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550字
老地方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550字(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550字 篇1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昆虫记》,它是由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和博物学家,被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观察动物和昆虫,但他的父母不同意,看见他拿昆虫就不停地责骂,但这并没有让法布尔改变自己的喜好,在这本《昆虫让》中,写的就是法布尔接触的昆虫。
在《昆虫记》的描述中,大家一定都知道蝉和蚂蚁的故事,那是由于蝉一个夏天都在唱歌,冬天没有粮食去向,受到一顿不好的待遇被轰出门的故事,而读了《昆虫记》后,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蝉在树上钻孔,把吸管伸进洞里去吸取汁液。蚂蚁被吸引来了,便一拥而上,咬着蝉的腿,托着暗里的.翼,爬上蝉的背,蝉被这些小人惹地心烦,放弃了自己的水井,蚂蚁成了井的主人。”在《伊索寓言》中,蝉总是好吃懒做的形象出现,而蚂蚁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在这段话中,说明了无恶不作,好吃懒做的是蚂蚁,而甘愿与人分享,勤劳生产的是蝉啊!
我小的时候,有一本独特的书吸引了我——《昆虫记》。当时还不太能理解里面的内容。而今,当我再翻出这本书,便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写了许多有关昆虫的奇闻异事。在这些数不清的故事中,我最难忘的是有关萤火虫的。
原来小小的萤火虫蕴藏这么大的奥妙!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动物,也可能有许多我们未知的科学秘密。生活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昆虫记读后感550字 篇2
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为了他们,请不要去伤害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550字 篇3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博物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作者妙笔生花,为读者勾画出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这是一本写“虫子”的书,先后被译为五十多种文字,而且一版再版,真是奇迹。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法布尔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许多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如:菜豆象为什么不侵害新鲜菜豆?原来,它大多数分布在阴凉处,如仓库,它们喜欢吃晒干了的、脆脆的菜豆叶。法布尔花费了两年,终于弄清了菜豆象的真面目。这本书生动有趣,读起来兴趣盎然。
整本书得益于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不其厌烦地实验,再加上十分细致地描写,才让我们了解到奇妙的昆虫世界:大孔雀蝶为了求偶,十几天如一日的'去一个指定地点找雌性大孔雀蝶;米诺多蒂菲为了养育后代,不辞辛苦地找食物、做房子;黑步甲的奇特本领——装死……有些昆虫似乎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赤峰让毛毛虫失去知觉而不致死,来给食物保鲜;舍腰蜂因为“怕冷”,而把窝做在烟筒里……所有一切,无不让人惊讶和赞叹。
细细的读一读,书中处处有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对昆虫的习性、劳动、繁衍、死亡的描写中,用生物性反观人性。作者虽然一生清贫,但是坚持完成了这不朽之作。这本书说明了:只有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可以体会世界的丰富多彩!
昆虫记读后感550字 篇4
这本书带我走进了昆虫的世界。到现在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很多昆虫的生活习性,许多雌昆虫是怎么带小宝宝的。
法布尔从产卵,孵化,生活习性方面展现了昆虫世界的精彩。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蜂类的故事。法布尔分别写了舍腰蜂、斑纹蜂、黄蜂、樵叶蜂、黑胡蜂……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但都非常爱劳动,而且特别疼爱,关心自己的小宝宝。
法布尔的探索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不惧任何危险的去找昆虫做实验。在他的笔下让我看见了执着的蜣螂,会玩心理战术的螳螂,看似温柔其实非常非常残忍的萤火虫,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可以钻出地面,出来后却在暑假里一天叫个不停的蝉,呆头呆脑的松毛虫,痴情的大孔雀蝶,为孩子操碎了心的蜘蛛。
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对昆虫不那么怕了,但有时比较冲动就直接用脚踩死了它们,还有我有时候也会像法布尔那样在楼下抓一些小蚂蚁,把它们关到一个小盒子里,但是过了几天后它们都死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被我饿死的,还是被憋死在那个盒子里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这本书让我知道人只是生物链的一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捍卫自己领地、食物、后代的光荣使命,让自己和家人可以活得更加的舒适。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与任何的小动物好好相处,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朋友,让动物们见到人类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