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 篇1
在这几个月中,我读了一本名叫《海底两万里》的书,奇怪的是这本书我看了不知多少遍了,就是看不腻。
这本书是儒勒·凡尔纳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 一个叫皮埃尔·阿罗纳克斯的教授,登上亚伯拉罕·林肯号战舰,去参加追捕海上怪物,却发现怪兽其实就是一艘潜水艇,失败后,教授和他的仆人落入水中,游到了“怪兽"上面,并进入到了潜水艇里面,知道那潜水艇叫“鹦鹉螺”号。因为艇长想跟陆地决断关系,所以,上面所有的食物都是海里出产的:肉是海龟脊肉、海豚肝,奶油是雌鲸身上弄来的,糖是从大墨角藻里提取出来的,还有海葵酱呢,艇长还带教授、仆人浏览了海底森林、珊瑚公墓。让我们见识了异常美丽的海底世界,看到了珍贵的珍珠母珠,很多很多的水母,各种各样的海底鱼类。最后,他们还战胜了“大西洋的肚脐”迈尔海峡里的漩涡,最后,教授自己又过起了自己的陆地生活。我觉得写这本书的儒勒·凡尔纳真的是太有想象力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潜水艇,他就能把潜水艇——鹦鹉螺号写的这么逼真,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教授啊教授,你与你的同伴在海中度过了许多危险,有章鱼怪,冰山危机等。
……你其实非常想留在潜艇上,因为那样你可以用心去观察各种海底生物;但你又想逃跑,因为你不想远离你的家乡、家人。但最后你选择了离开,可能你认为幸福比学术更重要。这本书告诫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应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提出要热爱海洋生物。谴责滥捕观念和行为。
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 篇2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合上末页,也又一次被凡尔纳的才华和预知能力所震撼,同时也懂得了两个字——毅力。
故事是这样的:世界各地的海洋出现了一个怪物,这只怪物巨大无比,而且毁坏了上千只去考察的船只。大怪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海上运输安全的恐慌。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众国的邀请,加入了追捕怪物的“林肯号”战舰。途中,“林肯号”不慎搁浅,阿龙纳斯教授他们掉入了水中,当他们精疲力竭地时候,发现了那只巨大的怪物。原来,那只巨大的怪物只是一艘结构精密的潜水船,教授等人被抓入潜水船中,船长——尼摩,带领他们饱览了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又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当潜水船在挪威海岸遇到北冰洋风暴时,教授和他的同伴终于逃出了“诺迪列斯”号,回到了祖国,他也将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书中的人物被凡尔纳刻画得栩栩如生:完全是个迷的尼摩船长,勇敢强壮的尼德兰,忠诚于主人的康纳尔,还有勇于探索,善于观察,有毅力,有恒心,热爱科学、探险的阿龙纳斯教授。
阿龙纳斯教授的毅力和恒心使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位母亲正在教一个孩子用弹弓打玻璃瓶,可惜的是这个孩子早已双目失明,许多次下来,孩子每次都会打偏,细密的汗珠布满了他的额头,母亲看见一点儿进展也没,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够了,孩子,别太勉强自己了,打不来就算了吧。”孩子握紧了手中的弹弓,咬了咬牙,说:“是,我是看不见,打玻璃瓶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但我只要努力,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我虽然看不见,但我要让这个世界看到我。”话刚落下,他举起手中的弹弓,把石子从弹弓上打了出去。一次、两次、三次……“啪——”清脆的响声划破宁静的夜空,孩子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
《海底两万里》,它让我看见了毅力的美
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 篇3
海底两万里,正如它的书名所述,是一场在海底的伟大冒险。而读完全书,我更觉得这是一个传奇。 故事是围绕着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而发生的,讲的是主人公与两个同伴误入鹦鹉螺号,与尼摩艇长及其他船员共同在海底展开了近两万里的冒险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头,主人公是抱着对海底海怪的怀疑和猜测开始出发的。整个寻找海怪的经历跌宕起伏,好似人们也跟随着他们一起在进行探险,感受着那狂风暴雨和未知的危险。当林肯号发生意外时,恶劣的天气和情况的恶化,更是让人们提心吊胆,忍不住为主人公和船上的船员们捏一把汗,而主人公一行掉入海中,更是让人惊叫,仿佛置身与海洋之中,随时都有淹没的危险。
