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人间值得》的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间值得》的读后感 篇1
这本书很像是和一位奶奶聊天,每看完一章都会不自觉地审视自己,这个审视的过程让我感到意外的放松。
“我到底能不能达到我的目标呢?”
人的一生常常想要追求一些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焦虑。因为担心自己会白白地度过一生,所以会不断地给自己的行为寻找意义,比如我在练着口语的时候会突然想这件事对我的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呢,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学习。然后便开始焦虑地想着5年后的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常常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焦虑。奶奶却说:“别因为对未来太过焦虑,而忘记要做好当前的事情。”是啊,人生是很长的,没必要总是为未来的事情而焦急。做好现在的事,思考好现在的事,只要做好每一步,所追求的事物总会到来的,不管是理想还是金钱。
“我总是对和朋友的关系很烦恼。”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同路人”,也就是朋友。但是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点事情而感到不痛快。想要跟朋友沟通,但是又不知从何提起。这时候我们都应该清楚,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百分百去努力的话。如果感到不舒服,最好是先衡量一下提起这件事的后果,因为大部分情况可能都是不欢而散。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和他/她的距离,因为缘分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和一个人可能因为喜欢同一种花而惺惺相惜,但又因为另一种草而相互远离。所以,在和朋友相处时也要记住,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独处的,不必强求都走向同一个方向。
“我不知道该不该接受这样的自己。”
我常常会被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吗?我会因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因为在很多时候我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想成为自信的人,所以我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地矫正自己,但其实自信并不是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就能做到的。自信就是将原本做不好的事情慢慢地取得进步后,慢慢地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能量就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自信的人。比如我原来是一个在公共场合演讲感到很局促的人,在一次次的实践下慢慢地变得更加地“自信”了。所以我们需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不必为了自信而强求自己马上做出改变。人生都是走自己的道路,而别人也在忙着实践自己的人生,别因为为了追赶别人的步伐而忘记自己的路,不然只会迷失。
《人间值得》的读后感 篇2
封面上的话让我沉思了很久,现在的人的节奏太快,看着都是在光芒四射的环境中奔走的人们,仿佛就自己一个人是生活一堆乱糟糟,在一片无人知晓的孤岛上独自抱膝叹息。
封面上有行字:“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我想了很久,其实也是一种道家思想,顺其自然而为之,不因以外界事物的变化莫测而失去了本心,也不必为了与他人在一样的生活水平上而用力过度去争取。人的一生啦,就一堆堆的坎坷。所以,我们只需要对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过怎样的人生。而不是一定要听从谁的,过着谁希望的生活。
我很认真的看完全书后,我有点不明白恒子奶奶的真实想法,因为从字里行间我并没有看出真的什么叫做人间值得的想法。一切的一切,犹如我们身边经历了一些颠簸流离再回归平常生活的老人家的人生体验。
第一,恒子奶奶并没有自己真是的想法,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经意间由他人所决定或是推动的,无论是一开始的去读书,再去工厂劳动,最后面本家叔叔资助去读医生,实习期的无薪,再到朋友推荐去当了精神科医生,结婚也是别人说他人好,结果婚后问题多多,两个孩子的管教问题,父母的强势入住导致夫妻问题更加突出却无法做决定,同事以及病人之间的问题采用的是消极面对。我就想问问,有哪件事是恒子奶奶自己积极面对的。
都是别人推着走,但是始终都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对待,无喜无悲。丈夫婚后的喝酒不管家,生子之后父母的强势掌权,工作上的不愉快,心理上远离不想面对的人和事,严重的物理上隔离。说的直白点就是胆小怕事,不喜欢惹是生非呗。
第二,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为了钱,但我们一旦可以满足自己基本生存后或是达到财务自由后,是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恒子奶奶活得好人缘,一是技术能力强,二是不拒绝。不然,我就想问,一个包子一样的性格会不会受人欺负。
最后,人生的鸡汤,喝喝就好了。学习、工作、婚姻等等,都要耐心的去面对,用良好的心情去解决。毕竟,我们都是凡心,在这人间,还是要好好的过活。
最后说一句: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务必珍重待之!
《人间值得》的读后感 篇3
通过这本书我对“孤独”二字也有了新理解,孤独不等于寂寞。接受孤独的美妙,生活处处有乐趣。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不去攀比,学会转变心态幸福也会随之而来。
本书的作者中村恒子,是日本最年长的心理医生,历经烽火年代,时代变迁,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咨询经验,是备受患者信赖、愿意对其倾诉心声的心理医生。她终生不退休从事心理医生的`工作,她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句话概括,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完全是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立场来和读者交流,让人感觉特别接地气。
书中讲述了恒子从事心理医生70年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以及对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的感悟。
恒子从事精神科医生70年,她谈起对工作的态度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甚至在选择从事这一职业的时候竟是家庭贫寒的原因让她不得不从事。后来又因为家庭生活的重担让她不得不在工作岗位上坚持,所以她在对待工作上的态度也有独到的见解。在感到迷茫时,“你就干脆的告诉自己,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坦然的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如果没有更好的打算就在坚持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和想法。但是如果因为工作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健康,那么你就要果断的离开,同样在遇到机会的时候也要果断的抓住机会。努力工作是一方面,学会抓住机会也是必不可少的。恒子之所以可以从事精神科医生也是因为她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因为害怕、瞻前顾后而错过眼前的机会而日后生活在悔恨当中!
在人际关系上恒子也是一种处之淡然的态度,不过分亲近讨好也不疏远孤立。对待合的来的就努力交往是人生中的一件幸,对于合不来讨厌的人尽量少交往。但是我们要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喜欢的或是讨厌的人,我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环境。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是,就是努力把他们教育好,在童年给予关爱,长大成人后学会放手不去干预孩子的人生。
她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一名耳鼻喉外科医生。他们一见钟情,可是结婚后才发现他丈夫身上的种种毛病,嗜酒如命不顾家,把大部分的钱花在了喝酒上,生活的重担只能压在她身上。其实她也可以选择离婚,但是并没有;而是转变自己的态度,选择努力工作,给自己一个信念而不是轻易地抛弃他的丈夫。其实在这个年代,离婚已经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是否也是意味着我们对婚姻的重视和信念没有以前那么重了?遇到一点事儿就选择放弃?其实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还是要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
本书没有浮躁华丽的语言,平淡的描写了恒子老师平凡的一生。虽然平淡,但是包含了许多的人生道理。道理很简单,可能不用说你也知道,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人间值得》的读后感 篇4
这周读了《人间值得》,我有几个感受:
一是关于工作。恒子奶奶认为,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非常了不起。也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可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干,让我有价值感,获得感,也会更有自信。但是,工作带给我的绝不仅于此,更多的是在和人的相处过程中,面对不那么友好的环境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慢慢学会看淡,学会不计较,看清自己的价值,不因别人的评判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二是关于幸福。恒子奶奶认为,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也不应该对任何人,事情抱有期待,应该认清我们始终是一个人。我非常认同她说的,对别人有太多期待,除了让自己增加痛苦和抱怨外,实际上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不如看清,多做点让自己愉快的事,取悦自己,从生活中去感悟一切美好,感恩自己拥有的,越是要的少,越是容易幸福。
三是关于死亡。恒子奶奶说,孤独得死去非常好,担心死亡的方式毫无意义。或许我还年轻,但对于死亡这个终极问题,我思考过很多次。如果人生是一次旅程,死亡就是终点站,不管如何害怕,恐惧,我们终归会到站,也不知何时到站,不如趁着还在旅途中,平静得,愉快得享受我们拥有的,我们能做到的,我们想去做的,如此这般,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