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2025/07/02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1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马克·吐温所着的一篇巨作。它以童真的文笔为我们所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冒险历程。主人公汤姆索亚正直勇敢,活泼好动,但十分淘气,常常因不愿受家人和老师的管教而逃学。

放下书,我仿佛看到了我那掺杂着浓浓感受的回忆……

汤姆受一个夜晚的刺激被姨母一气之下和伙伴哈克离家出走去当了“海盗”。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野外,他们虽有足够的自由,能力却是如此的渺小。他们一方面受不了外面的风雨,另一方面思念着家人。这,就是他们所向往与追求的快乐吗?

他们还是孩子,很快就后悔了这么做。他们悄悄地潜回了家,看到姨母不断地自责,如雨般的泪,难以言表的痛苦和辛酸慢慢在心中渗透、泛滥。他知道他错了,他多么想说一声“对不起”或“抱歉”。在姨母的沉睡中,他给了她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吻。

在孩子们的葬礼上,一切都是虔诚的灰色。姐姐轻轻地抽泣还有贝姬捂着的脸颊,就连讨厌的锡?砸舶底缘拖铝送?整个教堂,沉重的气息散布在各个角落。正当牧师先生宣读着祷告时,三个不速之客——汤姆、哈克、乔埃蔫头耷脑地闯了进来,使在场的人们都吃了一惊,汤姆不顾一切奔向姨母的怀抱。在这熟悉的温暖中,汤姆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幸福,多少天不见的思念泉水般地悄悄涌上心头。

汤姆回到了以往正常的生活,但他却无法忘掉那一个深夜。那一晚,他和好伙伴哈克去墓地“试胆量”,将一只死猫拎过去埋葬。“那是一个西部的老式的坟地,座落在离村子大约一英里的半山上”。墓地漆黑地不见一点儿光,行动自然也不像汤姆他们想象的那样迅速。突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入耳中,他们有些慌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怎么可能会有人来?紧接着,他们便亲眼目睹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而那个杀了医生的罪犯乔,以醉酒的借口诬陷波特,却安然无事地和恐慌的波特一起逃走了。可怜了这两个男孩子,他们不敢出声,一动也不动,仿佛乔,随时都会转过身来对他们来一刀。

法庭上,一个小男孩惶惶不安地在目击者一席坐着,他就是汤姆,而他远处的对面,则坐着那天犯下血腥罪行的人——印第安?乔!乔死死地盯着汤姆,一丝丝汗从他那麦色的脸颊流下,视线却从未移开。他将那把罪恶的匕首在右手上玩弄着,反射出的光似乎是血一般的,照在汤姆脸上。这让汤姆更害怕了,害怕极了,脸色苍白,双手仿佛与嘴唇一样不停颤抖着,牙齿也一直打滑。别过脸看看一旁的波特,看着他满脸的恐惧,汤姆咬紧嘴唇,沉默了。

“孩子,告诉我,那个杀了人的.是不是波特?”法官再一次询问道。“不!那个杀人犯是印第安·乔!”“嗖!——”汤姆头一歪,匕首一瞬间嵌入了墙壁。在全场人们的喧哗中,印第安·乔逃之夭夭,汤姆和波特,终于松了口气。

没过多久,汤姆和镇上的人们都渐渐淡忘了那件事。汤姆和贝琪还有学校的同学们,一起由老师们带领着去山洞玩。汤姆生性淘气,拉着贝琪就往山洞里跑去。不料,这一跑,却在山洞中迷了路。黑暗的山洞中只有一把带来的火光,山壁凹凸,土路崎岖,洞内又阴暗潮湿,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着。他们渐渐地感到饥饿、吃力,豆大的汗珠流淌着,好像是一层一层被消耗的体力。贝琪哭了——他们是多么地无助!他们有些绝望了。

可是,转机出现了。汤姆灵机一动,牵引着风筝线,找到了出口。但是,他们却意外地看到了皮包骨头的乔!乔想抓住汤姆,而汤姆却竭力闪躲着,贝琪不停地尖叫。汤姆看准时机,手一挥将铜锁砸向乔,而乔,被砸了下去,在也没有力气再次爬上来。就这样,汤姆和贝琪被一支木筏救走了。