到了,后来,剧情顿时有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居然登上了鹦鹉螺号!还对于这个新的环境的描写,更能使人看出此地的奇特。后来,艇长终于出现他的出场极其不凡:从他对自己的介绍中,人们都可以看出他是个博学的人,而且十分有教养,然而,当他说出不准阿罗纳克斯先生一行返回陆地时,我瞬间感到了愤怒:他这一行为无疑于海盗,将他们软禁在这个隐匿于海中的铁皮方块上,使他们失去自由。但是,我又一想,从他的自我介绍中看来,他不是一个野蛮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坏人,他显得很正派。这就更强调了我心中的疑问,让我更加好奇这位艇长的身世以及他的性格。到了后来,小说无疑为他的身世之谜又打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光如此,在主人公与船长讨论时,它更是一部科学的百科全书,关于自然和科学,无所不谈。从他们的谈吐中,我们得以了解到艇长不光是有教养的绅士,而且还是一位工程师,那么他为什么他,要远离人烟,孤独地环绕着地球,时不时地报复人们呢? 而当他们开启了欢乐海洋的旅行后,小说更是变得五彩缤纷,变成了一部热热闹闹的海洋博物志。从海洋森林到珊瑚丛,从鲨鱼到海草,包罗万象,让我们得以一览海洋的风采,看到海洋的风光,更是让人爱上了这一趟旅行。而在作者描写这些风景时,也着重对人物进行了描写。
令我十分好奇的,是一处对艇长的描写:在救下印度采珠人时,艇长最后说,这个人是被压迫国家的一个居民,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要和他们站在一起。我不仅对他肃然起敬:他是这样一个英雄,原来他一直在帮助这些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们!是啊,我们就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应该打破这种不平等,其实十分欣赏自己的一点力量也是对他人莫大的帮助,这正是社会上的温暖啊。故事最终也以主人公一行人逃脱了鹦鹉螺号为尾声。在无限的感慨中,我合上了书。他是这样一本有魔力的书,故事中的情节,仿佛是真的一般,牢牢的刻在我的记忆中,还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留连于书中对于自然与科学的描述后,我真正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即使我们无法完全的去触摸这个世界,也可以通过书去了解它,书就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个宝库啊。它, 使我有了对大自然的兴趣,也更加了解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也告诉我在书中,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多读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更好的为他人为社会为世界做出奉献。
读《海底两万里》名著有感 篇4
再次读完这本书,心中还是存在这个愿望,就是希望随尼摩船长一起探尽海底所有的秘密,可恨没有阿龙纳斯教授的好运。
故事起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逐怪兽淮知,落入水中,与同伴一起周游四海,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想方设法,重回陆地。
写到这里,竟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哈利波特>>,而此书的价值远远胜过前者(就我个人而言),毕竟在1870年能写出这样奇幻小说并流传至今是极为珍贵的。135年千千万万读者还有时光流逝的考验并没有使它的锐气磨减,反而更肯定了它的价值,而我觉得它在文学史上这所以屹立是因为它从头至尾贯穿的两个字”幻想”。幻想自古以来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而至今天,事实证明作者儒勒。凡尔纳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现实作为基础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苏伊士下面一条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块沉没的陆地(大西洋洲),在未来世界,一切幻想皆成为了现实。在海>>中,尼摩般长说了一句话:”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幻想其实便是进步的翅膀。100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100多年后成为现实,探索是无止境的呀!
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壮丽的海洋,一个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珊瑚,植藻,游鱼,矿产,正是一幅瑰丽的锦图,我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形容它。”诺第留斯号”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话。是它揭开了海洋中无限神秘的一切,对于船长尼摩来说,更是精神的家园。
终于说到尼摩船长了,这个谜一样的人物一样为此书增色不少,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的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这个弃绝人世天才,我一向都是由衷喜欢这类人,对于尼摩船长无尽的痛苦,我总想探个究竟,我不明白,这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出身。但我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海底两万里委实是一本经典名著,而在现代,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经典的名著,那些浮华的东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