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1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筹划工作
为切实组织开展好我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结合我市实际,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市科协分别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科协和市级各学(协)会下发了《关于举办六盘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并制定了《六盘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科协和市级各学(协)会,按照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填报了《六盘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登记表》。8月23日,召开了六盘水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暨“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和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安排部署会,对“六盘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启动仪式”和“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进行了布置。同时,通过与钟山区科协协商,确定将主会场设在黄土坡办事处松坪北路社区,并专门到社区就组织开展主会场活动进行具体的商议和安排。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9月18日,组织市全民科学素质各成员单位、市级各学(协)会及钟山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松坪北路社区共41家单位近40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在钟山区松坪北路社区举办六盘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启动仪式,拉开了我市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活动的序幕。市政府副市长、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范三川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市人大会副主任龙秋芳、市政协副主席滕树红及钟山区党委、政府、政协的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并巡视活动现场,对活动开展进行指导。参加活动的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本次活动主题,通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科技咨询服务、义诊义疗、科普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演示等形式,向广大公众展示了一场科学、文明、健康的科普盛宴,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活动共悬挂标语50幅,展示挂图178幅,展板103块,发放宣传资料62600份,放映影像11场次,咨询服务1460人次,义诊义疗85人次,受众达五千余人。
9月14日、27日,分别在六盘水市十八中、钟山区第七小学开展了20xx年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共展出大篷车车载科普展品30余件,科普展板10余块,受益学生达5千余人。在展出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操作实践,感受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了解到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激发了科学兴趣,增强了科学意识,为其日后的求学之路奠定了科学基础。展出之余,市科协副主席阳晓军与各学校负责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领导、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如何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进行指导。
9月9日、13日、15日,邀请市气象学会专家张润琼、市人民医院专家莫国毅和市疾控中心专家周红分别到市民族中学、钟山区黄土坡办事处二屯社区和松坪北路社区作气象科普知识和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共有500多名中学生和120多位中老年朋友听取了讲座。三位专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了世界气候、中国气候、贵州气候、六盘水气候等气象科普知识和脑卒中防治、高血压、狂犬病防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健康科普知识,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科协和市级各学(协)会围绕活动主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类重点活动32项,为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活动效果
本次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主题,配合我市“三个建设年”、“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活动的开展。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坚持科学发展、保护生态资源的重大意义,普及了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了我市“三个建设年”活动的开展。通过深入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重点开展“四加一”活动,即实施校园学习行动计划、农村学习行动计划、城镇(企业、社区)学习行动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学习行动计划,组织参加全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大赛。使更多的公众知晓“贵州数字图书馆”,走进“贵州数字图书馆”,享受“贵州数字图书馆”,运用“贵州数字图书馆”。通过“贵州数字图书馆”网络学习,提高公众自身科学素质,促进我市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建设。通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进一步整合社区科普资源,完善社区科普设施功能,加强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和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科普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各县区科协、各市级学(协)会及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注重活动实效,推进科普工作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真正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凉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来到二师铁门关市。