汤姆找到了乔他们埋藏的宝藏,同时,大家在山洞中,发现了早已饿死多日的罪犯,印第安·乔。

就这样,这个故事结束了,而我的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2

暑期中,在整理孩子的书籍时又看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这是我为孩子小时候买的也是他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当然也是我自己喜欢的书。禁不住我又拿起来看了一遍。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而又顽皮、又有点野性的个性。一个个让人难以接受的小闹剧、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而又不得不佩服的故事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

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是,当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后,我也认识了一个哲理:有时候,沙子也会发光!而我所指的“沙子”就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大名其实是:汤玛斯·索亚),他是个正直、顽皮、勇敢、乐观、聪明……让我喘口气再给你们讲:机智、可爱,对了他还十分富有爱心的男孩子。他既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滑头”,又是一个被孩子们崇拜的“小英雄”,还是一个整天让波莉姨妈担惊受怕的“小孩子”。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对人微不足道的“沙子”,却有着一段段不一样的经历。

他曾用“花言巧语”来骗取小朋友的财物;曾亲眼目睹杀人如麻的乔埃·哈波在墓地里杀死了医生;曾因为受不了良心的折磨,不顾生命危险将杀人真相大白于天下;又曾一时耍性子和伙伴去荒岛上过了几天“海盗”生活;还曾和“女朋友”差点死在阴森恐怖的山洞中……在他那曲折离奇,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时候的美国;看到了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精神品质,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没想到,汤姆那颗小“沙子”,竟然也能发光!

写到这里,我又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我自己。我虽然没有经历汤姆的传奇生活,但是和那些成绩优秀,多才多艺的“佼佼者”比,我何尝又不是一颗平淡无奇的“沙子”,而他们就是那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艰苦,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的傻事?当你越长大,你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我说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

人总是会长大的,除了个儿长高了,身子强壮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长。你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过人是要越变越好才是。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坏蛋卓伊一样,他坏事做尽,人见人憎。但最后他还是恶有恶报,得到了一个活活饿死在山洞里的下场。

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让我感慨发生在我身边的许许多多孩子们有趣的事,我们作为孩子的教师,我们既要保护孩子那天真的一面、又要帮孩子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呵护下能健康的成长!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本书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能让你一笑解千愁。应该相信自己,努力地做好每件事,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通过这件事和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终生收益的哲理: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盲目的认为自己永远是“沙子”,因为有时候,“沙子”也会发光,它迟早会变成璀璨的珍珠!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能让你一笑解千愁,并且会让你回味无穷……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3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后来,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心爱的姑娘贝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是,他们最终走出了山洞。汤姆和贝琪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书中的汤姆非常聪明,敢于承担,很有闯劲儿。他最终实现了我们男孩的梦想------寻找到宝藏,成为英雄。

汤姆做到这些绝非偶然,因为他有一颗自由勇敢的心。在我们的学校里,倍受瞩目的是老师疼爱的"乖乖孩",体面地"优秀生".在家里,一个个虎妈磨拳擦掌,训练出的不是曹操,就是司马懿……个个城府海深,胸怀大志,暗藏玄机。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我们充分创想的空间,如果活跃过分了,对不起,站在后面做反面教材去,而且到了家长会,定会因为我们的思路没有紧紧跟随老师而让老师大秀吃力不讨好的委屈状,让父母难堪万分,诚惶诚恐,搞不好颜面丢尽。我始终不解:数学老师费尽口舌的灌知识,最后还是有不争气的差生,无论如何也搞不懂一些公理,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们从生活实践中找到规律,找到我们自己的知识?动手动脑动嘴动心动肺……样样都运动了,老师只是在旁边像师爷一样指点指点,引导引导,轻松轻松,有什么不好?!在实际动手创想中"条条道路通罗马",说不定有一天,如果我发现"广义相对论2","狭义相对论3",成为爱因斯坦二世,我会对支持我自由想象,宽容我思想驰骋的恩师塑一个伟大魔术师的纪念碑-----"是您那博大的天空,神奇的引导,造就了我!"

