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我是猫读后感

2025/05/08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我是猫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猫读后感 篇1

冷漠是人的本性,不愿意故意隐藏这种本性的人,是真正的诚实汉。——猫。

没错,这么富于哲理性的话是出自一只猫之口,它就是著名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的主人公。对于《我是猫》这部经典的小说作品,我是印象深刻的。夏目漱石先生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手法,以一只猫的视角来述说这个故事,来观察这个社会。

在我看来,这只主人公猫,就是作者的化身,以自己的感受,接触,来理解这个矛盾的社会,来讽刺各种现象。不得不说,夏目漱石的手法很吸引人,这在小说史上也是鲜见的。小说并没有复杂,高潮迭起的故事,有的只是猫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

说实在,小说中很多的故事情节我都是不太理解的。比如说猫主人跟朋友的寒暄,这在小说中是最频繁出现的画面,也是我觉得最为无聊的情节。作品是19世纪初,以当时的日本社会为背景创作的。时代和空间的隔阂阻碍了我对故事的理解,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继续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在我看来,夏目漱石先生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更值得我去学习。

我是猫读后感 篇2

经友人推荐,我看了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读完后,掩卷长思,感悟甚多。(.)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只被拟人化的猫儿,无名。在经历一场生死劫难后,它来到中学教师苦沙弥家。苦沙弥为人懒散、固执。一从学校回来就躲在书屋睡大觉,苦沙弥的兴趣广泛,却一事无成,他常和一些朋友如“理学士”、“寒月”、“美学家”、“迷亭”等一起谈古论今,吟诗弄文,卖弄风骚,而这一切,全被猫儿看在眼里,不时加以嘲讽,因为金田女儿的婚事,苦沙弥遭受无端辱骂,老同学铃木也上门警告,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还到他家门前肆意少闹,但猫知道一切都是金田夫妇搞的鬼。猫经历了这么多人与事,感到很苦闷,想喝点酒散散心,不料喝了半杯啤酒后,晕晕乎乎中不慎掉到了水缸中,淹死了。

此书构思独特,以“猫眼看人”的角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小资分子,鞭辟入里的剖析与辛辣,入木三分的讥刺,十分巧妙,不由令人拍案叫绝、大快人心,故事十分有趣,既有猫的特征,又有人类的情感、观察力与思考的能力。它可以自由自在的进出,无拘无束地思考,随心所欲地调侃,把人引入一个奇特的天地,享受到一种奇妙的阅读情感。

我是猫读后感 篇3

作者长篇小说书中隐含着,夏目漱石自身的种种痛苦与积郁。作为叙述者的猫,所有的故事都要从背后结合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

以无名无姓的猫讲述自己主人及周遭的朋友,较有讽刺幽默的意味,讽刺死板的教师主人迂腐顽固不化,讽刺企业家金田世故圆滑、贪得无厌,讽刺美学家迷亭满口胡言,讽刺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世态炎凉;每个角色都被刻画的那么细致。

叙述的不仅仅只有讽刺,它对种种世相吐露绝妙评语,甚至对自己的主人也毫不客气极尽调侃,又可谓是世间少见的刻薄之猫,因为被知识分子收养,它也成了猫中的知识分子,说这只猫博览群书一点也不过分,学者猫先后引用过莎士比亚、尼采、雨果、帕拉图、巴尔扎克等中外人士名言。

起初看并未深入感受,但看完却有不舍、意犹未尽的感触。

书摘:尝遍人生甘心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我怀疑人类是自己说的那样深情,那样富于同情的动物,更多还是生成了是个人,流几滴眼泪或是装装同情,不过是一种义务,为了交际才不得不做做样子罢了。

没有人比承认自己愚蠢更高尚的了,在自知之明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要低下头。

我是猫读后感 篇4

最后出场的是驰名遐迩的猫中美女花子小姐——一只漂亮的戴铃铛的母猫。花子小姐看似“咱家”爱慕的对象,但是冷峻的“咱家”也没忘记讽刺一把。花子自称主人是“是天璋院女道士的秘书官的妹妹出嫁后的婆婆的外甥的女儿……”。八辈子打不着的哪竿子亲戚,却是花子崇拜的对象;何况这么有身份的妇人在花子死后,也没品地附和着女仆八卦了一下“咱家”,因为“咱家”有个不得体的主人,所以“咱家”成了一只“脏里脏气的公猫”。真是世俗的逻辑!

这些猫都是“咱家”的同类,所以“咱家”就算要讽刺一把也显得有分寸些。可是一旦涉及到人类时,“咱家”——作者的代言“猫”,就变得非常地不客气起来。那么,一起来看“咱家”眼里的.人的群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