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赛罗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奥赛罗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奥赛罗有感 篇1
凭心而论,如果我们处在奥赛罗的角度,并不见得就一定会做得比他好。因为这种潜藏在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尤其是面对着一系列毫无破绽的“证据”的时候,嫉妒这一恶魔不是可以简单地驯服的。即便是极具正义感和智慧的奥赛罗,他妻子在临死时的苦苦哀求也都没能唤醒他那已深陷嫉妒与怒火之中的良知。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不要嫉妒的道理,可是当考验真正来临,没有多少人可以确定不被嫉妒所囚困。伊阿古在剧中所说,“主帅啊,当心你会嫉妒,那可是一只绿眼的妖魔,它惯于耍弄爪下的猎物。”这句话在我看来不是仅仅对奥赛罗所言,是更对全人类而言。在四百年过去后,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人类,内心却愈发没有了平静和冷静,“羡慕、嫉妒、恨”在无时不刻地上演,如魔鬼般的嫉妒与日俱增。嫉妒在各个角落隐藏,尤其隐藏在“别人家”,“别人家的孩子好优秀”、“别人家的房子好豪华”、“别人家的车子好有型”……嫉妒就是如此的滋生,有的嫉妒成长起来就安静的消亡,可有的嫉妒却狂躁的如不可控制的野兽,最终去往不可知的方向。正如书中另一人物伊阿古——读完后,给他的第一评价是阴险毒辣,但是我也知道,如此将人物脸谱化并不符合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方式。伊阿古的做法是可恨的,被他坑害的除了自身也被嫉妒所困的奥赛罗,还有一直被他当做棋子利用的凯西奥、倾慕苔丝狄梦的小伙子,甚至还有伊阿古自己的妻子,全都因此丧命!嫉妒真的太可怕!可是,这样的嫉妒,除了伊阿古自身的缺陷,还有其他的更为深层次的归因。他曾经也是优秀的战士,是奥赛罗忠实的战友,也曾说过“无论男人女人,名誉是他们灵魂中最贴心的珍宝,如果有人偷走了我的钱袋,他不过偷走了一些废物,那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罢了。”伊阿古为什么费尽心机的坑害奥赛罗?他是如何从一个好人转变为坏人?仔细思考,可以发现答案还有:不公平。从军数十年,屡有上佳表现的优秀战士,一位被主帅信任至极的优秀战士,却总是停留在旗官的位置上,他得不到晋升,他的抱负无法施展,他的付出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境遇使得伊阿古愤懑与不满,种下了灾难的种子,最终爆发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主人,也不是每个主人都能值得仆人忠心的服侍!”
在现实生活中,像伊阿古这样的处境真的太平常太普遍了。那么,一种隐藏着推动人为恶的不公与人们内心中罪恶的嫉妒,哪个恶性更大?哪个更具有可谴责性?面对不公可以反击,可是如果现实对你的反击的回应是更大的反击呢?其实这些也许永远没有恒定的答案,正是思考的过程而非某一标准的答案,让我们对人性反省,对自己的人生警醒,绝对不能因处境不公就可以采取极端报复的手段,这会导致另外更大的不公平。如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本性,嫉妒这种与生俱来的缺陷应当是无法克服的,但是却可以抑制:自我内心的建设、使自己内心平静的能力是最为不可或缺的,而良好的教育和法律亦是抑制与威慑的方式。不仅是个人,这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启示,那就是,制度和规则等顶层设计需要考虑人性,需要智慧,需要要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最基本的公平。
读《奥赛罗》还有一些感悟是作为法律工作者更有深刻体会的,从事法律事业,阅尽纷争恩怨,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有那么那么多的案件就是嫉妒长出的恶果,现实中像奥赛罗一样杀妻的案例难道少吗?嫉妒真的很可怕,在这浮躁的世界,真的需要让心灵的脚步再慢一点,多一点冷静,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为人处世的智慧。另一方面,《奥赛罗》仿佛也是一本有关证据认证的书,伊阿古如何让奥赛罗相信?是利用一方手帕以及由手帕串联起的天衣无缝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伊阿古相当于举证人,而奥赛罗则相当于裁判人,裁判的结果是奥赛罗裁定自己的妻子有罪。