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2025/07/01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环境专项整治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1

冬季采暖期已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加重。为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赢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在辖区内集中开展一次打击违法排污、超标排污行为、全面提升大气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时间

20xx年xx月15日-12月15日

二、行动内容

(一)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我街道所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排查。主要包括:

1.化工、医药、铸造、建材等重点行业,环境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

2.集中饮用水源地及主要河流沿线排污企业。

3.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构成威胁的危险废物和固废堆放场所。

4.生产、销售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

5.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噪声源和“十五小”、“新六小”企业。

6.近年来发生环境违法案件的行业或区域。

上述工作于20xx年xx月18日前完成。完成后,及时上报街道办环保所,由环保所进行汇总整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内容。

(二)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对排查出来的污染点,落实严格的网格化管理,不留死角、杜绝盲区。即对每个污染点,所在村(居)要安排人员进行监督排查,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污染治理工作,每一个污染点都要建立监管、整治工作档案,何人何时入点检查、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谁负责整改、整改效果如何等,都要详细记录在案。

(三)彻底整治。

1.对辖区内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和国家20xx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时限的淘汰类重污染项目,以及工业落后、污染严重、无环保、无环评手续的小型企业、作坊、摊点,严格按照“拆除设备、清除原料、断水断电、吊销执照、严禁反弹”的标准,彻底予以取缔。

2.对手续齐全但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要全面整治并给予高限处罚,实现稳定达标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生产。

3.严格规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脱硫、脱硝、除尘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绝不允许有环保设施不运行、恶意偷排偷放等行为发生,发现后及时上报。

4.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严格对照《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xx-20xx年)》、《市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暂行)》以及我市相关文件要求,逐条梳理、逐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保持高压态势。各村(居)要进一步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检查,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要立即向街道办报告,由街道环保所上报给大气办。

(二)要积极接受监督。石市督导组已入驻我市,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村(居)要积极接受上级督导组的督导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一把手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影响。

(三)严格责任追究。街道办根据上级相关规定,对责任心不强、工作措施不力,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实行日报告制度。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日报告制度。从即日起,各村(居)将每日检查情况于下午xx点前报街道办,街道办环保所汇总后于18点前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2

为提高城市市容市貌,营造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村居环境,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暗访,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决定在全区开展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现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整治范围

各镇、街道办事处社区辖区。

二、整治内容

(一)各辖区内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四害”孳生地的清理,沟渠的疏通;

(二)社区内背街小巷的杂草、建筑废料、余泥和杂物的清理;

(三)完善辖区健康教育专栏、橱窗、标语,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暗访的宣传工作;

(四)协助保洁公司做好背街小巷卫生保洁及垃圾收集工作。

三、工作安排

1、加大宣传力度。各社区要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加强巩固卫生城市成果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力度,对辖区的居民进行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加强环境卫生保洁的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2、加强环卫保洁。各社区要组织人力,动员居民群众搞好背街小巷的卫生,清理居民住户周边水沟、沙井淤泥,做好杂草、建筑余料淤泥的`清理工作。

3、完善人员设施配置。各社区要安排保洁人员协助搞好辖区内卫生保洁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要求,并购置充足的卫生清扫工具,完善卫生保洁设施。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各社区居委会要提高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做好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社区居委会主任要落实好领导责任,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把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来抓。

2、落实工作任务。各社区要严格落实网格化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检查监督。各镇、街道办事处要对照标准要求,对本辖区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达标。区政府将成立督察组,对各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不定时督查,确保整治工作到位到点。对整治不力或不予重视的社区,将予以曝光并通报批评。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3

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依据同教发【2014】030号和同教发【2014】035文件,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和对社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严密防范,不漏险情,排除隐患,边查边改,确保安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工作体系,明确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力争普及率达到100%,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明显提高。

3、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做到统一部署,我校特组建了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处室主任及班主任、门卫、校警

四、重点工作

(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将安全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与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把履行情况纳入考核。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1、完善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专门研究安全工作,及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以便及时解决。

2、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继续坚持《同心二中安全管理日志》制度,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实际,灵活开展工作。

3、建立课前检查制度。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教师要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发现缺勤学生要及时报告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

4、落实安全保卫制度。坚持外来人员检查通报和登记制度,禁止危险人员和违禁品进入校门。学生请假出校门,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门卫要严格实行学生请假条制度。继续做好重点部位的保卫为工作。坚持校门口值周制度。

5、继续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办事,而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按学校规定给与相应处理,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三)、强化教育,积极演练

