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 篇1
贝蒂曾经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在老舍的笔下,祥子诠释了这句话。祥子不过是一介车夫,人们都叫他“傻大个”,拉着那辆破烂不堪的车整日奔波于各大街小巷,他和当时那些被压迫的人一样,受人驱使,遭人冷眼。但他不苟于当下的生活,他那顽强充满热情的生命里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个梦想一直伴他走过了十几年的拉车生涯。
祥子带着他正直、善良的性格,一直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他甘愿吃任何苦,受任何累,风吹雨淋也未曾懈怠,几年的省吃俭用,使他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使他无比欢喜。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他的车被蛮横跋扈的士兵夺去,狡猾奸诈的孙侦探又威胁祥子拿出了他最后的积蓄,祥子开始变得一无所有。
当他以与虎妞的'婚姻这为代价再一次拥有一辆车时,却因为虎妞难产而死而不得不卖掉车给虎妞办丧事,祥子又一次一无所有!后来又失去了他最爱的小福子,祥子在痛苦中挣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也失去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他开始变得厌恶拉车,厌恶劳动,爱贪便宜,生活捉弄了祥子,渐渐的他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只剩一具空壳,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祥子从一个勤劳、健壮、坚忍的乡下人民变成一个麻木、自暴自弃的懦夫,这本不是祥子的错,是整个社会摧毁了祥子。如果祥子可以像司马迁那样,即使受尽侮辱,也决不向命运低头,用倔强有力的书写生命,绽放出人生光彩,留下不朽的著作。如果祥子可以像贝多芬那样,即使双耳失聪,也依旧用饱满的热情去生活,去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祥子前几次以倔强的精神去与命运作斗争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歌颂的,但后来的自暴自弃、麻木不仁却让是我们引以为戒的!
如今的生活条件与以前很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不公平,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为了我们的梦想而全力以赴呢?即使是“吃得苦中苦”,也未必能成为“人上人”,但是,至少我们努力过,我们问心无愧!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书,人生艰辛无尽,越千山涉万水之后,总会留下伤口,当我们破茧而出羽化成蝶之时,回首来时的路,那伤口处定会开出一朵朵绝美的花。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光明,我们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精神去挑战困难,去冲出逆境!
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 篇2
祥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实实在在的车夫,勤劳、坚忍。但他的结果却是悲惨的。
他带着自己的希望来到北平,认准拉车这一行,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买上自己的车。但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不到半年,祥子的车被大兵抢去,牵回三皮骆驼。祥子没有灰心,更加努力赚钱。还没有买上车,钱却又被侦探抢去。在他与虎妞的婚姻中,他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是终于再次拉上自己的车。虎妞死了,祥子人车两空。生活的打击,小福子的逝去,使祥子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变了,吃喝嫖赌,样样都干,以出卖人赚钱,彻底成为城市垃圾。
故事悲哀的结局,不禁让我想到当时社会的惨状。祥子——一个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车夫,被可恶的社会折磨成了社会的垃圾,象行尸走肉一样,只有一个驱壳。当然,这——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是也感到敬佩。我敬佩他那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只可惜最终他没有战胜自己,没能够战胜社会,最终还是被打败成为了社会的累赘。对于这个社会,我感到悲哀,感到痛苦,感到耻辱。祥子在社会的影响下经过三起三落成为垃圾。这个社会,在排除垃圾,却又在大量制造垃圾,这个社会又有什么本事?我只能够说:这个社会是一个腐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社会。而那些促使社会腐败的人,却压迫着那些勤劳的人,那些努力的人,那些坚持不懈的`人。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这本书的讽刺性很强。讽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使人们经受生活中过重的压力,让人不得喘气,不得翻身。而我确认为这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虽然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如果祥子最终战胜了自我,就算他的生活不是他理想的那样,有自己的车拉,但是至少能够让自己安心生活,有一点收入,不去偷,不去抢,能够保持自己原来有理想、有目标的心态,不成为社会的垃圾。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如果没有目标有理想,轻易放弃,永远报着消极的心态,不去闯,不去拼,最终只能够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因此,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够立足于社会。
