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工作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国税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税工作计划 篇1
二四年随着国税系统征管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市实行了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新模式,计财处在市局的正确领导、省局计财处指导和兄弟处室单位的帮助协作下,努力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按照市局制订的二四年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质量标准体系文件的要求,深化、细化、优化工作,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
一、二四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全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结合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我们对全年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处二四年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工作目标要求有序进行,取得了预期目的。
(一)、认真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⒈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通过政治业务学习及市局组织的一系列辅导讲座等学习教育活动,使我处同志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知识讲座,使我处同志进一步了解了世贸组织,了解其基本规则,更新了观念,提高了公共管理水平。特别是通过市局下半年组织开展的“公民道德和廉政建设”教育活动,使全处干部受到深刻教育,在思想上和观念上的有了新的提高和认识,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作风教育活动的成果。为了学以致用,我处从改进工作作风入手,把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处处为基层着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在会统核算上提高电算化水平,以电算化的全面应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数据测试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收入进度程序,全市及各县(市)局的收入进度表由市局统一制作产生后发到各县(市)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减轻了基层负担。积极加强与上级局、兄弟市地局的联系,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工作预见性等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处全体干部还踊跃投稿,据统计,二二年我处共发表信息篇,在《绍兴国税研究》等刊物上刊稿篇。此外,我处还完成了市局交办的《跨越新世纪》五年成就回顾书册中组织收入篇的编撰工作。
⒉对各县(市)局计财线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今年是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新模式运行的第一年,为适应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改革要求,我处专门对各县(市)局计统征收科人员进行了税收会计核算培训和重点税源报表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会统人员的业务水平。另外,为使全市各县(市)局及本级行政经费会计、出纳人员尽快适应国税系统行政经费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克服行政经费会计在核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提高系统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在下半年里我处对全市财会人员进行了经费业务培训。此次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班是实行地市集中征收后第一次。培训通过讲授与交流相结合形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受到各县(市)局的普遍好评,及大地提高了全市国税系统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会上还出台了全市经费收支月报及分析方法,这对提高国税系统行政经费管理水平也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财务管理,保障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
⒈做好全市清产核资工作。
在年初,专门召开有县(市)局局长参加的全市清产核资会议,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动员和部置,要求在年度内做好实施及相关统计核算工作,并由市局监察室同志配合对县(市)局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复查。这次全市范围的清产核资工作,是国地税分设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通过这次工作,掌握了全市资产及财务管理现状,为市地集中创造了条件。
⒉做好市本级财务管理和税务经费的核算工作。
经费核算按照“强化预算、集中统一、节约合理、规范操作”的原则进行管理核算,严格审核,把好关。为规范国税系统财务管理行为,加强本级基本建设和大宗物品采购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和节约经费支出,促进廉政建设,理顺财务关系,健全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有效发挥财务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市局本级经费管理、使用和审批职责权限,在反复调查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绍兴市
国家税务局本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重新修订了《绍兴市国家税务局本级基本建设和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办法》。新的财务管理办法将事权和财权进行有机分离,符合的管理理念和“两权”监督思想,经过一个多月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在下半年里,我处还对今年—季度市本级经费支出情况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另外,我处还根据工作要求,制订完善了经费审批工作规程。针对部分干部对新财务制度事前审批及支出审批程序并不十分熟悉的实际,又制订了经费审批流程图,并以举例形式加以说明,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到各处室、单位。
⒊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