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做到“计划、课时、教案、师资、考核”五落实;根据季节性特点进行专题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确保遇险统一指挥、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积极聘请公安、司法、交通、消防等部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深入排查,认真整改

按照“全面排查,重点清理,不留死角,责任到人”的原则,认真排查,认真整改(学校无力完成的,及时报教育局)。

1、校舍排查。每学期开学前,政教处组织安全保卫和后勤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尤其是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并及时整改——自己能解决的开学前两天完成,不能解决的登记造册,上报教育局,并制定措施。

2、饮食安全及卫生防疫。对学生饮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尽可能自带饮用水。校内门市部要严格按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自查。营养早餐食堂要严格规范相关流程,严把食品安全关,并做好相关食品安全档案。继续坚持传染病晨检制度,校医做好晨检记载并整理好档案。

3、消防安全。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排查、维修和更换。禁止学生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4、防溺水安全。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严禁学生到河边、水塘、沟渠等地溜冰或游泳。

5、交通安全。对全校师生进行道路安全教育,值周领导和老师在上放学时要在门口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6、用电安全。及时检查校内线路及用电设施运行情况,对老化、破损线路进行维护,用电设施专人管理。

7、危险化学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规,加强管理,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师生安全。

8、校园周边环境。针对校园200米内的网吧、游戏厅、门市部、小餐馆、小吃摊点等,学校要及时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五)、开展活动,提高水平

1、继续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

2、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提高个岗位人员安全意识和水平。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我校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切实把学校安全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4

为改善干线公路沿线环境面貌,优化管养环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使公路真正达到安全畅通、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以最佳的城市面貌迎接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和20xx年亚运会马术赛事,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交﹝2020﹞119号),结合《市交通运输局“美丽”创建暨“迎亚运”公路铁路两侧环境大提升行动方案(20xx—20xx)》,决定在全县开展干线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范围及内容

(一)整治范围

对主要干线公路,包括320国道、210省道、305省道、208省道、302省道以及x509分老线、x506徐七线、x517旧钟线和x507桐郑线等重要县道公路进行路域环境整治。

(二)整治内容:

1、破损公路基础设施修复。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破损警示柱、护栏、标志、标牌、标线、公交站亭(牌)等公路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更新。

2、非公路标志治理。未经审批的非公路标志,一律拆除;经审批的,对破损的标志标牌进行修复。

3、路面病害修复。对国、省道公路上零星车辙、坑洞、裂缝等病害进行修复。

4、路域绿化断档养护缺失治理。结合路域绿化实际情况,对绿化断档进行种(补)植,宜种尽种,充分提高绿化体量和绿化效果。加强绿化日常养护,对长势不佳,杂草丛生,生长零乱,缺苗死株,时花枯死,树木倒伏等问题进行治理,落实绿化管养责任。

5、路面污染整治。全面清理路侧垃圾、路面泥沙污染,保持整洁。对沿路的所有石材、垃圾、建筑材料及其他堆积物实施重点整治。

6、建筑控制区管理。对公路用地范围以外(排水沟边缘1米外),可视范围内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不得妨碍安全视距。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建道路风貌提升工作组,由县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交发集团、县交警大队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林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和沿线乡镇(街道)、开发区组成。沿线乡镇(街道)、开发区对辖区内道路两侧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相关部门配合指导,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专项整治行动。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乡镇(街道)、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条块结合责任落实机制。其中绿化养护整治根据“谁建谁养”的原则进行。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主干道(国省道路和主要县道)道路风貌提升改造项目的统一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负责全县主干道可视范围内有碍观瞻问题点位的排查、任务分解及指导验收工作。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交通信号等安全设施的维护、更新;打击盗窃、损坏公路安全设施等危及公路通行安全的行为;负责公路通行秩序整治,重点整治车辆违章停放行为;派驻公安交警与交通执法部门联合开展“双超”治理工作,对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县环保局:负责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工作。

县住建局:指导做好沿线相关道路基础设置完善提升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负责做好320国道管养区域内的整治工作。

县林水局:负责公路两侧的'林业及其生态、水资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为公路周边营造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

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做好农村公路两侧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公路两侧的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公路两侧的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交易秩序;指导广告业发展,监督管理广告行为;组织查处相关无照生产经营和相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

县文旅局:负责指导国、省道沿线通景公路整治提升工作并对国、省道沿线景区标志标牌进行整治。

县交发集团:负责道路风貌整治提升相关建设工作。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整治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实施步骤

