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一本本的读物,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有《伊索寓言》、《西游记》、《红楼梦》等不同种类的书本。当然,从中受到的体会、感悟也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书仿佛是支撑我在学习中走下去的支柱。在这次“读课外书”的作业中,其中一本书则令我震撼无比,心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撞击。它就是法国的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作者没有一般性的追溯他们的创造历程,而是抓住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重刻画了他们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在这里,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却遭受了最悲剧的事情,听力开始一天一天的下降,内脏也被巨大的疼痛所折磨。但这毫不泯灭贝多芬追求幸福的希望。可这个希望也成为了泡沫,希望再次破灭,他心爱的女人嫁给了一个伯爵。这个噩耗严重的打击了贝多芬的心,使他不等不承受心灵的痛苦,这也加剧了贝多芬的病情。然而幸福也降临到了他的身边。他与爱着他的姑娘订了婚。但不久婚约解除了,贝多芬再次陷入了孤独之中。从此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仿佛所有的困难都不能使它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
米开朗琪罗是雕塑和绘画的`天才。他似乎比贝多芬幸运,他出生在一个有声望的家庭中,无残疾也不贫穷。但他的心灵却是无比的痛苦,他无妻无女,不曾感受家庭的温暖,他的国家也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受苦,自己的作品毁于战乱。他人身几乎没有自由,终身为教皇们忙绿。他的本性是高傲的,为了维护尊严,他也曾与教皇抗争,但由于被形势所逼,一次一次的向权力屈服。由于无法摆脱教皇们的权利辖制,使他的作品不能如期完成。虽然他有缺点,但他的艺术是伟大的,在他的作品中,彰显出他伟大的品性。
托尔斯泰应该是较以上两位人物最幸运的人。他出身名门贵族,有幸福的家庭,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但他追求“生命的真谛”,他为自己不劳而获而感到羞耻。他敢于挑战一切,对沙皇的批判也毫不留情。他说彼得大帝是酒鬼,就连莎士比亚也被他贬得一文不值。由于他的思想主张没有现实的意义,然而也没有追随者,所以他是思想孤独者。作为文学家的他是伟大的,他的作品展现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宏大画面。
正如翻译家傅雷所总结:你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再一次捧起那本名人传,对贝多芬的敬意却依旧不减,仍是被他的执着与不屈感动着,《名人传》读后感刘若彤。他家境贫寒,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习音乐。1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因而酗酒。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倒了贝多芬的身上。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他却渐渐失去了听觉…
太多的不幸都降临在了贝多芬的身上,仿佛故意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可即使是这样,他却从没有放弃过。画像上他那紧抿的嘴唇,不屈的眼神,仿佛要向世界宣告:即使命运舍弃了我,我也绝不舍弃命运!
贝多芬是伟大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音乐是从他的内心流淌而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感情。或许逆境更能出人才,他的作品写的大气豪迈,激励着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贝多芬是孤独的。他的性格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相处。那时候更没有人欣赏他那所谓的艺术,读后感《《名人传》读后感刘若彤》。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始终是独自一人,没有人愿意与他站的统一战线上。也这是这样的环境让他学会了许多别人学不会的东西。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在困难的时候也会给予自己希望。他坚信只要有勇气,在顽强的敌人也会被打败。
贝多芬是悲伤的。他的一生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自幼家境贫寒,年轻时不被人们认可,成名后却又失聪…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上天注定了要遗弃他。他却不卑不亢,坚持着他最初的梦想,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成功。在失聪后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或许从这点来说,他也是幸运的。但归咎来说,贝多芬依旧是位不幸的伟人。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枉真理。"这是贝多芬曾说过的话。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把它看淡了它也就淡了。自由、爱、善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任何时候,对真理的追求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
伟人们用他们的经历教育着我们。不可否认无论是贝多芬还是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都在不断的战胜自己,以一种他们自己也许都意识不到的品质,尽可能完美地走完他们的人生。人就这短暂的一生,既然这样,我们又为什么不去尽可能完美地走完我们的一生呢?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假期,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
这本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人尽管他们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而努力、付出。他们都为各自的国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他需要敏锐的听觉,但是无情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他还不到30岁的时候耳朵就开始变聋,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加严重,内脏也被剧烈的疼痛所折磨。贝多芬还不得不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断幻想着幸福,但立刻又幻灭,使他不得不去承担心灵的悲苦。这种感情的风波加重了贝多芬的病情,然而就是在这种境遇下,他也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创作之中。一次又一次感情的破灭,使他对感情失去了信心。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中,无论是掌声、荣誉和演出的空前成功,还是经济上的极端困窘和体质的日益衰弱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罗曼·罗兰在最后总结贝多芬一生: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的伟大不在于它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而书中的三个主人公正是世界中真正的英雄。是他们伟大的人格,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任何时候绝不向命运屈服。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
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要向他们一样有着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在遇到困难时,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我们最终的理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名人传》大家一定有所听闻,罗曼·罗兰在这本书中写了关于四个名人的故事,分别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
代和国家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贝多芬的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洋琴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十一岁时,贝多芬加入了戏院的乐队。十三岁时,他当上了大风琴手。贝多芬一生写
下了十首交响曲,都非常的优美。在1822年,他在一次指挥时才发现自己的耳朵聋了的。从此,他与世隔绝,完全进入自己的音乐世界。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是个天才,有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地爆发,但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
活。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 大师留存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任何一件都已成为不朽,它们与他一样名垂千古。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一些关于父亲的回忆。这是一个和蔼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了。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在这三位名人中,我领悟到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要有想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前进,这样就一定会有所作为。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自己最大的鼓励,让自己信心十足,就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