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秋天的怀念》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1
今天我看了看语文书,突然,我看到了一片叫做《秋天的怀念》的课文。秋天有什么好怀念的?作者为什么又把这写成文章?而且还这么出名,我怀着一颗满是好奇的心开始读了起来。
我读了一会儿后,我知道,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而他那个很喜欢花的母亲,却为了照顾儿子,让儿子好好的活下去,连自己一直喜欢的花也不管了。二儿子却一心想着自暴自弃。我觉得儿子很对不起母亲。我继续往下读,当我看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开始很了解儿子和母亲了,不禁流下了一滴滴泪珠。我读完后想起了一则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不一会儿,妈妈又像往常一样,端来了一杯白开水,我便皱起眉头,责骂着说:“你天天都给我白开水,难喝死了!”妈妈说:“白开水有益健康啊!”“我才不管什么健康不健康的呢!”我对着妈妈喧闹起来,“我要果汁!”“好好好,果汁就果汁!”妈妈又给我换了一杯果汁。我一直以为妈妈是在骗我,可是有一天,我从电脑上看到喝白开水确实有益健康。现在每天我都有一杯辛福的白开水在我手中,母爱多么伟大啊!
史铁生也有伟大的母爱,只不过他不知道,她所有的母爱是多么得短暂。我们要珍惜母爱。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2
俗话说:“母爱是无私的。”的确,母爱是博大的,是丰富的,是细腻的,是无法用尺和秤来衡量的。母爱更是伟大的。《秋天的怀念》就是一篇赞扬母爱的文章。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还千方百计关心我、开导我的几件事。
我饱含热泪地把这篇文章读了下来。当我读到“憔悴的脸上出现了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愿意,就明天吧。’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时,我突然百思不得其解。那位母亲为什么好像在央求她儿子去北海看菊花?为什么“我”答应去北海看菊花,母亲会喜出望外呢?难道就因为儿子当她推着他去北海看看花,散散心吗?突然,我的心里好像重复喊着一个词:母——爱——!母——爱——!我想了一阵子,呀!这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我接着看下去,看到“对于“跑”和“跳”这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句话时,我的眼框里挤满了泪水。我想:那位母亲也是个四肢健全的人,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谈这类词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还会越谈越起劲。可是她儿子是下半身瘫痪的人呀,他不能跑,不能跳,甚至连站起来都有困难。所以,她不能在儿子面前提这类词。这是十分注意,一提到这类词马上不说,意恐自己的儿子不快活。
我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到“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名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时,眼框里的泪珠终于滚了下来,虽然,那位母亲的话没说完,但是我已经懂了。那位母亲想让自己的儿女好好的活下去。这位母亲真伟大,她在人世间最后一刻,想的并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儿女,这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
我也拥有母爱。早晨,我妈妈为我做出可口的早餐;下雨时,是妈妈为我送伞;晚上吃饭时,是妈妈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餐,还把好吃的给我吃;晚上睡觉时,妈妈帮我盖好被子,我的妈妈虽然没有《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那样伟大,但是,从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中还是可以看出,母爱是伟大的。
我愿是个作家,把母爱来赞美;我愿是个诗人,为母爱送上最美的诗篇;我愿是个音乐家,用最美的音符把母爱歌唱;我愿是个画家,用最美的线条来描绘;我愿是个舞蹈家,为母爱送上最优美的舞姿;我愿……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3
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这句话完整的写是这样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秋天的怀念》亦是如此,在母亲还没有逝世之前,自己却没有尽最大的.努力让母亲过上好的日子。这是文中作者史铁生一生当中最遗憾的事。不过,相比之下,季羡林爷爷更是抱有终天之恨啊!迫于当时的年末代,季羡林爷爷从6岁开始,就离开了生母,到远房亲戚家住了下来。本想读完大学再回家孝顺自己的母亲,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终究还是没等着,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季羡林爷爷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时候,连遗容都没有看到,只看到了一副棺材……而是对母亲的影响,也已经是模糊不清了,悲哀啊!
当自己的亲人还在世的时候,要让孔子嘴中所说的“孝道”传承下去,牢记:“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不要让自己抱有终天之恨,不要让自己后悔!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篇4
轻轻地合上《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心中不禁多了一份感慨,一份激动。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但他的背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人,她只是默默对儿子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
“我“狠狠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
看着这几行简简单单的字,体现了这已病入膏肓的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爱,包含了这位母亲对生命的无奈,她恨不得自己能多活几年,可以多照顾这双腿瘫痪的儿子。而不幸的是,就在儿子同意与母亲共赏北海的菊花前一天时,母亲却永远诀别了人世。而母亲最后一句话并没有惦记自己,而是牵挂着“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我声泪俱下……是呀!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一样地爱孩子,都一样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
记得小时候吃饭时,妈妈总是对我说:“乖,慢慢吃,别着急!这些都是你的。妈妈不吃,妈妈不饿!”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真的不饿吗?那分明是自己不舍得吃,却让给我吃!小时候那个天真幼稚的我竟然真的以为妈妈不饿。妈妈那是爱我。
母爱是感人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沙漠中的那一杯水,给予你力量;母爱是烈日下的遮阳伞,为你遮阳乘凉……聆听母爱吧,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