1、问题排查阶段(9月15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成立4组干线公路路域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小组,分批对320国道、210省道、305省道、208省道、302省道、x509分老线、x506徐七线、x517旧钟线和x507桐郑线破损公路基础设施、非公路标志、路面病害、绿化断档养护缺失、路面污染及建筑控制区违法违规建筑等情况进行排查并建立第一批问题点位清单,于9月4日前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第二批问题清单于9月16日前完成汇总上报。

2、集中整治阶段(9月5日—9月30日)。由县府办牵头组织各相关乡镇和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任务布置会。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严格按照整治要求组织实施,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3、巩固提升阶段(10月1日—12月31日)。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总结提炼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治理长效机制,推进路域环境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保持良好的公路通行环境。交通运输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分批公布整治问题清单。

四、工作要求

1、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联络员,并于9月15日前将人员名单(见附件)报送至道路风貌提升工作组。

2、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打折扣、不讲条件抓好整改。要有攻坚克难的思想和决心,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县交通运输局务必发挥好牵头协调汇总作用,加强汇报沟通,抓好问题落实。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任务交办、整治反馈工作。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5

20xx年是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复评阶段的第二年,为进一步改善沈家门综合人居面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域无死角城中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彻底消除街道范围内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拆迁待建地周边、田间地头、山坡、水库地带等区域的“脏乱差”现象,全面提高街道整体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水平;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让渔港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升。

二、任务分解

以清理堆积垃圾、消除违规(法)建筑、处理公共区域乱堆物、恢复私自开垦林地、整治山间秸秆焚烧、“疏堵同治”流动摊贩6大类问题为重点,计划在4月15日前完成春季环境整治阶段性验收任务,实现区域范围无垃圾、无违法建筑、无破坏绿化、无乱堆物、无秸秆焚烧、无流动摊贩的“六无”目标,营造生态宜居渔港新面貌。

(一)清理堆积垃圾。重点做好城市社区居民住宅楼道、公共道地院落、城乡结合部房前屋后空地及田间地头、河道周边、山坡地带等区域的生活(建筑)垃圾、非法废品收购点等问题点堆积物清理工作,消除控制“白色垃圾”,提高环境的综合洁化程度,做到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物。其中,重点渔农村如无完善环卫清运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联系环卫部门。

(二)消除违规(法)建筑。拆除或清除视线范围内的拆迁地块、道路(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坡周边的违规(法)建筑、废弃建筑物、地面构筑物和大桥下违法设施堆积等,让陈年老问题等到一次性处理,并分清责任主体,落实后续跟进工作,防止违建反弹。

(三)处理公共区域乱堆物。主要集中处理居民小区楼道、庭院公共区域、房前屋后、山间地头、沿河绿化带、林地、水库周边的公共区域和村道乱堆物问题,并将区域内“老大难”问题在本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得到显著改善。

(四)恢复私自开垦林地。对林地山地保护区、拆迁待建区域存在私自开垦,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一次性恢复林地、待建区原貌,清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并根据属地管理权第一责任人原则,落实后期长效管理,坚决消除私恳破坏环境的问题发生。整治山坡地带私自开垦菜地,同时进行复绿美化,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提高绿化体量和美化效果。

(五)整治山间秸秆焚烧。以道路、河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山间田地为重点,联合城管部门查处露天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它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的行为;区域所属社区、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农户信息存档工作,成立管理工作小组,定去巡查区域内问题;同时,对辖区内焚烧秸秆意向户建立信息档案,对秸秆统一收集统一处置。

(六)“疏堵同治”流动摊贩。街道城管中队继续强势打击城区背街小巷、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沿街流动设摊行为,加强公路沿线设摊集中整治,不定期开展集中“重拳行动”。同时,“疏堵结合”安置自产自销农户,建立农户个人信息,形成流动管理地图,条件允许情况下增设部分区域自产自销经营点摊位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责任分工

根据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任务,建立街道主导、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责任到社区、村、相关办(中心)联动整治的责任体系,群策群力完成本阶段工作任务。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一)街道创建办:牵头负责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总体协调工作,前期大数据排摸汇总,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时间表,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向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督查和通报机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成阶段性情况验收工作。

(二)街道城建办:牵头负责渔农村社区(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涉及的垃圾分类、毁绿补种、违章建筑联合整治等工作。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村落小区、老旧小区工地等区域内的垃圾杂草杂物、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污水外溢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保持村管理的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清除公厕内外一切脏乱差问题;全面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倒乱堆;联系所有村发动村民对房前屋后、家庭院落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

