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2025/07/11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篇1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教师的爱便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责任就是教师的灵魂,爱与责任便是教师之魂。

一、“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源于“爱满天下”的乐业情怀

伟大的苏联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在这十九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名学生,用爱铸就高尚的师德师魂。冯硕曾是全校出了名的调皮捣蛋的学生,自从冯硕入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没少和他“打仗”,我说打仗一点都不夸张。教育他也许要比攻克一个堡垒还要难!对于这样一个全校都出了名的学生,我几乎每一天都在和他斗智斗勇,今天无故的打人,明天又满嘴的脏话骂人;今天作业没有完成,明天又借故不上课……更不用说学习,一年下来,不知自己苦口婆心的找他谈了多少次话,也不知道自己批评了他多少次!可是我知道,他现在这样,并不是他的错,家庭的一些变故在他心里留下了太多的阴影,我不能放弃他,哪怕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也没有理由放弃他!所以无论他犯了什么错,虽然生气但我仍然一如既往的关心他,教育他,即使他因为我批评他而在全班同学面前和我大吵的时候,我对他的关心仍然没有变过!我相信,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

记得马卡连珂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部书,一部耐人寻味有待关注的书。孩子的点滴进步成长都需要老师的关注表扬,或许是只言片语但能温暖一个孩子的心灵。班里的屈浩轩平日里总是精神恍惚,上课时开小差,下课又调皮得不得了。而且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写完了字迹潦草得让人头疼。偶尔一次,班里办“书法比赛”的活动,他很高兴地将一张写满生字纸交给我,说那是他写得最认真的生字了。我仔细地看了看,与平时不同的是字迹工整了但还是有些脏。转念一想孩子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应该给他一些鼓励。于是在比赛结束时,我特别颁发了一个“进步奖”给张一博。孩子拿到奖状时那高兴劲犹如拿到一等奖”。顺势又鼓励了他一下。从这以后张一博的字逐渐进步,我也有意的表扬他。渐渐的我发现他的小脸上多了些灿烂的笑容,回答问题时也很自信,小手举得高高的,声音也特别洪亮,一次与他谈心时,他偷偷告诉我:我家里有大苹果,下周我给你拿几个。以后我要报答老师,要给老师争光,他歪着小脑袋认真的说着,我把他揽在怀里,心中满是欣慰和感动……

二、“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源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

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对于教师来说责任心更是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着血肉灵魂的、心智正在发育、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心地是否善良、是否能够心系他人,将会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幸福,将会使社会变得安定有序,将会决定着国家的兴衰。由此可见,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的责任之大,可想而知。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说得直白一点,作为老师,我的责任就是把学生教好,教好分两个方面:做人和做学问。

首先,教学生做人方面的责任,为人师表,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分清正邪,明辨是非,正所谓“言传而身教也”。一天之中,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待人接物、处理突发事件等都要注意细节,力求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完美,学生虽然不说但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另外,要时刻以积极地心态去过每一天,以自己的乐观去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困难。学生犯了错误,要公平公正,严格按原则办事,否则在学生们心目中会威信大失,导致以后再处理学生问题时困难重重。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无论教他们多长时间都要对他的终生负责,对他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负责。比如说,老师要求学生上学不能迟到,自己首先就要准时进班,如果有学生迟到了,不能仅仅是给他讲学校的规章制度,还要上升到做人的高度。

作为语文老师,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多阅读相关资料书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安排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在轻松地氛围中学习知识,使他们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逐渐的由“要我学”的心态变成“我要学”的心态。另外,要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真做到“授之以渔”,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灵活应对突发情况,不一定非得按教案来,只要能够将知识点教给学生,可以不拘泥于某种形式。

都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学无止境,钻研无止境!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今天的新科技、新知识、新理念,因此,在业余时间我常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的书籍来丰富自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游刃有余。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也许,我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孩子们孤单寂寞或者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他们走过一程。

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篇2

8月24号下午,我参加了幼儿园班的家长会,感觉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家长会,对本学期幼儿园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本次会议是班入园后第一次全体家长会议,内容充实,节奏紧凑,详略得当。致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由姜衍文、姜衍武的父亲姜本清发言,同时他也是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的校长,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致力于研究学生中长期发展,他的发言对各位家长指导幼儿生涯规划有很好的意义。第二,由班主任冯老师讲话。冯老师从孩子一入园就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这学期还带这个班,孩子们适应,家长们喜欢。

姜校长的发言围绕两个主题,一是品德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姜校长讲了两个20

年招远一中考入清华学的两个学生的例子。他们家长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孩子做人的方法:忠厚。俗话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二是家长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黄金期,几乎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孩子幼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姜校长说,他的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学困生,一开始他都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发现没有解决的出路。后来他换个思掠家长身上找原因,果然发现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问题最终都能在家长身上找到原因。现在许多家长工作压力,回家以后又要做饭洗衣打扫,的确是非常辛苦,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姜校长建议,可以利用孩子写作业前、睡觉前的时间,多交心,理解孩子的困难,关心他的喜好,提出一些建议。姜校长的发言一结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感谢姜校长发言,更感谢冯老师在开学初的这个安排,家长们听得很受启发。

冯老师的发言主要围绕这学期儿童的安全、饮食、学习、纪律等方面,家长认真作着笔记,珍惜这次直面交流的.机会。冯老师具体介绍幼儿园食物来源、膳食搭配,安全常识和孩子午睡等细节,让在座的家长放心了许多。老师又介绍班里另外两名老师的情况,刘老师今年到退休的年龄了,还经常抱着哭闹的孩子安慰,在这里我要向各位老师说声“谢谢,辛苦了”。