由于市局办公地点搬迁,资产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我处会同有关处室、单位对市本级的固定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并启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把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了会计电算化核算,通过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提高了市本级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据统计,市本级固定资产总量为万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为万元占总量的计算机设备为万元占总量的。
⒋做好自查,迎接省局专项检查工作。
根据统一部署,会同市局监察室抽调人员,结合全市国税系统的“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内部审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写出检查通报,限期整改。并在今年的月份接受了省局收支两条线检查和财务审计,检查反馈情况良好。通过检查认为我局能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省局的规定,结合实际,调整内部财务结构,特别是对市本级出台的《绍兴市国家税务局本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予以了高度肯定,当然,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如部分会计科目上、并帐等业务处理不正确等。针对存在问题我们都一一加以整改落实,并举一反三。这对进一步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⒌召开全市国税系统财务工作会议,公布二四年市本级及各县(市)局经费分配方案。
会议还回顾总结了前几年财务工作情况,部署今后财务管理工作。由于预算改革的核心是实行部门预算,改变了按基数法编制预算的做法,所以各部门在预算年度内行使职能所需的全部开支将纳入统一的部门预算。以预算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总的来说,国税系统税务经费日渐趋紧,作为计财部门要当好参谋理好财。在全市经费管理中能及时准确划拨经费,并附划款清单说明情况。
国税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XX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收好税、服好务、执好法、带好队,努力推动国税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初步安排如下: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继续要求税源管理部门按月组织收入预测和分析,把握应征税收变化规律,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通过专题调研、跟踪服务、提前预警、及早介入等手段预防企业走逃现象,化解欠税风险,在关注收入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税收收入质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收入结构。
(二)全力做好“三个服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严格落实税收政策,自觉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注重征纳交流,倾听纳税人意见,进一步完善“同城通办”、“网上办税”和“限时审批”业务,继续创新服务举措,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启动县局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更新办税办公设施,完善办税服务厅(室)功能。继续加大基层建设投入力度,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好农村分局。
(三)不断规范税收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按照上级局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对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强化稽查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深化内控机制建设,注重风险防控。
(四)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领导班子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干部轮岗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培养专业型国税人才,力争在省局能手竞赛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税收执法监察和问责问效工作力度。巩固绩效管理成果,积极推进个人绩效,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国税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我局按照省局、市局各项工作新要求,以“干在实处、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为引领,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牢牢把握“严格管理带好队、控住风险收好税、深化改革站好位”三个基本点,着眼于抢占征管体制改革制高点,结合我局实际,谋划好全年工作思路,概况来讲就是1125的工作思路。即:以抓好党建新格局为引擎,以征管改革为动力,以绩效管理、“数字人事”为双轮驱动,实现组织收入、纳税服务、风险管理、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推进,为税收事业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强化措施,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一是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督导,继续严格落实“领导包片为面、分管领导包线、部门包点”,点线面结合的组织收入督导机制。二是强化税收分析。及时了解企业运营变化情况,加大税收分析力度,提高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加大评估和稽查力度,堵漏增收。提高纳税评估分析监控水平,加强税警联合、国地税联合,开展有力的税务稽查。四是持续推进综合治税。在区政府的指导下,以涉税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为载体,依托综合治税体系,充分利用综合治税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税源管理。
(二)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征管体制改革。深入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以改革为税收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通过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聚焦目标,精准发力,着力解决现行征管体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税收改革迈向纵深,探索税收征管新机制。开展四化建设,构建三大板块,提高两个水平,达到“两提高两降低”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国地税合作,做好合作规范与《税收规范一体化指南》的衔接,提高合作水平和服务效率。