5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利用5天时间深入师市5所学校,为近2000名青少年及科技辅导员作科普专题报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晓亮、兵团科协副主席王红德、师总农艺师祁建荣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由中国科协、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兵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师科协、师教育局承办的“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向师市未成年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激发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满足未成年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欲望,激励未成年人为国家振兴、人类进步、攀登科学新高峰而奋斗的精神。活动采取“大手拉小手”的形式,让科学家伸出“大手”,拉起青少年的“小手”,唤起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殿堂。活动邀请到5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在师市5所中小学校开展巡回科普报告会,内容涉及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与生活、青少年健康等。
10月18日上午是空军大校焦国力的讲座——《我国战斗机的秘密》 。焦国力大校在这次报告中讲了我军现役的各式飞机,并且还有训练的珍贵视频及各飞机的照片,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目睹了我军战机的风采,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今后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下午是杨
晶教授演讲的《走进大漠深处》 。她演讲的内容有四部分,分别是:神奇的沙漠、沙漠献给人类的礼物、狂野的沙漠、沙漠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这四部分的演讲使我了解了沙漠的基本知识,她通过讲解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揭开了沙漠的神秘面纱。
10月19日上午是由原武装部队装备研究所工程师陈晓东带来的《机器人上战场》 。分别讲了机器人的起源、军用机器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讲到:“给我一班的高中生和四个军用机器人,我可以搞掉一个连,甚至一个团。”下午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汝荣教授讲述关于科学考察的相关知识。他也讲述了自己的每一次的科学实地考察经历,是我深深的了解了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和快乐。
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3
11月25日那天,一场科普活动走进了我们校园,来到了们的身边。
等我们到达体育馆时,整个体育馆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安静地等待着。
活动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是“水与火的碰撞”。首先表演的是黄老师。他先端来一盆清水,到入一点不知名的液体,撸起袖子,把手伸了进去,洗了洗,接着把手拿出来,捞了一点泡沫放在手心,甩干手上的水。然后拿出喷火枪,对着手掌心部位点火,刹那间,奇迹发生了!一团火焰从手中窜了出来。全场发出震耳欲聋的惊叹声。"哇”!我内心惊讶极了,怎么手上会着火呢?为什么他手上明明是湿的还会着火呢?难到手不会被灼伤吗?正当我疑惑不解时。接着老师又问:“有哪两位小朋友想上台试一试?”话音刚落,几乎全场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双手,直喊着:“选我,选我,快选我!”整个体育馆都沸腾起来了。我踮起脚尖,小手高举,期待着被老师选中。看见两个小朋友被选中了,遗憾的放下了手,心想,手要是再举高点儿,有可能就会被选中。只见那两位小朋友像模像样的跟着黄老师做实验,结果手上也窜出了火焰。但是他们都安然无恙。正当我百思不得奇解时,老师告诉我们:这盆水里加了酒精,水就会变成一层保护膜,所以在燃烧时只感觉热却不烫。
第二个实验是纸的消化作用。这次是小丸子老师和朱朱老师一起配合完成的表演。小丸子老师问大家:“如果我点燃这张纸,会留下什么?”大家纷纷猜测。过了一会儿,朱朱老师为了让大家知到答案,站在椅子上,,点燃手中的纸,不一会儿就烧光了。没留下一点儿灰尽,太不可思议了。老师告诉我们,这张纸被喷过消化剂,所以燃烧后不留任何痕迹。我想:如果把这种技术用到焚烧垃圾上的话,就不会污染环境了。
这次的科技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引导我们走进了科学殿堂,让我们对科学充满了无穷的兴趣。
2022最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4
烈日当头,万里无云,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学校组织我们到南屏镇整碗村一队开展科普活动。
这次我们要了解普洱的两个宝贝,话说这两个“宝贝”是什么呢?是宝石、黄金还是银子?都不是,它们是茶和石斛,对于我们来说,它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宝贝比什么金子、银子重要多了。
活动开始了!我们先是参观了南草根庄园,然后就到山上的石斛种植园去参观,它在一座叫石头山的山顶,到那里有二公里多的路程,我们徒步行走,那感觉真叫人难受,但还好路上有解说员为我们讲解乡间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终于,我们来到一片茶地前,解说员给我们讲起这片茶地的来源:它是由附近的老百姓种的。不只这里,整座山都是,老百姓种了50年!我看着满山的绿色,心旷神怡,仿佛一阵风,吹进我的心,把燥热和劳累一下子全吹散了。
我兴奋地向前继续走着,可没过多久,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下子变成了窄小不平的山路。我又开始变得劳累,太阳火辣辣地烤着我的脸,我还是坚持着,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到了。
这些大黑蓬里是什么呢?进去一看,原来是一排排的石斛。这里全是同一品种的石斛,每一株都黄黄的,像木锤一样,两头尖,中间鼓,因此它叫鼓槌石斛。它们就像玉石一样,在阳光照耀下,还有点半透明,有的长、有的短,参差不齐。石斛顶部逐渐往上长着绿叶,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墨绿的丝带,在叶的间隔中,还有一个个“槌眼”,从解说员那里知道:这“槌眼”就是石斛花要长出的地方,她还说,我们错过了花开的季节,来得不是时候,如果在花季,这里就会全是花海,金黄金黄的,可美了!
我闭上眼,仿佛闻到的花的香甜,一串串美丽的石斛花开放在叶间。解说员还和我们说:石斛有极高营养价值,花可用来泡茶,茎可用来煲汤。
在了解了石斛之后,我们在休息地品尝了水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我们普洱的“二宝”,收获颇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