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虽然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作用等方面的只是都是缺乏了解的。很开心能够在爱课程网上看尹贻林教授对于《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专题的讲座。
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到项目价值的提升是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不懈追求,也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与拓展的方向及动力。课程从工程造价视角阐述项目价值的表象、内涵及本质,分析项目价值之于项目利益相关者诉求及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性,揭示不同类型的理论、方法、工具提升项目价值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等。
其中项目价值提升的思路一节中有项目成功的标准、提升项目价值的思路与路径、项目价值提升的案例、项目价值提升最具辐射性的四大手段;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价值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可建筑性,课施工性分析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设施管理理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拓展。
现在一般的建筑只考虑美观或者只考虑其他当一方面,就会造成价值不能最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工程造价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工程造价的作用:
投资决策的需要。建筑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在安排不同阶段的建筑业发展计划和基本建设规模时,必然要根据财政能力和工程造价水平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而工程造价水平的确定,是依靠长期的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的结果。所以,工程造价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准确,决定了工程造价水平测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宏观决算。
工程定额的'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定额的编制是在收集大量编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类资料来源于各类标准规范以及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属于定额编制的技术资料;另一类资料来源于工程的实际结算资料和建筑市场的劳务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价格等,属于定额编制的经济资料,技术资料是定额编制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庞杂,但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经济资料,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价格,机械的租赁价格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价格都会随着供应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工程的结算价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定额编制所收集的造价资料也就不断地变化。我们的定额的编制和管理中,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资料,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建设单位投资决策和投资的需要。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投资效益应当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也就是收集整理自己的工程造价资料和投资形成的经济效果;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地收集整理与自身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资料,同时还要掌握建筑市场的行情,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是施工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资本。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能使企业了解建筑市场的环境,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这样,对于准备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合理的确定投标价格;对于在建工程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情况,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准备结算的已完工程,要以准确的计算结算造价,收回企业应得的资金。
造价咨询单位服务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经验和业绩的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社会上树立起名牌企业形象,企业不仅通过服务来积累资料,还应当通过社会上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市场调查来充实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建筑市场的行情和有关工程造价的政策法规,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咨询服务。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都说时间荏苒,如滔滔长江水一去不复返。大学的生活即将过去了一年,只觉得是一转身的瞬间罢了。有时候回忆起来有些事都很恍惚,对上学期的课程,脑海里也存放着许许多多的照片。还记得上学期的郑云翔老师教的《文学欣赏》,xx老师教我们怎样欣赏、赏析文学、诗歌,课堂上气氛是相当的活跃,xx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让我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下吸取了知识,让我们各小组互相配合,互相团结制作出各有千秋、极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海报,课堂上让同学们朗诵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彼此分享。那时候的课间时光真的真的很快乐,同时快乐的时光总是飞快,不知不觉上学期的时间在这样快乐却在匆忙的度过了。
这个学期一样有xx老师授教的课程《秘书实用文书写作》,心里一直都认为教学方式应该与上学期的一样,一样的轻松、灵活、欢快。可发现希望越高发现失望就越大,与上学期的教学方法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从第一节课程就感觉了那种枯燥感和课本内容的死板,全部都是公文的内容,都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公文的`要求又是严格,不能出差错。即使xx老师以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最棒的口才向我们讲解课本的内容,在课堂里也有让我们分组合作写公文,比如写协议书、课堂上交流、做海报等。但在心里似乎已经习惯、认定了之前那种灵活、富有朝气、活力的课间氛围,所以有时在这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有段时间甚至到了那种一上课就有种想睡觉的冲动,有时候非常想控制自己,可脑袋瓜老是不受控制,一不小心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一心想着反正老师讲的内容反正课本都应有尽有的,自己回宿舍看就可以了,也觉得这些公文要实际的应用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会真正的体会到是什么样、怎样。在课堂上总是一无关紧要的态度。可在那次的活动中,让我知道了自己这种想法是多么的无知与愚蠢,白白浪费了之前那么多的宝贵的时间与资源。
就是在由文秘两个班举行的“秘书技能职业大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让我明白:选手在面对题目,能作出准确的回答时,前提是必须对各种公文类型和公文之中的细节、特别之处必须非常的熟悉、肯定,对秘书工作的细节也要了若指掌。这些不能每次都靠运气猜测的。就如有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选手会比别的优秀选手落下了差距。
比赛的结束让我自我反省和深思:选手在比赛中输给别人一道题目,与别人落下一段距离。可以在后面的题目中追补回来。没什么大不了,比赛输了最多就是输了个奖项。但这与以后工作中犯错误的性质、面对的结果是否一样?不一样,是完全的不一样,比赛中你输一道题可以在下道题目的得分中追补回来,但在工作中就截然不同了,你的错误可能会让自己被老板炒鱿鱼、丢了工作,在竞争中输了优势、输了别人或老板对你的信心、信任,甚至在同行的眼里心中被淘汰,自己也会对自己没信心甚至对自己有了质疑,不止在别人眼里是个失败者或许自己都觉得是。或许你的一次半次,别人可以原谅,如果是长期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卷铺盖走人了。在工作的路上留下了一段断痕,也在以后别人认可你的路上留下了阻碍自己的一道屏风。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的我想想,虽然我不是那种不折不扣的浪子,没有到那种真正的浪子境界,但我也明白“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不想自己在后来的日子才要体会到“千金难买早知道”的滋味,不想自己真复习和翻看。而且毕竟自己亲手写了一遍再去看、复习,印象总会深刻许多,有空的时候也会看些公文的例文,加深印象。看例文的时候也会把文中那种抽象化变得比较实际,不会浮夸与想象中。有了一种自己看到、做到的感觉,并且很充实,对公文的内容不再觉得很杂乱,自己做了归类、笔记,觉得条理清晰多了。当然也得谢谢郑云翔老师讲课的付出和老师办那次活动才让我这么明白这个道理和公文对以后工作的重要性,不敢再以嬉戏公文了。谢谢老师课堂上的付出和良苦用心。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是我正式上网课的第二天,看到网络上对于网课的讨论褒贬不一。
一说是浪费时间精力、效果不明显,老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网上平台等等。作为一名学生,我对上网课并不抱排斥态度。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都不得不待在家里进行自学,那么教育部为应对这个问题,较为迅速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一定程度下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毕竟面对问题我们也只能多尽人事,把伤害降低。
至于孩子在家里学习没有在学校里有状态,态度消极诸如此类,这是自身的问题,不能把它加在网课上。仅仅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法而抨击,不太合理。
我相信很多学生可能都遇到过不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的问题。
像我,我经常碰到某个老师讲话带有一点口音、声音低沉抑或是声音较轻(对我而言),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很崩溃,努力去辨认他们的口型……我会回家抱怨:“天哪,这个老师也太温柔了吧!整堂课我听得好累!”
