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工作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康复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康复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重点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和特教指导中心的工作规范发展,将康复融合教研组的工作按三条主线进行统筹安排。即继续深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加强智障教育教学研究,继续加强语言康复训练工作。现制定本学期学前融合教研组工作如下:
二、常规工作:
1、本学期开学初,计划对每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和听觉语言评估。个训教师根据聋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等级进行评估,然后针对每位孩子的听力、发音、言语、动作、思维、记忆、认知等特点制定详细、可行的个别化训练计划。根据受训聋儿的每一阶段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训练内容。
2、加强组内学习。本学期,启智班的任课教师又有新的教师加入,需要教师跨专业进行备课。启音班有一多半的学生已处于学龄段,因此,我准备将聋生幼小衔接内容和培智新课标作为组内学习的主要内容。
3、每月撰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思考,在反思后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符合校本实际的综合教材和医教结合康复课题研究。
4、读一本实用的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养成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每人读一本书。每名教师每月根据学校安排的主题至少写500字的学习笔记。
5、参与个别化训练的教师,要求期末对受训聋儿进行训练效果康复评估,整理汇总个训学生的一系列资料。
6、尝试培智班部分课程的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整理。
三、教研活动: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九月:
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好学前集体教学内容及任课教师课程表、组内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交流、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安排本学期个训学生,制定组内个训时间表、开展期初评估并根据学生评估情况制定IEP方案。
3、学前认知教材的实施和培智校本教材的筹备。
十月:
1、组内培智新课标的学习。
2、校本教材的编写。
十一月:
1、参与市特教优质课现场观摩活动。
2、校级教学研讨会的准备。
十二月:
1、组织开展校级康复融合优质课活动。
2、师德师风征文活动。
一月:
康复融合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本月对集、个训学生进行考核或评估。结束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学前康复融合将逐渐成为特教发展的主方向,虽然目前我们仍在探索中前行,但我们有信心会在这块土地上扎根、成长起来。
康复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现代康复治疗项目9项纳入基本医保,是为康复医学发展的绝佳时机,加之我院各级领导对康复医学科大力支持,科主任的`管理果决有序,又恰逢我院“二甲”复审,对康复医学科的硬件装备,人员配备,管理、教学和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均提出较高要求。为此,更鞭策我们在科室建设、诊治水平、医德医风、科研创新、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上不断发展,现制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在科室管理方面,继续以互利双赢为目的,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奖惩分明为准绳,以团结和谐为目标,运用新型管理模式运转康复科。不断扩大病源,提高疗效及满意率。为配合医院扩建要求,两年后科室发展计划为充实5个门诊部门(物理疗法部、作业疗法部、言语治疗部、传统康复部、假肢矫形器部);成立康复医学科病房。为逐渐实现扩建计划,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重点培养。根据康复专业实际情况,需要引进本科以上康复专业治疗师1~2名,能制作假肢矫形器者优先。整体素质尚需提高,康复医师因多系其他专业转行而来,需进一步到国内高水平康复中心进修深造,鼓励支持年轻医师、治疗师报考研究生;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能力尚需强化和提高。保持知识、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积极参加义诊及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利用科会时间认真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体现出教学医院水平。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抽查,每月召开质量管理控制会议一次。设立质控点,针灸、局部封闭等有创操作,严格消毒,避免感染;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衬垫等物品及时清洗、消毒;手法治疗动作规范,定期培训;我科会诊患者较多,严格执行由分诊护士及时通知负责医生,正常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10分钟到达;我科器械较多,出现故障及时报修,每周由专人负责检查,排除隐患,贵重器械专人保管并设使用维修登记本;节假日为保证患者连续治疗,安排轮流值班,更应提高责任心;继续保持完善“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康复医学科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等多为一对一治疗,与患者接触多、时间长,尤其要求服务意识和质量继续加强。
为提高全科的医疗技术水平,认真组织科内人员的业务学习,科室每周一次组织讲座、讨论,了解康复领域治疗新进展,反复学习《康复医学与物理诊疗规范》,或通过病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新教师授课前开展试讲,讨论课件制作及授课语言、内容;定期为下级医生、实习生讲课,加强管理,讲解语言要规范,动作要娴熟;教学、治疗同时要观察病人反应,随时评估,预防特殊病人如截瘫、长期卧床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致休克,颅脑外伤等患者训练中避免情绪激动、劳累诱发癫痫等,制定应急预案并熟悉急救处理流程。
鼓励对适合临床推广的新项目的开展;康复治疗范围拓展,开展特色康复项目,如:智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床旁康复项目,想象运动疗法等。要求中职以上,每年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初职每人每年发表综述或论文一篇。研究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争取多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申报科研奖。
