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童年》读后感

2025/08/05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童年》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读后感 篇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出自大名鼎鼎的苏联作家高尔基。

最近,我看了一本自传体小说:《童年》,作者就是高尔基,这本书形象地讲述了作者童年的悲惨生活!

阿廖沙,也就是作者的小名,他自幼丧父,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

期间,他得到了外祖母深深的疼爱和呵护,收到外祖母所讲童话故事的熏陶;也目睹过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而自相残杀,以及他们在生活中表现的自私、贪婪……这种种迹象,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11岁的阿廖沙又一次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父母双亡、外祖父破产,他无法继续忍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便从此走向社会,独立谋生。

此刻,书籍打开了他的眼界,诱使他渴望新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感慨万千,高尔基生活的时态是旧社会的底层,这让他真正地看清了当时人们的保守、自私、贪婪、庸俗……高尔基时时处处会感到烦闷、压抑,甚至无法忍受。

我对阿廖沙执着地渴望读书、自觉认真地读书的顽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那个认为读书是“歪门邪道”、读书会诱人犯罪的小市民圈子里,阿廖沙为了实现读书的愿望所遭受的屈辱、欺凌,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高尔基从这本书写出了对小市民俗气的深恶痛觉;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快乐难忘的,而作者的童年却是悲惨你、凄凉的!

高尔基的《童年》,强烈地写出了当代人性的扭曲;空虚的灵魂;还有人们无耻的流言蜚语……他把自己的童年真实地写成一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灰暗的童年,让我们这代00后意识到:珍惜当下!

《童年》读后感 篇2

《童年》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小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小阿廖沙父母双亡,而新家庭中,却有脾气暴躁的外祖父,自私自利的舅舅。疼爱他的,就只有外祖母了。其实,小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正是借小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小阿廖沙所处的那个时代,与现在相比,实在是困苦。

今天,我们这些小孩大都被父母宠着。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回家还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如果有人欺负你,爸爸妈妈会毫不犹豫地为你打抱不平。小阿廖沙却没有人为他打抱不平,因为欺负他的`是他的长辈;他没有大鱼大肉,它们都在沙俄达官贵人的肚子里。

然而,他却顽强地走了过来。并且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充满的心。最终,他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现在我们美满的生活,比小阿廖沙那个时代不知好多少。但就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却屡屡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有的孩子因不满父母批评就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因家中禁网,就偷钱上网吧;有的孩子为了显摆“身份”,在校园里持强凌弱??

看到这些,我真想把他们放到黑暗的沙俄时代,让他们体验体验什么叫做“生活”。

在黑暗时代,高尔基挺了过来。而我们这个“光明时代”,有些人却没有挺过来。污水中的心,竟然比净水中的心还要干净?这值得深思。

《童年》读后感 篇3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在雪花的陪伴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他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回想起我们的童年,那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中成长,而阿廖沙却在很小的时候永远失去父亲,母亲也把他丢在了外祖父家。,想到以前,我闹着叫妈妈买糖的行为是多么娇气。

是啊,我们经常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用顾着让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从不用自己独自在“人间”闯荡。现在,我们应该悔过曾经的奢望,应该不再浪费任何东西,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便足够了。

作为21世纪的新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还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明天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扞卫美好的生活。

《童年》读后感 篇4

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多的触动。本书的作者高尔基是世界文坛的知名大作家,这本书是他所写的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对高尔基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贫苦家庭里。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四岁丧父,十岁丧母。这本书写的就是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中所度过的岁月。作者在书中说道:这是一种浓重浑浊、色彩斑驳、离奇古怪的生活。作者本人认为这是某个天才所讲述的一个残酷的童话。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家中,阿廖沙有的是改嫁的母亲,凶狠的外祖父,两个残忍爱争斗的舅舅,还有两个表哥。这么一大家子生活在破旧的小房子里,天天伴随阿廖沙的是争斗、欺骗、谩骂、打架斗殴、还有贫穷。在高尔基的笔下,将那个黑暗时代中的一切人、一切景物全部描绘了下来,不论是美的、丑的、真实的、虚假的都一一写下。在这混乱不堪的黑暗中引领阿廖沙不迷失的是他的外祖母。

外祖母给人的感受是慈爱的,公正的,善良的。作者在书中写道: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但虽然这样,她也难以脱离那个特定时代中的愚昧无知以及迷信,还有对妇女的歧视。作者从阿廖沙一个纯真孩子的视野里,写出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感受,高超的写作技法让读者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