(三)完善机制,持续抓好风险管理。持续推进税收管理,确保控住风险。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继续完善“九环”联动工作机制,以机制建设促进整体合力的强化。对接征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数据综合利用平台上的预警信息,全面掌握预警纳税人各项经营和申报情况。及时总结提炼我局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编写优秀的分析应对模板和纳税评估案例。三是研究好“营改增”行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增行业分析应对模板,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四是强化信息共享,提高应用信息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为税收风险管理打造信息化利剑。
(四)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按照创新引领、科技支撑的原则,大力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第三方代办为补充、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四位一体”多元化办税服务模式,优化纳税服务流程,提升办税服务厅服务水平。二是探索建立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注重发挥税务机关的职能作用,主导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建设,实现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管理规范化、活动常态化,快速响应纳税人诉求。三是服务地方发展大局。持续推进营改增后续宣传、服务和管理,着力在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上下功夫,引导纳税人更加及时充分地享受改革红利。
(五)加强探索,深化数字人事和绩效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制度落实,确保“六率”保持100%,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二是继续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做好岗责体系试点工作,在实践中加强验证,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努力形成可借鉴的岗责体系建设经验。三是及时分析数字人事数据情况,为评先创优、人才库选拔等工作提供参考。四是对照考核指标,强化绩效管理工作,补齐短板,挖掘加分点,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多争取加分项目。
(六)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党建新格局为税收事业的引擎,以加强党建工作来管思想、抓作风、带队伍、领改革、促发展。持续擦亮“岗位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领导就是榜样”的党建品牌,以“跟我干、当标杆、走在前”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党建与税收一体推进,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成效映在税上,强化阵地作用,用党建工作促进税收工作的整体进步。
(七)落实责任,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落实 “两个责任”为总抓手,持续加压、层层传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新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带好队、管好队伍。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纪检监察部门“三转”,聚焦监督执纪主业。
国税工作计划 篇4
槐坎乡共组织国税收入7747.84万元,比乡财政计划6886万元超收了861.8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5%。较XX年度5345.54万元增收了2402.30万元,增长率为44.9%。
按照税种划分
XX年,槐坎乡增值税入库6716.34,比XX年的4294.59万元增收2421.75万元,增长率为56.39%;企业所得税入库1029.81万元,较XX年1049.37万元下降19.56万元,增长率为-1.86,主要原因是XX年度南方水泥合并过程中预提所得税583.36万元,扣除这个因素,增长563.80万元,增长率为121.0%;消费税入库1.8万元,比XX年的1.7万元略有增长。
按照征收单位划分
XX年,煤山分局组织收入6872.31万元,比XX年的4167.88万元增收2704.43万元,增长率为64.9%;管理三科征收634.38万元,比XX年的484.37万元增收150.01万元,增长率为31.0%;稽查直接查补税款241.16万元,比XX年的109.93万元增收131.23万元,增长率为119.4%。(XX年度数据扣除南方水泥预提所得税583.36万元)
按照行业划分
XX年,槐坎乡水泥行业入库国税2739.18万元,比XX年的20xx.46万元增收669.72万元,增长率为32.4%。其中:增值税入库20xx.23万元,比XX年的1300.27万元增收765.96万元,增长率为58.9%;企业所得税入库672.95万元,较XX年的769.19万元(含预提所得税583.36万元)减收96.24万元,增长率为-12.5%。水泥行业XX年入库国税占槐坎乡国税总收入的35.4%,比较XX年的38.7%,比例下降明显,槐坎乡税收对水泥的依赖性在弱化。
XX年,槐坎乡石矿、石灰等非水泥建材行业入库国税920.34万元,比XX年的653.79万元增收266.55万元,增长率为40.8%。其中:增值税入库816.91万元,比XX年的568.46万元增收248.45万元,增长率为43.7%;企业所得税入库103.43万元,较XX年的85.33万元增收18.10万元,增长率为21.2%。非水泥建材行业XX年入库国税占槐坎乡国税总收入的11.9%,比较XX年的10.6%,比例略有上升。(详见附表)
XX年,槐坎乡电子行业入库国税2634.16万元,比XX年的1671.99万元增收962.17万元,增长率为57.5%。其中:增值税入库2572.31万元,比XX年的1634.52万元增收937.79万元,增长率为57.4%;企业所得税入库61.85万元,较XX年的37.47万元增收24.38万元,增长率为65.1%。电子行业延伸行业企业入库国税48.35万元,比XX年的22.19万元增收26.16万元,增长率为117.9%。电子行业及其延伸行业XX年入库国税总额2682.51万元,占槐坎乡国税总收入的34.6%,比较XX年的31.7%,比例明显上升,电子行业对槐坎乡国税的贡献度超过1/3。(详见附表)
XX年,槐坎乡蓄电池行业入库国税895.07万元,比XX年的471.48万元增收423.59万元,增长率为89.8%。其中:增值税入库774.10万元,比XX年的376.93万元增收397.17万元,增长率为105.4%;企业所得税入库120.97万元,较XX年的94.55万元增收26.42万元,增长率为27.9%。蓄电池行业XX年入库国税占槐坎乡国税总收入的11.6%,比较XX年的8.8%,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详见附表)
XX年,槐坎乡其他行业入库国税510.74万元,比XX年的456.53万元增收54.21万元,增长率为11.9%。XX年入库国税占槐坎乡国税总收入的6.6%,比较XX年的8.5%,比例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