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名著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读后感 篇1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傅雷家书》。
它不仅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甚至是比较刻薄的人,这正是他的身世所决定的傅雷在幼年丧父,童年母亲的严厉家教。在细节上修炼自己的品德,虽然家书中是许多教育儿子的话,但实际傅雷自身都做到了,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养身教胜于言传吧。当然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蕴的儒家文化,又有从头到尾的接受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其实,我们身边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从这里边我想到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来越低,以致于现在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己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告诉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国家,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家庭等一切一切他应该了解的东西。永远不要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那样他会不珍惜童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说人自己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有时候只能顺其自然。你给予了他生命,有责任。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著握著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温室里的花朵是弱不禁风的,大自然中的树木才能经受狂风暴雨。
名著读后感 篇2
这部书分为10个方面,分别是:“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觉悟”。每个方面都有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品性”里我最喜欢的文章是《一条小面包》,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面包大师把城里20个小孩召集来,每人每天都可以拿走一条面包,其中一个小女孩总是拿最小的,日复一日,面包大师十分喜爱她,所以在最小的面包里塞了一些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谦让的心,有如宇宙中的天空,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谦让者因宽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梦想”这方面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位邮递员在送邮件的时候,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他把石头检了起来看了看,十分喜爱,回到家里他把事情告诉了亲人,家人却认为他很傻,不过从这次开始,他就开始收集石子,过了许多年,他用这些石子盖了一座房子,上面还刻了一句话:“我象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就不再是石头,也不再静卧在泥土之中。如果让生命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拥有愿望,我们的人生将会绚丽!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愿望―――没有愿望就没有奇迹。
“真爱”这个方面我喜欢《价值连城的10美元》,它告诉我: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我们有能力,就应该用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心,不过,永远不要期望意外的回报,如果有了这样的欲望,我们献出的就不是爱心,而是贪婪―――上帝不会奖励贪婪。
“成功”这个方面,我喜欢《终生成就奖》,这篇文章告诉我:快乐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需求,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它,并且有义务在生活的每时每科每处创造它、传播它。有什么比一个全心全意为了获得快乐和传播快乐而工作的人更伟大、更应该受到尊敬?你觉得快乐,你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思维”这方面我最喜欢的文章是《一只狗被称作猫》,“心理”这部分偶最喜欢的文章是《当你微笑的时候》,“智慧”部分里我最喜欢的文章是《一匹马的命运》,“创意”部分里我最喜欢的文章是《今天只有一名顾客》,“勇气”部分里我最喜欢文章是《天堂的位置》。
这本书的每篇文章都告诉大家一个深刻道理,我向大家诚恳的推荐这本书。
名著读后感 篇3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透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我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资料。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务必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但是的话,一个细小但是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我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我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我的知识,提高自我的素养,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我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名著读后感 篇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最大的特点便是其豪情文采和一等一的枭雄本色,他是我在《三国》里最看好的人物之一,最终虽然未能封王称帝,但依然是一大传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说得够霸气,和谐社会中肯定得持否定态度,但在乱世中敢说这句话的,必定是一铁面人物,锋芒毕露,豪气四溢,即便不能流芳百世,千年来也没有几个能够掩其光芒的,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白脸,无疑是遭到罗贯中唾弃的,在这样一个主观态度下曹操依然被称为乱世枭雄,而没有被视为魏忠贤那档子人物,尤见其雄才令人折服,官渡一战打得响当当,实打实是以弱胜强,虽然戏份不多,铺垫也远没有赤壁那么惊心动魄,但只此一战便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毫无疑义,要打败袁绍这种大BOSS是无比艰辛的,看起来曹操比刘备早取得先机,但显然这种机会是没有那么容易掌握的,董卓显赫时曹操完全可以依附,略展才华便可以取得不低于吕布的地位,然而他却果断地亮刀,果断地逃亡,果断地借机拉拢人心,如此动作,刘备是显然没有那个胆魄和实力的。
说到刘备,罗贯中似乎是想要把他和刘邦相比,不过依我之见,按照罗贯中的写法,刘备成了三国第一大庸才,身边有一大堆牛气烘烘的人物,到头来却只能取得不到刘邦三分之一的分数,他也就“摔儿子”和“托付儿子”两件事上耍了点小聪明,白瞎了这帮才华横溢的小弟们,到头来仔细想想刘备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唯一一次自作主张却被火烧八百里连营,唯一称得上蜀主的似乎就是那个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皇室血脉。
“生子当如孙仲谋”被曹操赞不绝口,孙权评价远比孙策要高,不过我结其了解比较少,江东一带的人大多城府较优深,再加上诸葛亮与周瑜两大军师的`交锋占了大量戏份,作为老大的孙权并没有那么出彩了,赤壁之战的疑点太多,为了妖化诸葛亮,百分之六十的段子都是假的,一把火把号称百万雄师的数十万人给烧光了,显然不科学,刘备那帮子人羽翼未丰,没那么大能耐,孙权和周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可能没那么简单,不过普遍还是认为水土不服占了主要原因,但总的说来,孙权的不凡还是公认的。
《三国》的人物值得挖掘的还有很多,每一位角色都是一份精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