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1
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集结成号,共阅一本书籍,共饮一杯甘露,留给我们自己一段充实愉悦的时光,大家共论育儿经,家校联合共建书香环境。
母亲强则国强,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可见,一个母亲的觉醒不仅对于家庭的未来,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都至关重要。近期,四年级十班家长朋友在叶老师的推荐下,全班家长共读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妈妈们收获了科学的教育理念。
10月17日下午,四年级十班全班家长妈妈的线上读书心得交流会如期而至,本次活动由班主任叶老师主持,活动一开始妈妈们便纷纷结合书藉对自己孩子进步的帮助来谈谈读书的收获。
各位妈妈纷纷表示:要懂得宽容孩子犯的错误、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与孩子分离时在感情上的失落,并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近期孩子取得的进步。
教育好孩子是一门大学问,要想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人格,家长就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掌管孩子前途命运的“裁判”,武断地做出对或错的判断;而要把自己当作孩子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拉拉队”,即使他们犯了错,也永远支持、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书中列举的诸多事例让家长产生了共鸣,通过本次家长读书心得交流会,妈妈们都有了新的收获,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科学教育理念的引导。这对于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将是一个新的跨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2
尹老师的好书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也诱发了我写第二篇读后感的愿望。说到“管”我想不乏有多种理解,控制是一种管、指挥是一种管、打骂是一种管、说教是一种管、引导是一种管、貌似不管却帮助孩子建立自控的意识并训练该能力也是一种管,这是我认为最高层次的管。然而达到这种管的境界真是太难了,稍有偏颇就有可能差之千里。看了好书中尹老师对于圆圆貌似不管实则关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让我再次摆正了我和女儿的关系,正视了自己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让孩子听话恐怕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然而极少有家长会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要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也许在以大欺小的态势下孩子屈服了,表面的听话却埋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小小的心眼儿恐怕已在预谋着用何种方式摆脱这种压迫了。唠唠叨叨是女性的通病,除了招致子女的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反复地读好书,我感到管孩子不是难事,首先成年人对儿童就有年龄优势;其次家长对子女又有地位上的优势,再加上人都有对其他人的控制欲,管住孩子不难,难的是不管
闭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作为成人和家长的架子、收起自己的巴掌,我想这样的不管会比管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再过十年我们肯定会见到成效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3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由于我和孩子她爸的工作性质,经常只有一个人在家陪她,跟孩子沟通比较少,而我性子比较急,遇到孩子干什么事都慢悠悠的,火气立刻就大了,大声的训斥孩子,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只能使孩子更加产生逆反心理。王小冉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时常走神,有时信心不足。而我又没耐心纠正,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看了书之后,才知道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榜样,不管好的坏的。因此,我首先要做一个好妈妈,和她爸多交流,去掉爱着急的坏习惯,对孩子要有耐心,做对的要表扬,错了要纠正,多鼓励孩子要相信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些事,家长只起到监督作用。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去实现大人未实现的目标。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偷懒,有时会不坚持,而且不是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学的东西,并鼓励孩子坚持下来。即便以后实在不想学了,也不后悔。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是直是弯就取决于家长。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要求孩子将来有大的作为,但至少是个身体健康,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之前,我要做好护航。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成长过程而努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4
近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非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