故事中,除了伊阿古,还有他的妻子知道手帕是伊阿古偷来的,但是她却因种种客观原因,根本就没有联想到手帕的作用,根本没有意识到也无法意识到她是关键证人,这才导致了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果。事实上,纯洁美丽的苔丝狄梦并没有罪啊!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因为伊安古制造的各种“恰巧”的故事!是不是有些荒唐?读完整本书,真的又好气又好哭又好笑,也忍不住背脊发凉——呈现在奥赛罗眼前的,即便缺少伊阿古妻子的关键证言,但也确确实实是形成了完完整整的“证据链”,他由此认定苔丝狄梦有罪也是符合“证据规则”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中由证据呈现的事实之间的差异在《奥赛罗》中显露无疑,要避免这样荒谬的结果,要避免这样的冤假错案,就要求我们的法官在案件审理时,对证据和事实的认定需要更多的细心、更多的耐心,甚至是小心。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当奥赛罗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时,他就戴上了有色眼镜来审视她的种种行为,比如苔丝狄梦出于善良和好心为犯了错的凯西奥求情,却被奥赛罗亮视为他们通奸的证据,诸如此类,最终酿成了悲剧。在司法实践中,法官绝对不能像奥赛罗一样,带有偏见和先入为主。但法官也是人,不可避免的`带有感情,因此,职业道德便应当成为法官最为普世的价值追求。美丽纯洁的苔丝狄梦在临死时绝望的说自己是清白的画面,一定会一直鞭策着我和给我警示。
《奥赛罗》不仅限于对嫉妒的人性剖析,它值得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值得一读再读。用书中的一句台词来自勉:“我们的身体就象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披,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垦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是的,尤其是当外在因素和客观环境不可改变时,我们还有意志。
读奥赛罗有感 篇2
《奥赛罗》是一部因嫉妒导致的悲剧,无辜的爱人被自己手中的利刃杀害,倒在血泊中,仍不忘为爱人脱罪,即便如此,依然得不到奥赛罗的信任,他仍认定妻子苔丝蕾蒙娜与其他男人通奸,背叛自己,已经被嫉妒之火烧得失去了理智的奥赛罗,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迷宫。
嫉妒和自卑总是共存的,奥赛罗看起来非常强大,他魁梧,勇猛,战功赫赫,是一个叱诧风云的大英雄;他的妻子苔丝蕾蒙娜出身高贵,美丽,又热烈地爱着奥赛罗,一开始两人相爱又互相信任,苔丝蕾蒙娜不顾他人反对,义无反顾嫁给奥赛罗时,爱情是美满甜蜜的。
但转眼之间,信任不再,奥赛罗开始猜疑时,苔丝蕾蒙娜的美丽成了罪过,她的美德也成了被怀疑的理由。伊阿古的确是善于挑唆的小人,可他确实看到了奥赛罗和妻子苔丝蕾蒙娜之间的一点阴影,这阴影正是奥赛罗的自卑。
奥赛罗是一个摩尔人,一个异乡人,哪怕战功赫赫也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苔丝蕾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就看不上他,更不愿把女儿嫁给他,苔丝蕾蒙娜美丽,善良,高贵,门当户对的求亲者络绎不绝,她却唯独选择了他,她是勇敢的,也是高贵的,她的高贵不仅来自世俗的门第之见,更在于她透过表面,看到了奥赛罗的本质,不管别人怎么看,她都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且敢于秘密同奥赛罗成婚,以此抗争父亲和家族。
嫉妒往往和自卑相连,人往往受个人眼界和心胸的限制,哪怕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摆在眼前,哪怕爱人视自己为珍宝,内心仍无法安宁,无法感受到爱的暖意,因为觉得自己不配,便心生猜忌,惶恐不安,她那么好,一定不会真的那么爱我的,甚至连猜疑,都说不出口。
伊阿古亦是如此,剧中对他的妻子艾米莉亚着墨不多,但足以让人们了解,她是一个忠心的侍从,一个好妻子,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更有一颗勇敢的心。
面对丈夫的恶行,她不偏私:
“要是他果真说了这样的话,愿他恶毒的灵魂每天一分一寸地糜烂!”
面对刚杀害了妻子地奥赛罗,她也毫无惧色,大声痛斥他:
“你没有半分力量可以伤害我,我也绝不能让人家把我欺侮。啊,笨蛋!傻瓜!泥土一样蠢得家伙,你已经做了一件大大不该得事——我不怕你得剑:我要宣告你的罪!”
