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篇1
你相信一位父亲能把自己的哑巴女儿送进普通的学校,并且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吗?我不信,可是读了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真的信服了。
周婷婷,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子,有着悲惨又十分幸运的遭遇,因为小时侯的一次医疗事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坠入无声世界。所幸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周弘历尽千心万苦,经过无数尝试,终于将不能开口说话到全国十佳。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在乎孩子的素质,而在乎教育者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作为父母,你肯定希望你的孩子聪明、有学问,长大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你的学生成绩好、分数高。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同时,你可能因为他们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大动肝火,会因为他们的文章寥寥数语而干戈相向,长此以往,教育在你的眼中变得毫无生气,充满灰暗。怎样解决现状呢,那就换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周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新理念。
在《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我们真真切切感到什么是赏识教育。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用白话来讲,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可以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我每天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个性张扬,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这绝对不可能成为歧视他们的理由,我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享受平等师爱的权利,分数只是一个衡量他们某些方面有待进步的标尺,但绝不是判定孩子是否成长的全部。
赏识教育是一件法宝,运用它,每位孩子都是天使;运用它,每位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愿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能赏识孩子,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名:孩子,你能行。
末了,记几句书中的话,分享一下吧: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篇2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我看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被周弘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被他的父爱所震撼,被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他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新希望。对我们教育者也敲响了警钟!这真的是一本为人师为人母不得不读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周弘老师不但向我们叙述了自己——一位中国的“大岛茂”式的父亲教育聋哑女儿的辛酸路程,重要地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既新鲜又古老、既神奇又普通的教育思想,一种洋溢着生命意志与生命力的教育观念——赏识教育。正如哲人詹姆士说过的:“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的具体表现。看完了《赏识你的孩子》,深觉教育的重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若是有心栽培,即使是有障碍或平凡的孩子,也是能够成龙成凤的。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从中我体会出作者周弘老师对教育的坚持与父爱的伟大。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更要学会赏识: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宽容。我们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诚善待赏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赏识的阳光、土壤中成长呢?在教学中,批改作业时,我们也不防直露的赞美和夸奖孩子们,这可以使许多孩子激动不已,特别是一些很长时间没有受到过表扬的.所谓“差生”更是欣喜若狂。没有人知道这一份简单的评语或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给他们小小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有多大,只是看见他们在放学后,下课后迫不急待地、翻开本子看老师给于的评语!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明显的树立得孩子们得自信心,但是面对赏识教育,我们也不能走入误区,也不应把赏识的目标定位狭隘的成功,诸如考100分、得第一名、上名牌大学等。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成功是全面的成功,即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充满自信,有爱心,心智发展健康的人。一味的追求分数,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小学,孩子们一天背负着沉重的书包,哪里有时间去体验童年的快乐?科学的成材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更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一份赏识,一份真爱,让我们都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吧,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露,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篇3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作者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入手。
看了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的成功在于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加油。
如果你是当父母的或是作为一名教师,生活在这个常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古国里,望子成龙毫无疑问地会成为你的期待,你的重任。虽然,结果从一开始就显得那么遥遥不可期。可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创造奇迹,才能让你的企盼成真?周弘,这位南京市普通的工厂技术员,将他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材的故事,无疑是给我们开启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的大门。那大门上的箴言便是:赏识你的孩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这是因女儿聋哑而痛苦地羡慕天下父亲的周弘的感悟和信念。凭着这信念和对女儿的爱,周弘将双耳全聋、智商平常的女儿周婷婷惊人地培养成材:6岁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发表了6万字的幻想小说;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细读《赏识你的孩子》,没有人不为周弘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这爱不仅让“千年铁树开了花,聋哑女儿说了话”,让周婷婷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能感受美好生活的大学生,这爱也让周弘这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变成聋哑学校的校长,成为改变千千万万个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孩子成材的路千条万条,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在周弘眼里,最好的教育方式便是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原则下的赏识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赏识教育,来源于周弘亲自教育女儿成材做人的过程,更来源于周弘自己的生命成长。
赏识的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有了爱,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篇4
这个假期我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使我懂得爱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就是一部怎样去正确的爱孩子,帮助孩子的好书。
在这本书里,周弘老师以他丰富、感人的教育实践与深刻、简明的经验总结向我们系统阐述了“赏识教育”的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找感觉”、“尝甜头”、“竖大拇指”、“拍肩膀”、“放大优点”等等,并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鞭辟入里的剖析了存在于我们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根深蒂固、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如抱怨、谩骂、责罚、殴打直至心灵施暴等等,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等等。教育要成功必须首先找准起点。想想孩子在学走路、学说话时,因为家长都承认是零起点,所以心态是那么的平和,耐心是那么的充足,方法是那么的科学,孩子少有所成即满足,即肯定,即鼓励,即赞扬,而孩子也在家长的“满足、肯定、鼓励、赞扬”中学会起步奔走、开口言说。
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也随之渐长,于是就随意的给孩子划定起跑线,无限的`拔高孩子努力的目标,盲目的与别人进行攀比,专横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怨恨、处罚、谩骂甚至责打。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长期受到强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不是进步的快乐,不是恒久的自信,不是饱满的激情,而是失败,是打击,是挫折,是沮丧,那孩子怎么会成功呢?一句话,孩子的失败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实是家长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失败。而周弘老师的成功即在于,他能够从我们身边这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中体悟、思考出其中蕴藏着的教育的大规律,从而创造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非凡奇迹。“赏识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会爱孩子”,它倡导的是沟通,是激励,是促进,是开掘,是培植,是平等。我们应该学会像周弘老师一样去发现、去寻找生命的美丽与不平凡,真诚的呵护,精心的浇灌,静静的等待,让生命自己开花、结果,使生命自己成长、成材。周弘老师的成功告诉我们,给孩子一点阳光,孩子一定会还我们一片明媚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