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 篇3
三年后,他便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在一次拉客中出了意外,,自己的车被官兵收走了。后来,政府的侦探骗了他节省下来的钱财。之后,他迎来了跟大的打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不得已把车卖了,给她办理丧事。
他的一个家没有了!但是,小福子的自杀更让他心痛。祥子屡受打击,他再也不想忍受这一切了,而变得堕落、颓废,人人唾弃。祥子本来热爱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充满希望,但一系列的挫折、失败使他恨透了这个世界!我想,这其中与祥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联。从书中、电视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实在是令人恐惧。
它能让一个善良的人变成行尸走肉,它像是一阵呼啸而来的黑旋风,吞噬了人们善良的本性!这是多么的可怕!但是,我们不能只仅仅看到旧社会的混沌黑暗,也要发现祥子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起初,祥子当上洋车夫,每天拼命拉车,不怕吃苦,对生活没有半点怨言,就算再后来他的车被官兵收走、自己被掳去时,他也不曾气馁,而是在那儿寻找逃走的时机。在逃走的路途中,他与牵来的'三头骆驼为伴。尽管黑暗笼罩在周围,前方一片漆黑,祥子也不愿停下休息一会,继续拖着疲倦的身躯继续前进,直到浑然睡去。
他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有理想,有抱负!由此想想我们吧,我们生活在这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自己又是独生子女,何时尝过祥子那般的艰辛与酸楚,但是我们却都又讨厌学习,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我想读完此书,就应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与祥子一样,不怕吃苦。那天晚上,我捧着大堆作业来到书桌旁,时钟“嘀嗒、嘀嗒”,陪伴着我。“唉~累死喽·····还有不少作业要写。
”我伸个懒腰,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多了。算了,剩下的明天早上再完成吧。我心中想道。“不行!今日事今日毕!”我坚定的说。
写完作业后,我那一觉睡得更舒坦了。总之,《骆驼祥子》给我的感触有很多很多。我感受到了旧社会低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对祥子深感同情。但这同时也告诉我:一个人不论生活的环境怎样,都必须有理想,有目标,那样才会留住自我,不被环境所困惑。
在生活中,我会时时记着祥子,提醒自己该怎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骆驼祥子初一读后感 篇4
一个车夫的一生,会是怎样的呢?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个北京车夫的一生。
祥子失去了父母和几亩地,18岁就到城里发车,心中一直怀着一个梦想:用自己的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高等车夫。他也的确很拼命的工作,用几年买了一辆车,这辆车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可造化弄人,战争来了。兵们夺走了他的车,毁了他的支柱,祥子坚强的.从磨难中爬起。却不知道还有更大的挫折。
祥子赌了一条命,从兵那边逃了出来,用偷来的骆驼,换了几十块钱,这些钱,仿佛是他黑暗日子里的一束微弱的光。但社会没有给他留一丝希望,祥子仅有的几十块。被孙侦探骗走。又没了希望。
日子还要继续,祥子却变了性格,他开始消极无望,想着将就着过日子。虎妞骗祥子自己怀孕,和他结了婚。用仅有的两百元买了辆车,虎妞怀孕时,箱子的生活也不算糟。但好景不长,虎妞难产死了,为了办丧礼。祥子把车卖了。就连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也上吊自杀。
此后祥子性格大变“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究竟是什么让祥子从体面要强的高等车夫,变成堕落自私的无业游民?
祥子生存的社会本就是不公平的,处处充满险恶,如同书中小马儿祖父说的“干苦活儿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祥子三次失去车的经历,也都与社会有关,第一次丢车反映了当时社会兵们的蛮不讲理,压榨百姓,第二次丢车,折射了社会风气腐败,官员贪污,剥削百姓,第三次丢车也与虎妞的死因有关,与当时社会人们封建迷信,仙婆弄虚作假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祥子本身也有一些问题,他明知自己不该如此堕落,可她任着性子丝毫不约束他的眼光也很狭隘,明明从老车夫身上看见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可他没有吸取教训,找到正确的方式改变命运。
《骆驼祥子》像一盏明灯,我从祥子身上明白了,要善良真诚,也要勇敢面对挑战;从虎妞身上,我懂得了要敢爱敢恨;从曹先生身上,我知道了要乐于助人,正直有礼……《骆驼祥子》真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