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读书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教师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读书人”,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师能力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决定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悦”读成长智慧育人
二、活动目标:
1、形成学习氛围,营造“书香”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能力素养,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3、以读书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途径。
三、活动内容:
1、阅读报刊:教师以利用工作中间阅读一些报刊杂志文章。
2、必读书目:每学期从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阅读。
3、推荐书目:学校向教师推荐书籍,或借阅或购买或网上阅读。
4、自选书目:每人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目进行阅读。
四、活动要求:
1、联系工作实际,撰写教育随笔,做到“读写”结合,也可以发个人博客上,交流共享。
2、做好读书笔记。运用学校“eeoa”平台上传至教师档案袋的学习心得栏目内,要求内容真实,不抄袭。一学期不少于2500字。学期末读书笔记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和教师读书评比参考依据。
3、读书心得交流。每人撰写读书心得。期中由各教研组开展“沙龙”活动,互相交流,期末由学校组织教师举行读书汇报会或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和收获。
4、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问题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教学教研-校本培训一文本研究”活动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五、活动操作:
1、由校长向全校教师发出“‘悦’读成长,智慧育人”读书倡仪书,宣讲读书意义,提出读书要求,营造全校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氛围。(责任人——z校长)
2、每位教师对照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案要求,制订个人读书计划(附件1)。(责任人——zz、校区教导)
3、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集中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汇报活动。有主题确定,有内容安排,有方案制订,有活动记录,效果较为明显。(附件3)(责任人——zz)
4、邀请校外专家或文化名人来校与教师“面对面”,传送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引导教师畅游书海。(责任人—书记室)
5、开设“浦南园讲坛”,分期开坛,一学年开讲2—3次,邀请名家或推荐教师轮流主讲。(责任人——z)
6、学校统一运用“eeoa”平台上传教师读书心得、摘录,也当作教师发展性评价和教师读书评比的依据。(责任人—-信息技术处、校区教导)
7、每位教师必读书目阅读后填写《教师必读篇目情况记录表》,将之纳入校本教研管理和教师成长档案内容。(附件2)(责任人—-z、校区教导)
8、开设教师读书“网上交流阅读窗”。一方面向教师提供电子阅读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qq、微博、微信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快乐。(责任人—-z)
9、结合校园读书节,举行师生共读活动,或表演或图片或编排“浦南园”读书专刊或编写读书心得集。(责任人—zz、书记室)
10、每学期要进行教师读书活动交流总结,上个学期召开教师读书交流汇报会,推荐部分教师参加交流,下个学期结束举行读书活动评比,并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给优秀教师适当奖励。(责任人—-校区校长、zz)
学校重视教师读书活动开展,竭尽全力为教师读书活动创设条件,增加投入,提供保障,特别是图书室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购买和整理教师所需的书籍,为教师阅读提供指导和方便。另外,要注重读书过程和实教,加强交流,共同提高。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逐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文学素养,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决定举办第二届校园师生读书节活动,活动旨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
2、使广大师生借优秀诗文诵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活动主题与口号: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月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三月份:
1、3月18日,读书节开幕式。由校长宣布读书节开幕,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向全校师生发出读书节活动倡议。(负责人:政教处、少先队)
2、3月18日,校园悬挂横幅,出专题宣传标语,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负责人:总务处)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四月份:
1、制定各年级经典阅读推荐书目。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道孩子本学年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目。
2、“美文荐读”活动,每个班级专门布置一块“芳草地”,用于张贴教师或学生推荐的美文。美文内容,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欢读、能读懂的诗歌、散文、故事等。(此活动可以与布置温馨教室相结合,学校将拍照制作展板。)
五月份:
1、开展好书“义卖”与“交换”活动。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发动每位学生开展“换一本看百本”活动,并借助此活动,丰富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在读书节期间,带到班级,由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同时倡导班级与班级的图书交换,在交换图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爱护书本的意识。
其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图书“义卖”和“交换”活动。读书节可以落下帷幕,但读书活动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负责人:各班主任、各语文老师)
2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将制作宣传展板。
六月份:
1、集体美文诵读、经典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班参加人数不少于30人,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采用领读、分读、齐读等形式,时间5分钟左右。
