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2025/05/09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篇1

人生在历练中成长,经历一次胜过千万次的彷徨。在这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知识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如果你整日守在闭塞的环境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你也许会满足于自己的所学,而并不知道当你跳出这狭小的圈子时,自己所掌握得都很苍白无力。初看整套工艺,原理似乎很简单,而真正面对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这给我的教训是学知识一定要融会贯通,达到知识体系系统化。同时要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每次都会有陌生感,观察不够仔细,容易浮于表面。比如说,自己想象中污泥管的管径应该是很大的,实际看到了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到做什么事都要以实践为基础,切勿凭空乱造;我感到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这是对于一个环保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

污水处理厂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值得研究,不管是从运行,还是从管理,很多事情预想中的结果总和现实有偏差,这就提醒了我们工程设计者,考虑问题要全面、处理问题要细心。在工作中,方法的正确和便利非常重要,但却不能忽略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在实习期间,临安伍特环境工程公司各种管理体制、流程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上下层关系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这种系统可以说是我们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缩影的充分体现,在公司的实习让我体验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以及社会交际的重要性。按照计划的安排,我和同学一起设计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共同探讨,不仅培养了我们谨慎、耐心的.工作作风,还培养了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互相支持与鼓励,一起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实习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这种精神的培养不仅给我的职业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让我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给了我学习很多在校园、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的机会,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感谢这次实习,感谢指导这次实习的教师,感谢为我们争取了这次实习机会的领导,同时也很感谢在实习期间,特别是给予我支持与鼓舞的的同学们!这次实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篇2

为期一周的监测实习在我们按时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情况下,圆满结束了。回想一周的监测,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啊,这期间有迷茫,有汗水,有激情,有无奈,有辛苦,但更多的是笑容,是收获,是财富。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虽然不能完全掌握监测所有的内容,但是我们对于一些基本的技能以及注意事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监测是分工进行的,但是小组的每个人都对水质以及大气的监测都有了相当的深刻的了解,在一周时间内,大家都轮流进行了水样采集,水样监测,大气采样,大气监测等工作,可以说分工合作并不代表大家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部分,而是全面的了解了小组每个成员负责的部分,因为那些都将成为自己以后要进行的工作。

(一)仪器的清洗以及药品的配制

在这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之前大家的思维里似乎都没有标准溶液配制的原则以及方法,以为只是按照要求的浓度,算出质量就直接在天平上称重,溶解之后就可以用了,就是标准溶液了,其实不然,标准溶液是需要标定的。有的标准溶液,例如氧化锌,氯化钠都是需要经过高温灼烧之后恒重才能使用的,还有重铬酸钾,碳酸钠,磷酸二氢钾等等都是需要在105度下烘干之后才能用作标准溶液来做试验的,这些标准溶液不需要标定,只需要按以上的步骤恒重之后,才可以溶解配制了。然后用这些标准溶液进行其他标准溶液的标定。例如用氧化锌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溶液,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等等。

顺便提一下EDTA标准溶液,也就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它是一种钠盐而不是所谓的乙二胺四乙酸,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是蓝色的,通过它的颜色变化来标定总硬度。

还有缓冲溶液的配制。之前对于这些基本上没什么了解,经过查书才发现了它的配制方法。例如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的配制,原来是用氯化铵和氨水经过一定的体积比配制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很重要,之后有用到缓冲溶液的地方,由于我们第一次配的不准,造成了滴定实验现象不明显,滴定终点不明确,造成数据的严重失真。

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为以后大气的监测打好基础,之后的大气监测都要用到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当然,经过老师讲解,发现分光光度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操作也很容易熟练。

(二)水样的采集

采集水样,需要在现场固定溶解氧,并进行温度的测量。每天带回一桶水样。其实水样的采集也很简单,主要是使用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进行溶解氧的固定。其实PH和电导率也应该在现场测定,但是由于有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所以就将水样带回来再进行测定。

(三)水样监测

首先进行的是PH和电导率的测定,直接将水样拿到PH和电导率的测定仪上,直接读数就行了。

具体的水样监测,包括总硬,总碱,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氯化物,总磷,硫酸盐,SS等的监测。其中总硬,总碱,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氯化物都是滴定实验,基本上原理是一样的',了解了一种的方法就了解了全部的滴定方法。总磷的测定要用到分光光度计,至于SS则是用重量法,而硫酸盐的测定则是这里面最耗时一项实验,工序很复杂,时间很长,第一次做的时候,由于我错误的估计了形式,导致时间没有掌握好。

总的来说,水样监测其实原理并不是很难,只是我们最初都不了解,并且对于细节的关注不够,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一星期的熟悉,以及操作次数的累计,操作经验的积累,我们已经对于水样的监测得心应手了。我发现,只有亲身操作过,才能了解到监测的真谛,光凭书本上的东西,永远不够。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都应用到了平时书本上学习到的注意事项,让我们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更融会贯通了。

