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呼兰河传》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
这本《呼兰河传》,描述了呼兰河附近的人们曾经的生活,虽然他们有些迷信、死板,但却十分的淳朴,该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
呼兰河畔的人们,也有茶余饭后消闲的事物。比如那个在路当中的大泥坑,在那的人眼里面竟是十分有威严的,因为在它里面淹死过许多牲畜,所以总是会有人说:“大泥坑里又淹死了一匹马。”尽管马最终还是被救上来了。《呼兰河传》里还描述了作者萧红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事和物。她最喜欢和她的外祖父一起在菜园里一起玩耍,将她那小孩贪玩的本性展露无遗。萧红会把稻谷从地里铲掉,留下一大片狗尾草;会把盛开的玫瑰插在祖父的草帽上,听祖父说:“今年的玫瑰真是香。”而乐的哈哈大笑;会到贮藏室里探险,那木尺、铜环这样的“好东西”来玩。
我小时候自然也像萧红那样贪玩,而且还有一个童心未泯的外公。有一次我和姐姐还有外公乘着一辆两层的公交车,在市区里闲逛。我们三人聊着天,不一会儿便到了终点站,公交车的广播开始仗着自己的大嗓门催促乘客下车,而我突发奇想,想直接坐这辆车回家,于是便和外公姐姐一起躲到了最后一排,以逃避司机的检查。车上立刻变得空无一人,在后排的我们三人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从街上传来的轻微的嘈杂声。司机从楼下走了上来,来检查车上有没有人。我却在这时不合时宜的打了一个喷嚏,虽然不响,但司机却听得真真切切,并朝我们这边走过来。姐姐和外公拼命的向我挤眉弄眼,似乎想用眼神把我杀死。司机越走越近,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但还是被司机赶下了车去。
《呼兰河传》把我带回了我的童年,让我仿佛也生活在呼兰河畔。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2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百感交集。
呼兰河是一个东北小城,作者萧红的童年就是在这儿度过的。这儿有淳朴的乡情,有四季的美景,还有各类当地的风俗。但是由于当时封建社会的古板保守和城里居民思想的封建愚昧,因此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虽然没有作者的特指,但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故乡人愚昧思想的讽刺。这些迷信的人们真是对待任何事物都执迷不悟。一个生龙活虎的少女,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本该欢笑嬉戏,可却被这些思想的禁锢活活残害致死。作为同龄人,我愤怒,作为读者,我为这个封建社会而感到悲哀,我们不得不说,她也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在她身上,有着被男权中心主义深深残害的烙印。
面对这种情景,我的思绪不由荡漾开来,一个路边的乞丐涌入我的大脑。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无家可归,而且没有学历,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正常人该拥有的四肢健全,五官端正,最重要的是他——年纪也不大。一个人最珍贵的是青春,既然仍未失去所谓的青春,为何不怀着自己的抱负去为美好的明天打拼呢?其实仔细回味生活的“一花一草”,一个人活着并不是由钱财才是最重要的。钱财乃身外之物,人世间还有比其更可贵的亲情与友情。也许这个年轻人是为生活的窘境所逼而不得放弃自尊乞讨为生,以换取微薄的收入。但是有一点是不可置疑的——爱拼才会赢。也许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为钱财蒙蔽了双眼,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谋利益,也许一些人更喜欢不劳而获,也许在一些人看来钱财的价值已高过一切,有钱才有权势,有钱才有尊重。但是我们作为肩负着成为祖国新一代栋梁的使命,我们不能为此蒙蔽双眼,而应辨别事情的是非,就像要极力反对愚昧的思想一样。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3
写《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人名叫萧红,他原名叫张迺莹,由于她一生坎坷,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到最后都会表达出一种激愤与批评当时社会一种不好的现象。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矛盾先生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我认为非常对。
“一篇叙事诗”体现在作者小时候的各种经历,从她一开始跟着祖父去菜园子里胡闹,到她来到街市上观察那些好玩的事情。有“大水泥泡子”,有“祭拜死人的老祖庙”,还有一些丰富的传统活,让我体会到了那里的风土习俗。最后她还将她的一些周围邻居的事也讲给我们听了。这不就是一篇完美的叙事诗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体现在当时的风土习俗,像“放河灯”啦,“跳大神”啦,“野台子戏”啦等许多在我们南方一般见不到的东西,在她们那就常出现。这样也就更加的丰富多彩,饶有情趣了,也非常的.有意思。 “一串凄婉的歌谣”体现在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包办现象,一切由大人说了算。而且在那儿的人情味也不是很浓,谁家死了个人,第二天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象没发生过一样。最可怕的是哪家人有钱和谁说定了“我出5000吊钱买你家的娃”,只要家长说行就行,孩子一生就由那人操控了。 整本书看下来,欢乐给了我不少,但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人类的愚昧无知,改造一下我们的灵魂呢?我认为是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4
看了萧红以直率朴拙、平易近人的手法塑造出的沉闷、迷性而又有色彩、很有趣的《呼兰河小城》,我万分感慨。在呼兰河小城中,人们过着简单、平凡、朴实的生活。大家总是把陈旧的事摆出来当作新鲜的事,对于自己有好处的事,置之不理,抱着一种随它去的心态;而对于自己有害的事,就担惊受怕,一会儿扯到神,一会儿扯到鬼,花了许多冤枉钱,真是可笑啊!每到小城隆重的节日,街上热闹非凡,人们对此谈天说地,言人人殊。还有主人公这个平凡家庭的各种令人牵肠挂肚的悲欢离合,更加详细地讲述了这些人们的品格。我觉得,做人不应该做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顾别人感受的事,这样损人利己是不好的,就算别人不说,自己心里倒也愧疚。做人还要做得勤劳朴实,虽说这样有点辛苦,但来日方长,看到了沉甸甸的硕果,又何必在意这之中的分分秒秒呢?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好好珍惜生活。在呼兰河小城的普通家庭中,买一块豆腐也要忍痛割爱,还要痛心上一整天,相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花钱大手大脚,钱像尘土一样挥出去眼也不眨一下,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有电视、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来娱乐,、了解新闻,而他们什么都没有。因此,我们在这样好的环境中成长,一定要好好学习读了《呼兰河传》,我有了许多感触,这些有意义的感触,我会努力去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