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1
我读了《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
首先,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等于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留下痕迹。我自己曾经发过誓:给孩子18年最美好的光阴,18年以后,不管她将来是一只金光灿烂的凤凰,还是一只啁啾的麻雀,最重要的是能健康的飞行。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作的,让她每天都在开心快乐中成长,就象她的名字一样。我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说教和感情上我更侧重感情,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已经给孩子足够的教育,回到家里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氛围,更多的感情交流,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家长更应该是孩子的玩伴,让孩子在玩乐中体会到感情的交流、生活的快乐、做人的道理、成长的快乐。
其次,锻炼孩子坚强的性格,从开心小时候开始,每次开心摔倒的时候,我都会让开心自己起来,从来不去扶她或者安慰她,虽然她有时候哭的很伤心,我的心里也很难受,但是我会强忍着让开心自己爬起来,我要让开心从小就学会面对困难,要学会坚强的面对。虽然现在开心不会想到这些,但是我想随着她慢慢的长大,她自己也会慢慢的从中意识到些什么。我觉得现在的父母太关心孩子,让孩子失去了体会失败的乐趣,而多了一份依赖,也让孩子失去了怎样学习面对困难的一种机会。
再次,不能娇生惯养,溺爱孩子。我觉得太溺爱孩子就是害了孩子,这样的例子太多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的孩子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从来不想他们想要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再加上现在的老人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也许老人觉得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孩子没有享受到现在的生活,要在开心这一代上要补偿回来。所以我觉得对待孩子的要求上,要正确对待,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而是要有针对性,对孩子有益的要求尽量满足,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做一些家务,让从小就体会生活、锻炼她适应生活的能力。
然后,我觉的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应该本着孩子的兴趣而让她去学习,现在有些大人认为孩子应该学什么,就让孩子去学什么,却从来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这样孩子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而已,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是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孩子才有长期学下去的动力。当然不是孩子所有的兴趣我们都满足,我想在我们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有选择性的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做父母应该作的。
最后一点,我觉得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接近大自然,让孩子在接近动植物的时候,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同时也让孩子在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也让她拥有博大的胸怀和生活的历练。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2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使我收益匪浅,尤其是孙云晓谈家教和教子学会爱等几篇。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和成才期望也急剧上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为广大家长的迫切愿望。让孩子成龙成风固然重要,但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快乐的性格也同样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这些性格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要让孩子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要让孩子知道感恩,如果没有感恩之心就不会有爱心。其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不像知识和能力那样清晰可见,但是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会让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孩子。
我想这也将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家长,但我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的家长,我愿意和更多成功的家长共同学习,把我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仔仔一岁多的时候就知道抓饭碗了,常常把饭撒的到处都是,弄得一塌糊涂也是必然的。两岁多的时候更是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有时我或者爸爸想插手帮他他反而大哭大闹。在我们大人看来,不想让他做或者帮他,无非是不希望看到孩子受伤,比如说孩子看到大人扫地,他过来凑个热闹,拿着扫把晃悠悠的学大人,我们很担心扫帚把会不小心戳到他的眼睛。或者说他想自己拿着杯子喝水,我们会担心水倒在衣服上,或者说水热会烫到等等。这些因素总让我们不放心!另外一方面,孩子喜欢做事但是常常做不好,比如说他自己穿衣服可能会穿反,自己吃饭可能把饭撒的到处都是等等,每当这个时候,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收拾“残局”,这样一来,父母就会忍不住想,反正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
我们常常因为以上说到的这两个原因,剥夺了孩子动手的乐趣!留言中皮皮的奶奶也是什么都帮孙子代劳,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原因外,我想更多的还是缘于对孙子的宠爱吧。
但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事事代劳,对孩子的成长却是非常不利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的欲望,尤其是到了两岁以后,这个时期他的肢体协调能力等等都在逐渐发展成熟,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很乐意去尝试各种事情,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宝宝独立性的培养特别关键。如果我们懂得放手,并且鼓励他们去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耐心的等待孩子做完每一件小事,并且要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哪怕只是扣好衣服上的一个纽扣这样一件小事。当然也包括允许他搞砸他想做的每一件事情,比如说他想喝水但却把杯子打翻了。这些尝试从眼前来看是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但这些一点一点的尝试累积下来,对宝宝自理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是孩子将来独立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如果这个时期放弃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来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大人。造成孩子自理能力的不足或低下,这对孩子的独立造成很大的障碍。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4
确实如文中所言,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随着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非常之大,网络成瘾、手机游戏、攀比心理,种种不良诱惑摆在了我们广大孩子和家长面前。前段时间我带儿子去医院看病,看病过程中就有两位孩子非常有趣。本来一开始谈的是学习问题,两个人说着说着就讲到了我家有宝马,我家有奔驰,我家里面有多少游戏光盘之类的话题。由此可见,现在的孩子已经并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我们所能岂及的,所以我认为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非常有可读性,其中不少的例子活生生的再现了我们现在家庭教育的困境,也给了我们家长不少启示。
教育孩子不要攀富,不要片面的追求名利,人的一生更多的时候要多为别人考虑,不要以为自己学了多少知识就很了不起,育人先要育德,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笨,但在思想品德教育上有很多家长做出了不好的表率,当然这是极少数的。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博士妈妈也好、顾晓鸣老师的回复也好,大家现在也都是摸石头过河,有许多的问题有待大家共同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