(四)空气采样

空气采样的步骤比较简单。主要是先选好采样点,然后选好采样时间,在选好的采样点上架起仪器,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数就行了。包括TSP采样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采样器以及噪声的测量。

(五)空气测定

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TSP的测定。前两个都需要按照配制方法,将收集的吸收液配成溶液之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就行了,至于TSP则需要用重量法称量,当然称量之前需要恒重。

总的来说,这次监测实习,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团队意识,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课本上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也拓展了思维,懂得了一切都可以自己动手完成,而不是什么药品没有了都去向老师要,什么仪器不会用都去找老师问,什么原理不会了都去找老师讲解,而是自己先动脑想一想,实在解决不了了再去请教老师。

为期一周的监测实习,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保持一种踏实的心态,而不是看什么东西都只看表面,以为自己明白了,其实并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实验的一些原理,只有真正了解了,才能灵活的应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故,或者完善一些实验的测定步骤。

总之,监测实习锻炼了我们,使我们深刻的了解了本专业的应用现状,对本专业的前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篇3

实习时间:20xx年6月12日

20xx年6月13日

实习地点:学校人工湿地,学校中水处理回用基地

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厂,南昌市鹏鹞污水处理厂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人:

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环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解决环境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名学员,不但要在理论上更要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各种环境处理手段和方法。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开展了此次实习活动。不但对我国环境工程的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更为后续专业的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实习报告按照实习地点的先后顺序撰写:

一、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人 工 湿 地

实习地简介:华东交大人工湿地是我校水环境专业实验基地之一,不但为学生展示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也为学校处理一部分生活污水,一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 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1.人工湿地的特点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2.人工湿地的分类:

(1)表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① 表流式人工湿地;

② 潜流式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③ 垂直流人工湿地;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3.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

水中主要污染物有三类。第一类为悬浮物;第二类为有机污染物:COD、BOD;第三类为无机营养盐:氮、磷。

SS的去除主要靠物理沉淀、过滤作用,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吸附和代谢作用,代谢产物均为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水中残余的BOD浓度很低。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与BOD基本相同。

N、P去除人工湿地主要利用生物脱氮及植物吸收方法。 物理沉淀可沉淀固体在湿地中重力沉降去除,过滤通过颗粒间相互引力作用及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使可沉降及可絮凝固体被阻截而去除。生物化学微生物代谢利用悬浮的底泥的和寄生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悬浮物、胶体、可溶性固体分解成无机物;通过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部分微量元素被微生物、植物利用氧化并经阻截或结合而被去除。

细菌和病毒处于不适宜环境中会引起自然衰败及死亡,植物植物代谢利用植物对有机物的吸收而去除,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肠杆菌和病原体有灭活作用,植物吸收相当数量的氮和磷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多年生沼泽生植物,每年收割一次,可将氮、磷吸收、合成后分移出人工湿地系统。

二、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中 水 处 理 回 用 中 心

实习地简介:该中水回用基地位于孔目胡畔,手机并处理学校生活污水,将污水处理为中水后排入校内月亮湖,作为景观用水。该基地占地不大,但作用却非常明显,每年为学校节约大量排污费与景观用水费,是环境工程技术的典型应用。

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

蓄水池 调节池 中水回用 MER 月亮湖水 膜生物反应器:这里的核心处理设备是两套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固体物。因此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10,000mg/L,污泥龄(SRT)可延长30天以上,于如此高浓度系统可降低生物反应池体积,而难降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 篇4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的实习,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众所周知,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安排

1、XX年6月7日 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2、XX年6月8日 林职院校园垃圾调查及处理方案设计

4、XX年6月10日 昆明市官渡区五甲塘湿地公园

5、XX年6月11日 实习小结及实习内容汇总ppt制作

三、实习小组人员安排

组长:##############

组员:##############

四、实习内容

(一) 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

1、实习时间:8:00——14:00

2、实习地点:昆明市官南大道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3、实习内容

6月7日上午我们在学校实训楼前集合然后校车将我们带到了污水处理厂,进入工厂后我们先参观了位于办公楼大厅内的各类数据的展示墙,然后来到大会议室工厂总工程师给我们细致的讲解了该厂的工艺流程和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随后,我们全体同学分为两个组由两个工程带领我们进行了全厂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的向工程师进行提问,工程师也耐心的`向我们进行讲解。

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于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厂位于官南大道,主要负责处理来官渡区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设计值达10万吨/ 天,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执行gb18918-XX-一级b标准,处理后的水排放至盘龙江。此污水处理厂运用的是a2/o工艺。