(三)街道渔农办:负责环境整治过程中涉及到山体、水库、河道等区域周边硬件设施损坏,存在风险点设施维护、维修等工作。聚焦河湖(库)乱占、乱堆、乱排及水体黑臭、水面污染等重点突出问题,对全街道内河道、水域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浚,严厉打击排污行为。全面清理河湖岸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废弃杂物、杂草等,确保河湖周边陆域范围整洁干爽,无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点。

(四)街道经贸办和金土地公司:涉及企业管理区域周边环境卫生脏乱问题,联系企业做好配合整治工作;涉及金土地产权管理范围,配合所在社区(村)完成环境卫生整治配套性工作。开展属地中小企业,工业园七内加工作坊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入河情况排查,重点对辖区企业、厂家、小作坊等对象进行“地毯式”排查,检查污水处理、排污现象、污染程度等情况并登记建档,对存在的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长效整改措施。

(五)街道城管综合执法中队:重点开展流动摊贩有效、持续整治工作,联合开展违建建筑清理、堆积物清理等配合性工作,并对相关违章行为执行法律性处罚手段。重点整治辖区占道经营现象,包括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点位各类流动摊点和擅自设置的临时摆卖集中点以及市场外溢摊点;全面整治沿街门面店面外经营、乱摆乱放、乱扯乱挂等现象,拆除沿街破旧雨棚、遮阳棚等破旧附属设施;全面规范户外广告、店招标牌;清除主次干道沿线各类横幅、玻璃门窗小广告,修复各类户外破损广告、招牌缺失、路面井盖破损和绿化裸露缺株等。

(六)各社区(平阳浦分站)、村:根据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整治专班,明确目标任务;负责落实辖区内排查出的问题区块环境整治工作,并在每次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报工作情况至街道创建办。整治前后,配合各有关办(中心)做好群众告知性工作,并在后期做好常态化管理“回头看”工作;工作全程做好完整的.图文台账,随时跟进整治信息,积极报送工作动态。

四、整治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底—3月5日)

调查摸底,制定整治方案。制定沈家门街道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专项整治行动涉及的区域和内容开展调查排摸,汇总制单,确定具体的点位、数量及基本情况,明确区块责任领导。

(二)集中行动阶段(20xx年3月6日到4月5日)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排查区域卫生整治社区(村)牵头开展整治任务,需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由牵头单位联系安排,整治范围内的务必整改完成,不符合标准的务必整改到位,整治重点务必整出成效;行动中加强沟通协调,明确职责任务,确保质量和效果,街道创建办每周汇总一次工作进度,实行周报制度,并将情况反馈区创建办。

(三)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4月6日到4月15日)

由街道创建办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存档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再次要求属地单位落实强化整改;对已完成整改任务的,按要求确定点位负责人,定期开展“回头看”,对责任主体不明、经常反复回潮等各类突出问题,完善管理责任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街道创建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政策措施,落实专门工作队伍和责任人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注重统筹结合,着力解决问题。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要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美丽海岛”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整体部署、共同推进。同时注重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护机制,切实巩固洁化、绿化、美化成果。

(三)强化宣传督导,推动工作落实。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由街道纪工委牵头建立通报、问责机制,对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同时发挥街道内外各类宣传载体,对各地广泛宣传和整治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人居环境洁美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环境专项整治方案 篇6

为切实加强我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进一步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范,市局决定自20xx年5月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食品加工小作坊(下称“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对象

全市范围内小作坊。

二、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小作坊登记管理,进一步解决小作坊“脏、乱、差”和无证照经营等问题,规范生产加工行为,提高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源发性、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

三、责任分工

市局负责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小作坊登记工作

组织开展辖区小作坊的清理排查行动,重点加强产品直接销往餐饮环节的家庭式作坊的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小作坊底数和加工经营状况;认真落实《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督促小作坊业主开业前办理登记证明。在9月份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验收之前,小作坊登记率达50%以上。

(二)督促小作坊规范生产加工行为

进一步增强小作坊食品安全意识,督促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督促小作坊在加工场所公开悬挂小作坊登记证明、营业执照、质量安全承诺书,做到亮证经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工场所“四防”到位(防鼠、防蝇、防虫、防尘),生活区和生产区、一般清洁区与清洁区达到有效分隔;严格落实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履行索票索证手续,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料;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从事食品加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加大督促小作坊产品送检力度

督促小作坊每年至少每品种送检1批次。对送检不合格的,要帮助小作坊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到位。对一些重点品种,可以实行专项抽检。

(四)严厉打击食品加工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零容忍、出重拳,严惩小作坊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行业“潜规则”和共性问题,依法查处未取得登记证擅自生产的“黑窝点”。强化行刑衔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