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1
一本书,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寄托人的情感,指引人的前行。
读好一本书,我们的思想会更加成熟,能从中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走上正轨,改变一生。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傅聪的家书。整本书充满了浓厚的感情,仅仅是简朴的文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无一表现出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怀。
《傅雷家书》也是充满爱国情怀的书籍。傅雷每次给儿子傅聪写信总不会忘记介绍国内的情况,让远在国外的儿子傅聪时时刻刻知道祖国的情况,不会忘记自己祖国,更在提醒傅聪在国外代表着祖国的形象,需要谨言慎行。
《傅雷家书》也是一本哲理性书籍,里面有很多傅雷的肺腑之言。教导傅聪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如何面对困难
不得不说,傅雷对傅聪的影响特别大,傅雷就是傅聪的人生导师。
傅雷与儿子的相处模式是多变的。有时是严厉的父亲与受教的儿子;有时是互相讨教的朋友;有时是对弈的对手。
读完《傅雷家书》,我发现自己以前犯过很多错误:对学习的散漫、对人的不友善、对父母的'不尊敬我意识到自己之失败,我希望时间还来得及,让我改正。
读完《傅雷家书》,我认识到从容的面对成功的意义。
傅聪在音乐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坚持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傅雷对此,的确很高兴,但高兴归高兴,还是不忘作为一个过来人提醒傅聪——切莫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毁了自己的一辈子。傅聪也能受傅雷的影响,并不为这短暂的成功所迷惑,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初衷,保持着自己一颗纯净的心。
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这是一句现实生活的写照,傅雷、傅聪传承着这种精神。
我们生在这漫漫人生路更应该如此。
这条路有太多的诱惑,容易使我们忘记自己的初衷,迷失自我。我们要从容不迫的面对成功,不让自己止步于眼前的苟且,不让成功的光芒遮住我们的双眼,迷惑我的心智。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2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爱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刚开始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多有意思,看着没趣。可当我将我的这番感想告诉给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时,我姐很是恼火,她先狠狠地训我一顿,在语重心长地为我开导。当我的心灵雪峰被她的那轮暖暖太阳融化时,我再看这本书时,我骤然才发现我以前那缺少远离家乡的.经历的精神麻木。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3
暑假里虽然作业极多,还要补课,但我还是忙里偷闲地读了《傅雷家书》。起初只因是语文老师的推荐,担心他开学时来抽查我们的读书情况,但真正翻开认真品读时,才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对于儿子傅聪的那份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深切父爱……
傅雷老先生是一位翻译巨匠,一生译著宏富,对于外国作品的翻译更是要求自己用字准确丰富,并且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自然地,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严格中透着深深的关切。
傅雷先生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却培养出了饮誉海外的音乐家儿子傅聪。在那一封封寄给儿子的信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的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像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的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如何对待,陪着儿子一起紧张,一起兴奋。也让我们读者被这颗崇高的父亲的心所感动。
深刻地记得傅老先生在某一封信中,对儿子说道“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而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他劝导儿子,作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演奏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假如一个人永远能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了解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有问题的。这也是傅雷先生自己为人坦荡的`做人原则。
书中自然还有傅聪给父母的回信,里面有自己对艺术的不解,对生活寂寞枯燥的抱怨,对家里人的强烈思念,但都在亲爱的爸爸妈妈那里获得了解答,父母的爱总像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孩子心头的一丝焦躁与不安,那份父与子的深情同我们常人家庭是没什么两样的。
读了此书,突然有一种想给父母写信的冲动,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们,总觉得与父母没什么共同语言,甚至有很深的代沟,自以为父母不会懂得了解年轻人的世界而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殊不知父母正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包容着我们的自以为是。或许我们也应换一种方式与父母相处,比如铺开一张洁净的白纸,在首行写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让彼此的心更加接近呢?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4
父母的心始终念着孩子,孩子从小的一颦一笑一直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渴望孩子能时刻相伴左右,但又希望孩子能在国外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大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矛盾,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的。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可谓呕心沥血,让我佩服。有人说,傅雷对儿子是“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看了一封又一封书信,确实如此。这样用心,让人潸然泪下。
书信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这种感情,拨动着我心中的涟漪,让我不时想起爸妈对我的爱。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特殊的书,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数书籍一样,《傅雷家书》收录的是一位父亲对于教育子女的语言,总的来说,就是一封封的信构建自己对于子女的谆谆教诲,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中傅雷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总告。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诚的`心来和自己的儿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一位父亲对于教育自己的子女都会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对于儿子在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傅雷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看出了傅雷与儿子之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