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信息技术的前瞻性。
我们处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变革了通信、交通、医疗、商务……如今,互联网正在改变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并支撑教育变革,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等到他们二十五岁时,工作可能已经消失。当代社会,科技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以十倍于过往的速度前进:媒体网络信息爆炸,价值多元混乱……全世界都在寻找,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性。
技术的应用不是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是要先明确教学的目标,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然后再考虑应用技术去支持学与教的问题。信息技术永远是工具,是用来支持和辅助教学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技术的复杂性和动画的炫目,必将偏离学习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的简单性。
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就是简单易操作,能够实现常态化的应用。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提高教育的效率,然后才是重构教育。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应用技术去解决问题,而技术的应用一般先考虑小程序的使用,再去考虑APP的下载,实在不行可以利用电脑安装相应的程序,同时我们还要反思评估技术应用的效果,这样的思维方式提现了信息素养。
四、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信息技术对当今的教学具有推动作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PPT,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五、信息技术的创新性。
太过复杂的技术不利于老师的学习和在课堂上的应用。这次培训的内容里,授课教师给我们展示的一些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并没有什么新的软件,都是我们常用的,比如PPT,Word,手机备忘录,问卷星,希沃白板等等。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又让我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很好的提升了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所以,简单的技术,需要我们去创造,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未来已来!既然身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每个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责任在肩!我们要做好准备,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做好学以致用的准备,积极行动起来,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大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最近学校组织了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的考核,目的是想通过这次考核,使老师们能适应现代技术的急速发展,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
在我参加的数学组考核中每一位老师都表现的十分优秀,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制作适合自己授课的课件,都非常值得我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重要策略之一。卢老师在以《观察物体》这一课,通过盲人摸象故事进行导入,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由于选课特点,课件的中间多利用引导性问题进行新知的学习;最后通过在一体机屏幕上动手操作进行练习巩固。整堂课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卢老师事先通过录屏软件将自己寻找素材、后期加工的全过程进行录制、剪辑,并在考核现场展示,完美展示应用技术工具的熟练程度。
可我觉得卢老师最吸引我的是她所展示的专业素养。她说课时语速适当,语调轻重缓急恰如其分,在内容上思路清晰、逻辑明确、重点突出。并且卢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本节课重难点突破及教学目标达成起到关键辅助作用,没有为了展示而展示,这也是本次考核的目的。
就像吴主任和桑主任强调,有时候“多多益善”并不一定合适。是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以生为本,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活动,摈除过多的学习形式,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与课堂,将整堂课聚焦到教学重难点上。任何外物的出现都不能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效率。
自接触信息技术我一直在摸索实践,如何将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次培训以及考核使我获益匪浅。
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自我分析:
当老师就是一场人生修行,修学识,修眼光,修能力,修教养,修人格。很荣幸我获得了这次修行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我觉得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非常欠缺,平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只是偶尔利用到多媒体课件等来开展教学,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急需提升,我希望在此次培训中能收获多多。
二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团队工作
三研修内容
认真解读并理解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文件中的目标与意义,学习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文件的内容,做到其中对我们的要求;
完成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中的学习内容,认真完成其中的学习任务,积极上网学习听取专家意见,认真参与线下的讨论与交流;
掌握多种网络软件展开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每天利用1-2个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认真聆听专家们的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的教学。
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预期效果:
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魔法棒。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厌学”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学会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为了落实教师能力素质提升项目专项竞赛文件的要求,佳木斯市结合信息技术2.0末期考核,与4月12日,14日,15日开展省厅课件制作比赛(多媒体课件、微课、信息技术融合课件)专项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研培形式,全校参训领导、教师45人次。对《基于微能力点的信息技术2.0考核评价与成果提炼》、《交互式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的三项培训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前沿引领,不仅让我们经历了一次信息观念的洗礼,还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不知不觉,信息技术2.0培训已接近尾声。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还是青春年少的年轻教师,友谊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饱含热情、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信息技术2.0的培训。
4月12日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徐世达老师进行了题为《基于微能力点的信息技术2.0考核评价与成果提炼》的培训。
4月14日,网龙华渔智能教育研究院周晓中老师从学习时长统计、作品提交、什么样的PPT才叫好、PPT的设计和制作(追求一下“颜值”、多媒体素材的应用和编辑、把知识结构和逻辑可视化、促进师生互动、打造快乐课堂)四个方面细致地为大家讲述了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同时还同老师们在线上互动答疑解难。
4月15日,周晓中老师为教师们进行了《微课制作基础——流程、常用工具和小技巧》的培训。
友谊小学通过本次信息技术2.0的培训,使信息技术将能更好的服务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课堂的深入融合。培训撞击着老师们的思维。新思想,新概念,新技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现信息技术技能的提升,不断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培训承载着成长的希望。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随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韩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通过学习我感悟到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思维和高度上都带给我非同一般的震撼。
这次培训学习,对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老师的讲述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师生平等,更易于理解与接受。
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忽视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教育是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
通过本次学习,我也认识和学习了一些实用性极强的软件,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有效的提高了教学备课的效率,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技术的理解更加清晰。使我对于“问题的设计”、“主题的规划”、“单元学习评价的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
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这样,才能为我的教学增添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新的认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我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贯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