但是一般来说,只有学生去适应老师,老师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同学。所幸我听这个老师一节课、两节课、三节课……慢慢就适应了。
网课这个平台,“水土不服”的.不光是学生、还有讲课的老师啊。
她们平时上课都在讲台前,有些老师对电脑操作不熟练。有一次,我在听课过程中一切进行得都是那么自然,突然老师鼠标一点、PPT不翼而飞,这个屏幕界面一片空白,老师的眼神在一刹那变得有些惊恐。很快她调整状态,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继续讲课。
有学生抱怨这个假期过得不快乐,害,知足吧。老师在家里要备课、做PPT、思考开学后的讲课安排、最后还要被抱怨,太南了。详情可见钉钉里也有一些老师毫不留情地给了“一星好评”。(想想老师跟我们一起受着折磨,有没有快乐一点呢?)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与其说这是一篇学习心得,我更愿意说这是我这半年以来的心理变化过程。虽然是学文学的,但是我的文学素养真的不高,或者说很低,以至于不断纠结最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清晰记得:老师您第一节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们对这学期的课有什么希望?或者说说你们对苏老师上个学期课程的评价”,“作为班长,你应该很了解班里同学,你推荐一个同学回答我的问题”,我因为讨厌常规老师的ppt朗读式教学,习惯了课堂上思绪天马行空的游离。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就自己语无伦次回答起来了,您对我的回答没做任何评价,只是面无表情的说所答非所问。
第一堂课,我本是充满幻想的,我觉得一个老师本是应该表情丰富的,应该带给学生阳光,带给学生欲望,让学生感受幸福的。但是看到您面无表情的说所答非所问时,因为您脸上的表情,坦白讲,我是有一点反感的,但是因为自己的语无伦次,我更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感。第一堂课,很多同学受挫。下课,大家一起议论,一起抱怨,一起说着变态、奇葩。其实我内心知道,大家是恐惧,对自己无知的恐惧,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这就是群体性平庸之恶。人是有血性的,这第一堂课,让我有危机感,虽然大家一起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适应,但是毕竟还有很多佼佼者。一直以来我习惯了过“平淡”生活,每天起床、上课、睡觉,但是,忘记了思考。那一刻,我希望自己努力点。
时间一周周过去,每周二大家会在群里预测第二天上课的点滴,每周二晚上大家会在那里忐忑不已,害怕周三的到来,但又希望周三快点来。害怕老师说那些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深奥语言、概念、知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自己的无知展现在同学面前,害怕老师评价时刺刀一样的语言;但是心中更有希望,希望听听班里那些在文学方面素养高的同学的观点,希望听听老师对文学独特的见解,希望沉睡了一年多的心灵被一次次唤醒,一次次洗礼。
有一段时间,我想我是不是被文学理论占据了,上课接受老师的见解,下课思考老师上课谈到的问题,虽然说不出多高深见解,或者说只懂皮毛,但是,思考,就有魅力。亲身经历着您新的教学模式,我不得不承认,您曾经单枪匹马的勇气是正确的,从来没有遇到一个老师如此颠覆我的`大学观。您讲课的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但在课堂上不再以课本为主,不照本宣科,让我们思考、表达,您点评、指导。每个周三您的犀利的语言、独到的见解真的会对心灵有所冲击,但是那样的冲击让我感觉到快乐,感受到希望。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中篇小说评价、理论性文章,课堂学习心得,我为了它们也曾焦头烂额,“连中篇小说评价都写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学期末完成过多少篇论文”,您的那些语言都回荡在我耳边,我也试图去努力的改变。现在仔细想想,虽然现在也写不出老师想要的东西,但是至少不再骄傲,至少知道我过去一年写的真的不能叫论文,我连论文最基本的要求都不懂,为了完成任务,只是摘摘抄抄,拼拼凑凑。
一周周下来,心中似乎少了些许恐惧,似乎慢慢的可以看穿老师严肃面孔下的温暖,似乎可以看懂老师严肃背后的煞费苦心。心中是幸福的,因为每堂课,有所期待。
老师曾经说过,“我只能够培养我能够培养的学生”。努力成为老师能够培养的学生,因为我喜欢纯粹的东西,因为纯粹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