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也感触良多。首先要对园方及老师的工作提出赞赏,你们的专业精神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家长觉得孩子在这里是安全的、满足的、愉快的。其次是我们班的家长也很有凝聚力,对幼儿园和班级的各项工作都积极支持和参与,尽自己的全力来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培育下定能茁壮成长,快乐进步。

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篇3

一、爱教育事业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岗敬业,热爱学、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处事要公正公平,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正确引导学生的品德和言行,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有奉献的精神、要博学多才、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观。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踏上了三尺讲台,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只有用真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丰厚的心灵回报,这种回报,是只有作为一名教师才能拥有到的精神财富。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爱好、兴趣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但在对待学生上,我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平时看到他们上课不听讲、不遵守纪律,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说一些过火的话。想想是自己的师德不够完善,今后要做尊重学生、对学生宽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心理健康负责的师德行为。

三、强烈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全体学生负责。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我们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我们看到用心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的爱就得到了回报,我们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列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今后,我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整体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

幼儿园教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篇4

5月7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龙岩市幼儿园教学副园长高级研修班”在吉林长春的研修培训,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张宪冰、王澍、王小英、陈坚等教授的专题讲座,教授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专业素养。陈坚教授讲到,教育叙事研究法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意义理解的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幼儿园教师,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袋想,用自己的话叙述。是自下而上、扎根本土的草根式研究。下面我以教育叙事案例为话题,谈谈我在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所获得的切身体会。

情绪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安定愉快的情绪不仅可以成为幼儿积极学习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基础。幼儿情绪容易变化,并且较难控制,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去了解他们内心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帮助他们逐渐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让幼儿真正找到自己的快乐。

行为描述场景一:小女孩叫西西,她长的比较瘦小,黝黑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齐耳短发,时常用手指把衣角卷来卷去,是个腼腆的小女孩。开学一个多星期了,我还没有听她说过一句话,也不见她露笑脸。户外活动时,她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别的小朋友嬉戏笑闹,有时干脆躲在教室里默默的流泪。我看在眼里,心想:这小姑娘还挺害羞,就悄悄的叫上吴静、海钰两位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拉她一起去玩,她却像害怕似的远远躲开,看到这里,我微笑着走过去轻轻的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去玩好吗?”话音未落,她身体本能的往后墙靠了靠,一双大眼睛怔怔的望着我,看到这双充满无助的眼光,我惊呆了。

场景二:一天下午刚吃完点心,我正在准备游戏材料,忽然,听到从厕所传来孩子哭的声音,刚要去问个明白,林浩小朋友已泪流满面地从厕所出来,身边围着一群小朋友,他们大声叫道:“老师,老师,快来看呀,林浩的手咬破了。”一听手被咬破,我既紧张又生气,想问问怎么回事。林浩小朋友边哭边说:“是西西咬我的,很痛。”这时,西西紧张的表情站在了我的面前,但我还是压下心中的怒火,蹲下身子慢慢地问:“是你咬的吗?”她点点头,“你为什么咬人?林浩打你了吗?”一连问了几遍,她就是不说,眼睛紧紧的盯着我。我知道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不能随便批评谁,特别是西西这孩子。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西西的妈妈来园接孩子时,我非常诚恳的对她说了今天发生的事,并希望她能帮我问清事情的原委。晚上,西西的妈妈从电话里告诉我,孩子已承认自己不该咬人,但是,咬人是想阻止林浩小朋友玩水。听了家长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西西的这些行为是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同时又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表现,一般来说,语言表达弱的孩子通常是用行动来表明自己意愿的。如果不及时帮助西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她的人格健康,导致她一生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她的人生历程。

通过家访了解到,西西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由安徽的外婆照顾,近期刚回到家乡,由于生活在安徽本地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影响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策略与效果策略一: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对老师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为了让西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我决定用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她,用朋友的身份接近她,以妈妈般的爱心去滋润她。午睡起床时,我象往常一样坐在她的床边,看到她动了一下,一会儿睁开了眼睛,我俯下身子低头在她的额上亲了一下,并在西西耳边说起了悄悄话:“西西,睡的好吗?我是你的大朋友”她看了看我,眼睛瞪的大大的,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西西,老师说你睡觉很乖,奖你一个苹果贴。”她拿着苹果贴,眼泪刷刷的往下落,我赶紧把她揽在怀里说:“西西,老师会象妈妈一样爱你,以后有什么事就告诉我,好吗?”边说边拉起了她的小手。一周后的早晨,西西的妈妈告诉我:“昨天孩子回家说,老师是我的好朋友,会跟我说悄悄话;老师又象妈妈,会亲我,谢谢您老师”听了孩子妈妈的话,我很开心。

策略二: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以好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谈,让幼儿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

西西的口语表达能力差,她是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妈妈昨天给你煮了什么好吃的?”、“星期天爸爸带你去什么地方玩了?怎么玩的?看到了什么?”……我以好朋友的身份,寻找机会与她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在语言节“讲故事”活动中,我提前通知了西西妈妈做好准备,轮到西西上台了:“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虽然孩子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但看到孩子的进步,西西妈妈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感悟孩子的变化,让我感到了欣慰。作为老师,对待比较特殊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在观察中去等待、在理解中去分析、在接纳中去激励,耐心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应该努力的去雕琢,使它永久的焕发光彩,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