说到这儿,想起一个让我难忘的故事,在美国的一所学校里,有个孩子弄死了一只小狗。校长知道后,对他说:"孩子,你的错需要你自己来弥补。请你过一段时间告诉我,你的小狗身体里有多少根骨头?"过了几个月,这个孩子给校长提交了一份报告:非常仔细的记录了小狗的身体结构,骨骼的`数量……校长非常肯定他,在他的鼓励支持下,这位男孩长大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事如果放在我们的教育背景下,那么事情的结果就不同了。首先,你虐待小狗,品德败坏;第二。如果你反驳,那么认错态度不端正,冒犯师长,大逆不道。第三。瞧瞧别的乖孩子,多懂事,多听话,你呢,嗯?(一定会有个比较,一定要比出优劣!)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有适合它成长的土壤。在中国,能灌输知识的老师很多很多,但是尊重我们的个性发展,容纳我们疯狂想象的大师级的导师很少很少。而且,义正词严,气吞山河,恨铁不成钢的指责的传教士们最多最多……

汤姆毕竟是小说里的人物,是虚构的,所以我安心了,坦然了,平衡了……毕竟我生活在现实中,我得现实!我得加油,我得制定最切实际的目标----争取墙上再贴一张"新三好学生"!拼命,GOGO!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本书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江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活泼、正直勇敢的美国少年。他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在法庭上指正了恶魔印江乔埃,为了说出实情,他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汤姆多么富有正义感啊!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有一次,汤姆和他的朋友贝奇被困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通道纵横交错的山洞里,就在贝奇快要绝望的时候,汤姆却依然坚持寻找着生存的机会。最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出口。结果,汤姆不但拯救了伙伴和自己还意外地发现了畏罪潜逃的印江乔埃。他这种临危不乱的精神真是令人深感佩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义感,聪明、勇敢的少年,你也许想不到,他在大人们的心目中,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鬼”,这点与他的性格有关。汤姆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里枯燥、呆板的教育。相反,汤姆十分崇尚那种充满自由的生活,他梦想着自己能去当绿林好汉。没想到,因为这次的冒险,他的心愿竟然实现了。

汤姆虽然不具备所谓的“优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令人欣慰的成绩,在人们看来:他逃学、撒谎、喜欢打架、爱耍小聪明、成绩差……几乎一无是处。但是,他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和恶势力作斗争,这是多么强烈的正义感啊!我想,恐怕有些大人也不敢这样做吧!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就是大人们最好的老师。从一个孩子身上,大人们完全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虽然有时大人们碍于面子,常常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做法称之为“幼稚”。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有时这种“幼稚”也是大人们所向往的。是啊!经历了太多成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能不感到疲惫呢?虽然有时汤姆的行为很幼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他那种行为视为一种孩子“天真烂漫”的表现。相反,现在社会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斯斯文文、潇洒大方的人,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却跑得无影无踪,这就充分体现出了那些人的自私、保守和贪婪,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赋予大人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普遍有了这样的意识:一个好孩子,做到成绩优异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必过多考虑。我想,之所以孩子们会存在这样的意识,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取家长的表扬和别人的羡慕。久而久之,这种意识被大多数的人所赞成,也就渐渐得成为了一种定律。从此,孩子们竟失去了原有的单纯和天真,一个个是那么虚伪、做作、娇气、爱面子、有心计。然而,这些缺点却早已被那优异的成绩掩盖了。

除了汤姆以外,书中的流浪儿哈克贝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法无天……不但没有人管他,而且每个人都有意地疏远他。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你或许认为它可能已经无药可救了吧!然而,我却对他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同情,这种同情让我不禁想要问问他身边的人:“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一个缺少教导的孩子,怎么可能达到人们渴望的“优异”呢?所以,当大人们在嘲笑、责怪一个孩子没有教养的时候,还是先检讨一下自己曾给过他们多少关爱吧!

对与我来说,孩子是不应该有好坏之分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每个孩子都应该是最棒的。大人们不能只根据自己对“优秀”的认识就断定一个孩子的好坏,不管什么事情都应该全面、宽容的去看待,不能只限于一己之见。我想,只要大人们能够多多了解身边的孩子,就一定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汤姆,是你让我重新客观地看清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是你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是你让我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不管以后的日子会有再多的艰难困苦,不管将来的道路会怎样的泥泞坎坷,我会永远记住你那响亮的名字——汤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