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读书心得日记

2025/07/22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读书心得日记(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心得日记 篇1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笑猫口记之塔顶上的猫》的书,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杨红樱阿姨写的。

这本书的人物主角有:淘气包马小跳、疯丫头杜真子、马小跳的妈妈、爸爸,杜真子的妈妈。这本书的动物主角有:笑猫地包天、老老鼠、靓猫、酷猫、乌云盖雪、雪罩拖枪、虎皮猫。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翠湖公园里有一座美丽的白塔。伴着第一缕春风,一只美虎皮猫出现在了塔顶。这惹怒了一群著名的“资格猫”,他们都上不去的地方,决对不允许别的猫爬上去。“他们开会怎样对付塔顶上的猫,愤怒地去旅行……”这些疯狂的行为,受到了老鼠的嘲弄,让翡翠公园里的老鼠们都乐翻了天。这真是一个热闹又好笑,而令我忧伤的春天。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了很多知识和道理。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助人为乐。最重要的是不要嫉妒人家,自己才是最好的。

读书心得日记 篇2

四壁密封,却渴望蓝天;生死一线,却坚信未来。这是我看到《安妮日记》前半部分的感觉,而当我更深入地体会这本书后,这个与我年龄相仿、天性自由的女孩,给了我更强烈的震撼。

她开朗、活泼,本该是大自然的宠儿,在自然界中自由嬉戏。但命运给她开了个大玩笑——她被迫在密室中度过了压抑、恐惧、沉默的两年,最终病死集中营。两年如影随形恐惧和沉默,这是所有人都难以承受的酷刑,但它却并没有改变安妮的天性,直到被抓走的前几天,她依旧坚信未来,充满希望,想笼中的雄鹰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挣扎,努力脱开束缚。

她的充满理想坚定的行为与对生活细节的记叙深深吸引着我,驱使我不断往下看。但是,当我的目光停留在1944年8月1日的时候,我竟再也无法使眼睛向下看去——我很清楚,这是安妮最后的日记,写于她被捕的三天前,

《安妮日记》不是小说,因此它没有导演的事先伏笔提示,每一篇日记也没有那些煽情的藻饰,只有真情的流露。我更愿意把它作为我和安妮的对话而不是像看电影一样让故事从眼前飘过。对我来说,看这本书就如同安妮坐在我对面与我聊天一般亲切。试问,当你明知道朋友即将遇难去世,你还怎么忍心微笑着听她述说自己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热爱呢?我真想抓住她的衣领,摇晃她,大声对她说:“你就快被捕了!你的悲剧已经注定了!别再做白日梦了!!”但坐在我面前的安妮依然在讲她的故事,依然微笑着述说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述说自己对盟军胜利的期待。

可怜的安妮!两年多来从未失去希望,极少在日记中吐露自己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她的热烈期盼自由解放,重回大自然的热情。可是,就在自由女神快要对她展开双臂迎接她的时候,残酷的命运敲响了她小小的密室,纳粹的魔爪终于探到了她的藏身之地——密室被摧毁了,安妮进了集中营。

耶和华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向安妮伸出援手,给予她一丝怜悯。不,或许,安妮早已不需要什么怜悯了,尽管香消玉殒,但她的灵魂已经经受住了常人无法通过的考验与洗礼。她走得很远,远超过常人,她善良、开朗、无私、聪慧。她的肉体的存在已画上句号,而她的精神却永远没有停歇,依然为后人留下了意味深邃的无尽的省略……

我合上《安妮日记》,小心地把它放进书柜——那里放着我最值得敬仰珍惜的书籍。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去看安妮最后的日记。或许,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它将再次被我打开——当我可以理解死亡的时候……

读书心得日记 篇3

今天我读了《笑猫日记》这本书,它出自儿童作家杨红樱神奇的笔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在一座城市里,住着一只会笑的猫,叫笑猫。一天,他发现公园的白塔上,有一只高贵无比的虎皮猫,站在高处眺望,从此他就深深的爱上了白塔上的虎皮猫。可是,虎皮猫突然失踪了。于是笑猫踏上了寻找虎皮猫的征程……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古老的钟楼中找到了虎皮猫,虎皮猫为了让人们祈祷幸福,天天晚上敲钟,耳朵被钟声震聋了。老老鼠告诉笑猫,在西方有一座美丽的蓝山,上面有一种兔耳朵草能医治耳聋。笑猫马上动身前往蓝山,旅途中他用真情打动了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残暴的花公豹。这一路,笑猫走的义无反顾,终于采到了神奇的兔耳朵草,却被几只贪吃而又可恶的兔子吃掉了,活了几万年的绿毛龟说:“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奇迹出现。”于是笑猫又回到了钟楼,天天给虎皮猫讲它俩的故事,奇迹真的终于出现了,虎皮猫的耳朵真的恢复了,可以听见声音了。它俩举行了由老老鼠做成的盛大的草坪婚礼,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到这我的眼睛情不自禁的流出感动的泪花。对!绿毛龟说的没错,“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奇迹出现”。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文中的笑猫,为了爱,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要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爱家人,爱老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身边的动物虽然小,但他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因为它们的心中也有爱。

读书心得日记 篇4

20xx年2月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永生的眼睛》,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会感到很熟悉,是什么呢?哈哈,没错,这是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上找到的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让我极为感动,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琳达一家人的伟大付出。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死后将自己的身体器官捐赠给他人,其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让我最是感动: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使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便是有意义的。很显然,这句话是说给琳达听的,但这短短的两句话却让我反思了好多好多遍。

最后,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我总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如果每个人都像琳达一家人一样那么无私,那么,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2世纪,将会为冷酷无情敲响丧钟,将会迎接我们的,是真正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