该厂的出水及进水指标也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有着明确的指标,进水水质:bod=180mg/l ss=250mg/l t-n=45mg/l t-p=5mg/l ,出水水质:bod≤15mg/l ss≤15mg/l t-n ≤8mg/l t-p≤1mg/l。

1、进水泵房

作用:提高污水的高度,是后面的流程从高到低形成一个高度差,从而流畅的运作。

二厂进水泵采用五台潜污泵, 水泵单机流量0. 43 m3/ s ,4 用1 备。plc 系统可以根据水位控制水泵的开停,也可使泵按交替方式运行。其中一台泵的出水管上装有电控阀,可以在控制水位中起到微调作用。如果来水量大于设计流量,水位异常升高时, 将通过溢流道溢出,溢流水位是3.40 m 。

2、格栅

作用:污水处理工程中安装的主要设备是格栅机它用来拦截、清除污水中的漂浮物。

二厂设置:粗格栅井,分为两格,每格宽2m 、长9m 。北侧的前池设有固定格栅,采用链条传动、耙齿在栅条上移动清污的格栅机;南侧前池采用链条传动、连续筛滤式的翻转格栅。该污水厂的粗格栅:粗格栅间距40mm ;细格栅:格栅间距6mm,该厂粗格栅采用的是30分钟启动一次的运行方式。

3、沉砂池

作用:沉沙池通过重力沉淀的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泥等悬浮物。沉淀池中一般装有刮泥车,它以非常慢的速度连续运行。

二厂设置:该污水厂所用的沉砂池是平流式沉砂池,池中的涡流量很大,在上面听到了很大的水流声。

4、厌氧池

来自沉砂池的污水与占进水量5%~10 % 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两组平行的厌氧池, 在每格顶部设一个垂直搅拌器每组池容积4 426. 1 m3 。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约为2.12 h ( q = 10 ×104 m3/ d) 和1.42 h ( q = 15 ×104 m3/ d) 。

厌氧池出水混合液经配水井分别流至四座直径70 m 的圆形硝化和反硝化池。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微生物——好氧菌。污泥浓度间接反映了好氧菌的数量。它够能直观地了解好氧菌的生长情况,也为回流污泥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好氧区有无足够的氧,与硝化反应能否完成至关重要,同时氧还是好氧菌能否正常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

5、同心圆活性污泥法

该部分是污水处理工程中最重要的处理构筑物,为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场所和条件。

在本次参观的a2 /o处理工艺中,把生物处理池划分为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区。由于每个区的工艺条件不同,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使每个区的处理功能不一样,通过这些不同的功能组合,达到除磷脱氮的处理目的。 反硝化区的污水继续进入池外圈的硝化区(或称曝气区) 。硝化区用转刷充氧, 转刷除充氧外,还具有推流和混合作用。控制由硝化区向反硝化区提供回流的混合液,最大回流比是400 % 。

6、沉淀池

规格:由沉淀池配水井分别流至四座沉淀池,每池直径53 m;有效容积4961.4 m3;总高度8.25 m;水力停留时间4.76 h ( q = 10 ×10 4m3/ d) 或3.17 h ( q = 15 ×10 4 m3/d) ,沉淀的表面负荷为0. 47 m3/ (m2 /h)。

7、污泥处理

回流污泥泵房:回流污泥泵房采用半圆环形的布置方案,泵房内径6.9 m, 外径12.5 m, 集泥池面积43 m2剩余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设有6.75 m ×4.5 m ×2.64 m 的污泥池,池内设三台潜污泵,提升的污泥通过地下输泥管道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处理。泵的运转采用定时器控制,每台泵的流量q = 1550 m3/d。

二厂污泥处理的设备只要有:调质池、污泥进料泵、加药系统、加药罐、投药泵带式压滤机、压滤机。经处理后的为你脱水后将污泥外运,外运的污泥将运到昆明城郊的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又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实习让我们把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紧密的相结合,让我们的课堂知识得到了更全面具体的体会。

(二)学校校园垃圾调查及处理方法设计

1、实习时间:6月8日上午9:30——下午4:00

2、实习地点:以···为主的校园垃圾聚集点

1)学生及教师生活产生的垃圾

一般分类:铁罐、铝罐、玻璃瓶罐、塑料瓶、铝箔包、电池等;纸类:报纸、书籍、杂志、纸杯、包装纸盒及不含油渍废纸等;旧衣类;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饭盒、筷子,泡面盒等;塑料袋:各类材质的塑料袋及各种食品的包装袋等。

2)学院食堂所产生垃圾

各类学生吃饭所残留的剩菜剩饭及大量的一次性餐具(饭盒及一次性筷子);煤渣、各类食材加工废料及各种洗涤用水等。

3)其他类型

各建筑工地所产生的建筑废渣废料;进出车辆所残留的各类垃圾及其学生;残留的烟头等。

我们收集调查了校园内各个垃圾的收集点,并进行了大概的种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