2、文艺汇演活动。
3、评奖,颁奖、总结第二节读书节活动。
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读书是学生无悔的成长方式,是教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为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德性养成,从而为他们成才、发展打好基础、搭建平台,现根据市教育局、市教培研中心要求制定第四届校园读书节方案。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
2.激励教师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用人类优秀文化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提升教育智慧与能力,争做“书香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3.启动“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工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4.鼓励亲子阅读,让每一个家庭都充盈着浓浓的书香,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三、活动主题: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四、活动口号: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五、活动对象:学校全体学生、教师
六、活动组织:
成立新毛小学读书节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部门根据本活动方案具体实施,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读书节活动的开展。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赵伟忠
副组长:李卫国顾丽芬
组员:王惠强周丽红、邓利锋、武叶巧、陆雅芳、庄丽红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布置阶段(9月26日~30日)
(1)拟定活动方案。
(2)选定各年级推荐书目,鼓励师生共读。(各班语文教师)
(3)发放告家长书,希望家长为学生添置必备的书籍,倡导亲子共读。(顾丽芬)
(4)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组织“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充实班级图书,取一个充满书香、含蕴深刻的名字装饰在图书角旁。选好图书管理员、健全班级图书管理制度。(班主任负责,读书节期间评比。)
(5)确定教师阅读书目。(顾丽芬、邓利锋)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10月24日~30日)
1.启动仪式。
(1)利用升旗仪式举行“读书节”开幕式(顾丽芬)
(2)拟定读书节倡议书(少先队大队部,邓春毅)
2.做好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各班班主任)
(1)校园挂条幅(总务处徐学俭),出好宣传窗(十月份,牛市委负责)(2)班级出黑板报、墙报,让“我的推荐”、“读书之星”等栏目上墙,
使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
第三阶段:活动阶段(10月31日~11月15日)
学生读书活动:
活动一:一至三年级“我为喜爱的图书配画”活动。学生可以给自己喜爱的图书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画,学校将根据学生画的意境,评选优秀画作。各班择优上交5幅,由牛市委组织评比。(美术任课老师指导,班主任推荐)
活动二:一、二年级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活动分团体和个人两块,团体为展示,个人为比赛,以能准确背诵古诗的多少决定名次。(团体活动由武叶巧负责,个人比赛由陆雅芳负责。)
活动三:三四年级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比赛。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在班级比赛基础上选派代表参加学校决赛。(周丽红、王雅婷负责)
活动四:五六年级“好书推荐”活动。好书的推荐与分享会引起更多人的阅读积极性,各班举办一次好书推荐会。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每班选派两名代表作为“好书代言人”,到年级段巡回对精心选出的书的梗概、推荐原因等内容进行介绍,形成好书共享活动。(班主任推荐,王惠强负责活动协调)
活动五:三到六年级诗歌朗诵活动。朗诵内容:经典的诗、词、散文均可朗诵,作品要求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朗诵时间:4分钟。参与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一,提倡全班参与(作品为原创的,可以加分)(班主任负责、语文老师指导;活动开展:顾丽芬、周丽红)
活动六:三到六年级书签制作活动。美术老师指导学生把优美的读书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每班推荐2~3张,评比展示。(美术老师指导,班主任负责选拔,牛市委组织评比)
活动七:4~6年级学生在认真阅读推荐书目后,积极撰写读书征文,择优参加学校的评选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殷实,感情真实。(语文老师指导,庄丽红、王雅婷负责评比工作)
活动八:“读书节”黑板报评比。一到六年级均要参加,突出读书主题。(班主任负责,邓春毅组织人员进行评比)
教师读书活动:
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心得1~2篇,由邓利锋老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并进行优秀随笔评比。
成立网上教师读书会,开设教师读书论坛,交流读书体会,推介自己最喜欢的书,或争论教改中的敏感话题,让读书与思辩同行。
家庭读书活动:
建立家庭小书库,每班在评比筛选的基础上上交一张家庭小书房照片;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每班在了解家长孩子阅读情况的前提下上交一篇家长文章:我和孩子一起阅读
第三阶段,评比总结、闭幕式(11月16日~18日)
1.评比班、校两级“读书之星”(各班在班级读书之星中推选1名校级“阅读之星”,学校统一表彰。)。
2.表彰优秀书签设计者、优秀诗歌创作者等单项获奖者。
3.表彰“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
活动要求:
1.学校的.宣传工具要为本次读书节服务,开辟专栏,及时报道信息,把读书节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2.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要在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各类班级读书活动。
4.要提高对本次读书节活动的认识,要把它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5.各班要尽量控制书面作业,精简习题,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
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理念
“读书,就是一种仪式,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仪式感”——曹文轩
