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篇1
每年“六一”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买礼物,去年“六一”的前几天,我就暗示妈妈我想要一本芭比公主的书,妈妈没说什么,只是告我一定会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
“六一”到了,妈妈交给我一本包装精美的书,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唉,怎么是《三毛流浪记》啊!”我失望的说。妈妈耐心的对我说:“这是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书,也希望你能喜欢!”我很不情愿的捧着书进了房间,反正也没事,随便看看吧!这是一本漫画书,还带着拼音,第一页画的是三毛到处流浪,他见小羊有母亲疼爱,小鸡有母亲照顾,小狗有母狗喂养,可是自己却孤苦伶仃,三毛伤心的哭了。看到这里,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含着泪一口气把这本书都读完了。故事中的三毛没有家人,没有衣服穿,更没有饭吃,甚至连头发也只有三根,经常被人揪着头发欺负。虽然这样,但是他却有一颗正直善良、乐观向上的心,他聪明机智,爱帮助人,和坏人做斗争!我很喜欢他,更同情他,联想到我自己,我居然为“六一”的礼物跟妈妈生气,我实在太不应该了!
《三毛流浪记》是一本好书,我喜欢这本书,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喜欢这本书!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篇2
周末,我看了一本书《三毛流浪记》,让我觉得三毛很可怜,同时又很善良勇敢。
在以前的上海,三毛是一名流浪儿,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到处流浪,吃别人扔得剩菜剩饭,睡在垃圾桶里,冬天只能把破麻袋披在身上取暖。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过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和他一样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好心的三毛把它交给了失主,却被失主说他是小偷,还被打了一顿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就利用他做坏事。当三毛知道自己受了爷叔的利用时,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再做爷叔教他的坏事。
后来,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却并不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让他帮助以前的流浪儿朋友,还限制三毛的自由……三毛不愿在富人家里过寄生虫一样的生活,又重新回到流浪儿中间,和大家一起流浪。虽然他又开始流浪,但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三毛虽然是一个可怜的流浪儿,但他善良,聪明,坚强,勇敢,是一个阳光向上的好孩子,值得我们学习。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篇3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一个叫三毛的孤儿到处流浪的故事,他无亲无故,没人关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他当过学徒,擦过皮鞋,做过伙计。每一样他都认认真真地去做,换来的却是打骂训斥。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当然还是关于三毛悲惨的生活环境的描写:“天寒地冻,路旁的梧桐树都被包上了御寒的稻草,三毛却还是一身短衣短裤,冻得他浑身发抖”“三毛躺在街檐下睡觉,一阵风吹来,雨水飘进来打湿了三毛,他变往里边挪,可雨水还是淋到了他。三毛只能贴着墙根站着。”面对这么悲惨的生活,三毛依然执着地努力着,认真干好每件事。
我喜欢三毛,就是因为他有个性,意志坚强;我喜欢三毛,就因为他正直善良,见义勇为;我喜欢三毛,就因为他聪明机智,富有童真;我喜欢三毛,就因为他是不断经历磨难却永不放弃的人。
这本书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我要向三毛学习,像他一样在挫折中成长。同时,我会更加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属于我的美好的生活。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篇4
星期天,我去书城买书,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了,那是一个头上有个大包,气呼呼的小男孩,书名叫《三毛流浪记》,于是我把它买了回家。
三毛是个生活在旧上海的孩子,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他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衣不蔽体,骨瘦如柴,连头发也只有三根。三毛为了养活自己,小小年纪就要去干活儿,还经常被坏人欺负,遭人白眼。但是三毛善良正直,宁愿挨饿也不肯当小偷做坏事,还经常帮助别人。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书里写到三毛饿得去吃贴广告用的浆糊和树皮,晚上睡在臭烘烘的垃圾车里,冬天就用破麻袋披在身上当被子。我简直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想到我自己可以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回到家有热乎乎的饭菜,有暖烘烘的被窝,还有关心爱护我的家人,和三毛的悲惨生活相比,我平时考试没得A会被妈妈批评,双休日不能光想着玩儿还得去上补习班,这些我曾经在心里偷偷抱怨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烦恼!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能有温暖的家,能去上学有书读,不要再有三毛那样可怜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