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2025/08/0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精选127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

教案目标: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2、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教案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3

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5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7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

(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8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9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2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四、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3、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

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四、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3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4

活动目标: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5

活动目标: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合集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6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期间,通过组织幼儿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最后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7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8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8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29

一、活动目的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抗洪救灾、救火抢险、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当代英雄事迹。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0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1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2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3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汇编11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4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5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7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8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39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0

一、活动时间:自定

二、活动地点:幼儿园各班教室及空土地

三、参加人员:全体幼儿及教师

四、活动准备:

1、做好的清明果若干

2、柳枝若干,小铲若干,小水桶若干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清明果的外形特征及清明节习俗

2、通过品尝知道清明果的味道

3、让幼儿了解,插柳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4、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5、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六、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各班开展清明节活动,让小朋友自带清明果,在班里进行讲述吃清明果这一习俗特征,并介绍清明果的外形及清明节的其他习俗如:扫墓、插柳等。

2、教师口述制作清明果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更深入的知道清明果制作的方法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义所在。

3、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1)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

(2)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带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4、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1)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2)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春天已经来了。

5、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1)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2)方法:先用小铲松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3)幼儿动手插枝,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微深一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浇太多。

(4)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5)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保管。

七、活动小结:

通过以上这样实践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简简单单的讲解,孩子根本就没多大的兴趣,可是通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1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一、活动目的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抗洪救灾、救火抢险、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当代英雄事迹。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2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集锦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3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一、活动目的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抗洪救灾、救火抢险、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当代英雄事迹。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4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5

教案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6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7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8

教案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49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0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1

教案前言: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幼儿园组织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我们奇怪的问老师妈妈,为什么还不到清明节,就要去扫墓呢?老师妈妈认真的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后来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是一个节日呢!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清明节的由来有一定的了解,让孩子们认识清明节的意义。

教案目标: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2、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教案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2

活动目标: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1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3

教案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通过活动,对清明节有印象。

二、活动准备

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清明节的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

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

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3、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4、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5、小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6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7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8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59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0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四、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3、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

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四、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1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

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2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3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5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6

活动目标: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7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8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相关阅读】

【清明节十大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传统习俗七: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九: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传统习俗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69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XX月XX日清明节

XX月XX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0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集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集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2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3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4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5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6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7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8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79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0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1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2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3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4

一、教学目标

大地春回、万物复苏,鲜花也都竞相绽放。告别了冬天的萧瑟和冷清,大泊中心幼儿园小班级的孩子将和老师一起到户外去享受温暖的阳光、沐浴和煦的春风,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春游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增进了师子间的情感。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熏陶,启迪孩子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探索美好的世界

二、教学方案:

1、时间:20xx年x月xx日

2、活动地点安排:东方明珠小公园

3、春游活动跟班教师安排

每班必须要两位教师,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保育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年级组长负责后勤(卫生纸、药品拿放、垃圾袋等)。

三、教学计划: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

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2)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老师陪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参观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人群。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

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互助教育:幼儿间要团结互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

(四)活动流程:

1、8:40集中清点人数。

2、到地点,班主任再一次清点人数。

3、观赏风景——浇灌树苗——放飞风筝——组织游戏——合影留念——集中清点人数——返回

4、回到教室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活动。

清明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清明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一、活动目的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抗洪救灾、救火抢险、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当代英雄事迹。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清明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清明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5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6

活动目标:

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7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8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89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0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1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2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3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4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一、活动目的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抗洪救灾、救火抢险、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当代英雄事迹。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12、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5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6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7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8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99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四、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3、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1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2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训练,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育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训练。

二、活动地点: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x日上午

四、参与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班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老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预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头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伴侣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久被我们所牢记,他们的精神永久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伴侣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华、富强!每个小伴侣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事,长大了肯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日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班级组的老师小伴侣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伴侣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伴侣还亲自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伴侣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留意事项

①穿着干净,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玩耍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与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3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4

活动主题:

清明节扫墓活动

活动时间:

4月4、5日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参加人员: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

(略)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5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6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7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3、了解民族的传统风俗,体验春天的美好。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录象、图片、纸花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体验清明的气氛。

二、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 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 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三、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四、教育幼儿爱祖国。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09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0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1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四、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3、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

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四、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 [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2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3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4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5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6

活动前言: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活动所需材料: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7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通过活动,对清明节有印象。

二、活动准备

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清明节的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

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

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3、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4、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5、小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

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19

活动前言: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大寒,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0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1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2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3

一、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五、活动准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七、注意事项

①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②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④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⑤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4

教学目的:

1、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绿色;

2、让幼儿学会踏青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绿色皱纸,固体胶

教学过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和小花的关注

教师:春天到了,你们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草吗?

2、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亲亲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戏号码?

(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小花做游戏的?教师进行观察)

3、分享交流

幼儿一起讨厌: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爱护草地和花草,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快乐又安全,还能让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6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

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 篇12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

2、通过活动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5、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四、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3、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