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 篇1
为坚定团员理想信念,激发广大团员青年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真正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的作用,在“11.27”62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11月25日,七建公司团委组织公司团员青年60余人开展以“重温入团誓词·践行青春誓言”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该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洪明,财务总监周光维等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园博园广场,该司全体团员青年面对鲜红的团旗,高举右拳,重温了入团誓词,再次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
随后,张洪明在讲话指出:共青团是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实践的`岗位,是展示青春才华的大舞台。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紧跟党的步伐,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希望更多团员青年能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
仪式结束后,我们一起游览了园博会,欣赏到国内外各地园林特色、园林艺术精品,给大家带来视觉效果、美好享受的同时,也达到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团日的活动,团员青年铭记住了最宝贵的东西——信仰和对共青团应有的神圣感。每一个团员青年都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持之以恒的加强共青团员意识,将入团誓词铭记于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 篇2
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认真思考“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今后将会留什么。”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是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了解当初为何入党,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我是1994年加入党组织的,当时入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向表现好的同志学习,努力工作,干出成绩,做好各项工作,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在思想信仰上,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我人生阶段每个关键路口,我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
小时候喜欢看电影,特别是革命战争片子,每每会被片中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从小便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留下深刻印象。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工作单位是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主要负责棉麻收购和化肥发送,平时工作倒看不出什么,只是上班时走得早一些,下班时来家晚一些,但是一遇到阴雨天,就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他在化肥仓库工作,中午刚到家准备吃饭,看见天突然变了,他只说了一句:“糟了”,就骑上自行车走了,走后没有多久,天就下起了大雨,等他回家时,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我母亲埋怨他,他说:“今天上午给供销社发化肥,中午看见天还可以,化肥堆没有好好盖上,幸亏我去的及时,不然被雨水一冲,化肥不定要损失多少呢。”我母亲说:“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就你积极。”父亲把眼一瞪:“如果公家的化肥被雨冲走了怎么办,我不带头,谁带头?衣服湿了怕什么,可化肥被雨水冲走了就再也扫不回来了。”我那时年纪小,不懂得什么,就是认为父亲为了工作,家可以不顾。
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 篇3
沐浴着的春风,重温誓词,不由得感慨万端。我们曾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大声道出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此情此景,决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因此,重温入党誓词,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最必要也是最神圣最庄严的。
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贞不屈,百折不挠,恪守着誓词中的每一字一句。有些人忘却了誓词,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似乎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十分缥缈和遥远。这种没有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的情况,是在党执政的新时期是必须要克服的。
入党之后,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考验,能否忠于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为此,在教育活动中重温入党誓词,强化理想信念是十分必要的。当然重温入党誓词不能只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以具体、实在、身体力行的行动去恪守。重温的意义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恪守承诺,在于勇于实践。
今后,在工作中我一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努力为党工作,发扬和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在党党支部周围,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不忘入党时举起右手。
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 篇4
中国,一片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以地大物博和山川壮丽而自豪,以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因为这资源的富饶,因为这山川的壮丽,因为这文化的灿烂,更因为身为龙的传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们发自内心、源于真情地赞叹——我爱中国!
热爱祖国,不是一件可以一气呵成的事,却是可以点点滴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做的事,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学校。我们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英才辈出的摇篮。在这里,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铿锵的步履;在这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抱负远大的莘莘学子。从二十世纪初页的城南考棚到如今初具现代教育雏形的省级示范学校,麻城一中历经风雨坎坷,历经苍桑巨变。在旧中国,麻城一中的前身惨遭外寇的践踏,学校几易其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了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轨道,饱经忧患的`学校从此焕发出勃勃生机,闪动百年的光彩,抖落世纪的风尘,麻城一中成了大别山里一道迷人的风景。三尺讲台,曾留下董老指点江山的身影;神圣殿堂,曾塑造共和国威武的将魂。如今的麻城一中乘着改革的春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这古老的学校展现新姿,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步入新世纪!
我们作为一中的学子,从进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共享一中的苦乐,共创一中的辉煌。因为热爱学校,是每一个一中人必备的情感。记得曾经有一次,晚自习后大家都各自散尽,我抬头看见一抹灯光从三楼的窗户透过来,我迟疑片刻,不关灯虽是小事,但损失的却是学校的利益,可以避免的损失又何以不去避免呢?于是,我立刻上了楼,灯光却忽地灭掉了,另一个身影轻快地闪下去,突然间,一种快乐和欣慰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是一个爱校的一中人呵!所做的虽然是小事,但是他把爱校的情感,从举手之劳中体现得河流尽致。就读于麻城一中,我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