二、活动主旨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借助“世界读书日”的东风,我区再次开展小学生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区小学生读书新高潮。
2、促阅读成为我区小学生的一种习惯,促关注阅读成为我区小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8日——6月18日
四、活动对象
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五、活动形式
1、启动(4月18日—4月22日)
教师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继续向家长宣传儿童阅读,宣传我区的小学生读书活动。
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发出“第四届龙岗区小学生读书活动”的倡议。
阅读书籍推荐(书目附后)
2、阅读(4月23日—6月14日)
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与“班级读书会”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
3、读写知识竞赛
竞赛时间:(6月15日下午2:30—4:30)
组织形式:
①街道教办组织所属公办小学的比赛。拟每所公办小学各个年级派1—2名学生参加。(说明:如一个年级2—4个班的,派1名学生参加;如一个年级的班级数超过4个班的,派2名学生参加,但这2名学生不能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竞赛时间一结束,教办将试卷收取、分年级装袋密封并送往区教研室欧阳萍老师处。
②区教研室组织直属学校的比赛。拟每所直属小学各个年级派1—2名学生参加。(说明:如一个年级2—4个班的,派1名学生参加;如一个年级的班级数超过4个班的,派2名学生参加,但这2名学生不能是同一班级的学生。)
竞赛形式:闭卷笔试。(读写知识竞赛试题由区教研室统一命制)
竞赛地点:街道教办确定街道比赛的地点,直属学校比赛的地点由区教研室确定。地点提前一周通知。
阅卷时间(6月16、17日)
4、评奖办法
根据各年级成绩高低的排列情况,按10%、20%、30%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一等奖的学生将被推荐参加省、市的“阅读之星”的评选。
六、注意事项
1、“自愿”是本次读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学校不得出现任何形式的组织学生统一购书的行为(学校出资购书除外)。
2、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但在宣传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教师在《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发出的倡议、回答家长或学生提出的问题等这些方面的言语措辞上,要认真斟酌,切不可含有硬性规定或强制推行的意思,容易令人误解的话语也应尽量避免。
3、除了对积极参加读书活动的学生进行评优外,本次活动还将在龙岗教研网上通报表扬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的单位。
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
2、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健康全面地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注意特长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4、培养读、写、说的`兴趣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唯有不懈努力地去读书,才能不断吸取有益的精神养料,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造就未来高素质人才!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品书香之气,铺人生之路。
五、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思想发动、宣传教育
1、在晨会进行全班宣传,讲明阅读的重要性。
2、利用校讯通与家长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参与。
(二)、第二阶段:读前准备、制定计划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个人阅读计划书
a、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装饰,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等内容。
b、时间
通常利用每天7:30分之前、中午的休息时间和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
(2)班级阅读计划书
a、内容
每周学习诵读两首古诗
b、时间
通常利用课前两分钟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从老师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班级读书角
a、发动学生把个人存书“捐”出来放在班里。
b、对读书角进行装饰,增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氛围。
c、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任管理员,定期开放图书角。
d、将书籍进行编号,建立借用登记制度,保证书籍的完整性。
(3)、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购买课外书,建立个人小书库,提倡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组织学生向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倡导全体学生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读物。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跟踪考查
1、设立个人读书成长册,每天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评定。
2、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此来促进学习方法,读书范围的良性发展。
3、利用黑板报和手抄报举行读书笔记成果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后进生。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如“古诗诵读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词句积累运用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我爱读书演讲比赛”等等。
6、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评选一名“阅读爱好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活动要求
1、教师应强阅读指导。
(1)、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
(2)、协助学生制定阅读的序列。
(3)、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4)、督促学生学会做笔记、摘佳句、写体会。
2、改革家庭作业的布置方式,保证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
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确保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