为配合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增加我院医疗市场竞争力,我科计划在20xx年申请解决的问题有:
1. 康复医学科急需设立病房:首先可达”二甲”对康复医学学科建设要求;其次有利于减少神经科病人住院压床,加快其他科室周转,丰富治疗手段,吸引病源,提高经济效益;第三,通过神经康复出院的病人,由于其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在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满意的同时,会加大对医院的宣传,为医院能够赢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增强医院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2 功率自行车:主要用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对于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症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屈曲姿势下进行运动,避免膝过伸,此仪器的应用有良好的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3. 依二甲标准尚欠缺的:磁疗仪、吞咽治疗仪、Bobath球、滚筒等。
康复工作计划 篇3
xxxx年是“xxxx”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世界瞩目的奥运年,同时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就近服务,为了做好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服务面,确保20xx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和任务
1采取多种形式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使他们得到就近服务。
2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残疾用品用具。
3为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试器,为视力残疾人进行功能训练。
4组织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康复知识。
三主要措施
1提高我们康复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2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3入户走访了解调查,切合每位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康复,转借康复,心理康复。
4利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重大节日,采取上街宣传,发放材料,板报,组织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义,普及康复知识和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的康复意识。
康复工作计划 篇4
20xx年康复科是夯实基础的一年,20xx年则是康复科全面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康复科的和诣发展、增强可持续竞争力,特拟定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
20xx年工作重点是继续抓好门诊康复科运动作业疗法室建设;做好横向联合,拓展脑损伤、神经损伤等伤病的功能训练;稳定疼痛性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工作;着力建设康复科病房、规范发展康复科病房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全面启动中医治未病、天灸、亚健康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康复预防、康复治疗等全面康复、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广泛联系各科专家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加强业务学习,力争创出科室特色与品牌。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1.定期到其他科室查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指导相关科室医师开需要的康复治疗项目,指导本科人员制定康复计划及实施。本科医师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适应证,向其他相关科室医师推介本科特色。
2.有计划对本科医师进行全面康复培训,做到康复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每周一小训每月一大训,以提高每位医师的康复理论及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3.全面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拓展脑损伤、脑瘫、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有计划地开展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病的康复介入。
4.在院内外宣传康复项目特点,治疗效果,提高社会各界康复意识。通过病人及时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正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
5.对疑难病人进行科内讨论,以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康复医疗技术水平。
6.劳务酬金实行二级分配,以工作量为主,结合岗位工作、职称、病人满意度综合考虑。
7.加强住院部病人管理,实行有康复特色的病房管理模式。由科主任、护士长全面组织实施管理方案,科内人员分为病房管理组、现代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康复护理组。
病房管理组:CC医生、CC医生负责管理具体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案、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现代康复组:由病房管理组分担一部分、郑CC负责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疗法、言语矫治;由区淑环负责物理因子治疗。
传统康复组:周CC负责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药敷 等。
康复护理组:护士发挥康复护理优势,开展有康复特色的护理和康复宣教。
8.加强门诊管理,门诊为康复科的窗口,负责为病区输送病号。门诊医师接诊病人,开出治疗单或联系住院,交由科内统一安排,其他科室介绍病人到我科,由我科统一安排治疗。
9.加大科室人员培训力度,争取领导支持,协调科内人员到康复医学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轮转,学习相关处理知识,加强科间联系。每年选派1~2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10.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康复人才,尤其是康复治疗师,按摩师,以利更好开展业务。
11.营造科研氛围,力争每有1篇以上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