而伊阿古嫉妒陷害奥赛罗的原因之一,也是他自己的猜忌,他觉得奥赛罗和自己的妻子有染。
读奥赛罗有感 篇3
大凡爱情,相识相遇的方式各种各样,过程却无外乎两种,一是轰轰烈烈,惊世骇俗,动天地泣鬼神,但最终也会走向平淡,一是从头至尾始终平淡如水,不波不澜但也爱意无限。而爱情的结局也可分为两种。悲者,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此阳光道独木桥各走各的路。喜者,结婚生子,走上人生正常的轨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床头打架床尾和,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但也有两个例外,一是虽然自此两不相干,但做不成情人做朋友,可是很少人能这样大度,这种情形多数存在于电视剧中,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像《半路夫妻》。另一种则是生前迫于无奈不能在一起,只得寄希望于死后能凤凰于飞,如罗密欧与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但这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
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的爱情,属于过程惊世骇俗,充满挫折而结局悲痛万分震撼人心的类型。奥赛罗是玳丝德摩娜的父亲布拉班旭的座上宾,因其骁勇善战,经历奇特博得玳丝德摩娜的芳心,两人相爱并冲破阻碍结成连理。虽然玳丝德摩娜拥有了丈夫,却失去了疼她爱她的父亲,其父也因此郁郁寡欢最终离世。至此,奥赛罗成为玳丝德摩娜的整个世界,是她生活的重心,就像月亮围着地球旋转一样。与其说《奥赛罗》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亚果,不如说是奥赛罗自身的性格缺点和他们爱情的不和谐性造成的。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才给了亚果利用的机会。除掉亚果本身的邪恶念头,我倒是很佩服亚果的识人才能,他能准确的抓住周围人性格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加以利用,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把这种才能用到正当之处,显然,他周围人并不具备这种才能,但他们那种美丽善良正直的品格是值得赞颂的。正是这种能力,再受到欲望的驱使,并利用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爱情之间固存的缺陷,最终酿成了这出悲剧。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人性的缺点与恶念,但我们平日都会用理智和道德去规范约束它,才使它不至于一时冲破出来,控制我们的心智。但是一旦触发它,便会很难控制,做出很多不合理智的举动,使我们陷于不义之地同时也伤害道我们周围的人。所以,亚果在这出悲剧中既是始作俑者,也是人性恶念的触发者。在这里,我们检验出真正的真善美假丑恶。真正的真善美是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都会坚持自己品性。
在玳丝德摩娜与奥赛罗的爱情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出悲剧的根源之一。首先,年龄上的差距造成一定的隔隙。玳丝德摩娜年轻貌美,家世殷盛,贤良淑德,堪称名门闺秀。奥赛罗年龄已大,长相并不俊美,他的资本是他卓著的战绩,地位的崇高。但这两者并不能弥补年龄上的差距。在他内心中,存在着深深的自卑与忧虑,而这种对自己的不确定很可能发展成对对方的谴责(恋爱中的人一般都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而善于把错误归咎于对方)进而会转换成对他们爱情的怀疑。其次,玳丝德摩娜对奥赛罗的爱情是由崇拜延伸来的。因为玳丝德摩娜涉世未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奥赛罗的传奇经历正好给了她无尽的想象空间,抒发了她的怜悯,勾起了女性的善良之心。基于此,她萌发了爱情,对他百依百顺。但这种爱情中,爱的成分多一点,还是崇拜的成分多一点,还是怜悯的成分多一点呢?所以,我认为他们的爱情基础并不很牢固。悲剧的最后,奥赛罗亲手杀死了玳丝德摩娜,亚果的奸计被识破,奥赛罗最终悔悟并自杀。可是,这番悔悟来的太晚了。他没有给玳丝德摩娜足够的解释时间(玳丝德摩娜本身也并没有过错,所以即使解释了他也不会相信),仅仅想着怎样让这对奸夫淫-妇得到惩罚以泄心头的怒火。有时候,我们宁愿相信其他人,也不愿相信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才会听信谗言,抱憾终身。人生是由多种偶然堆积的必然,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正是基于六个偶然,托马斯认识了伊莉莎,托马斯一直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从一个大夫坐骨神经痛开始的。假使没有亚果的挑唆,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本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人说悲剧是撕开伤口给人看。在这出悲剧中,透过那些伤口,我们的怜悯与恐惧——对相爱的两人不能在一起的怜悯和遗憾,对人性中的恶念以及善良的品性被利用遭致不幸的恐惧,得到宣泄,也引起我们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思考。
读奥赛罗有感 篇4
《奥赛罗》描绘了奸人挑唆下发生的一出家庭悲剧,一个让人荡气回肠、哀婉不已的爱情悲剧。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忠贞的爱情使苔丝狄梦娜不顾一切和奥赛罗私下成婚。婚后两人如胶似漆,卿卿我我。但好景不长,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由于怀疑他的妻子与奥赛罗的副将凯西奥交好,一心想除掉凯西奥。他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苔丝狄梦娜与凯西奥关系不同寻常,并编造一些细节,伪造了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万分,拔剑自刎,长眠于苔丝狄梦娜身边。
奥赛罗的悲剧在于轻信他人。如果不是如此,当听到伊阿古的陷害时,能多方调查,多方观察,如此祸事自可避免。
奥赛罗的悲剧在于怀疑自己。他明明能感觉到妻子对他的浓浓深情,款款蜜意。但他不信,宁愿相信一个旗手。
奥赛罗的悲剧还在于认人不清。明明是个君子,他却觉得是小人;明明是小人,他却认为是君子。分不清盗趾颜渊。
也许,这一切源于他的昏惑,情商不高;也许,源于他的黑人的自卑……
但,稍稍令人欣慰的是,伊阿古终究被揭穿、被严惩。助纣为虐的罗德里戈,也被毁灭。
戏剧毕竟是戏剧,尽管,美好被谗陷,好人遭毁灭,但终究大白天下,罪恶得惩。而现实世界,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飞黄腾达,安享富贵,不受严惩、不遭报应,甚至拥有美艳的光环……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