三是切实注重实效,做好当前工作。以党支部为单位,通过学习讨论、座谈交流等方式,把教育活动与XX调查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活动成效,提升思想觉悟与执行力。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近期我再次拿起《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学习了这本书,书中编写了好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提到陶行知先生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就想起了几句名句,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油然而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是陶行知先生奉献精神的写照。还有“身教重于言教”,他强调了教育的示范性,模范引领作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强调了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重要而有影响的教育思潮之一。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其基本含义:第一,教育与人类的生活是相伴而生的;第二,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与教育之间不是割裂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生活中富有教育的素材,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育要与人类的生活相适应,与学习者的生活相联系。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具有终身性,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也就是说我们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第四,教育具有全面性。人类的生活的全面性决定着教育的全面性。生活是一个整体,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了。两者是相关联的,是一个学理。”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打破二者的隔绝。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做不是单纯蛮干,而是包含复杂的思想活动;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系统关系中思考问题。
陶行知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有诸多的见解。他提倡因材施教,倡行启发式、发对注入式;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自我教育能力;倡导手脑并用的方法,他认为探讨知识之路有五路,即活动、观察、看书、谈论、思考;推荐小先生制,孩子教孩子,孩子教成人,这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它和新课程理念是相吻合的。在以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以先生为楷模,并吸纳其它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最大可能性的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随后,我便在网上查看了一些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研读》的资料,有ppt演讲稿、课程学习提纲、简答式的习题考核、还有些区县把它作为自己的培训教材,灵感顿然而生,自己能否借鉴一下别人的做法,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理论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我区化学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导读》的再认识,也必将推动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逆反的的行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
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
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
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