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1名,经过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他们有一定的自理自立能力,但是刚入小学很多方面比较懵懂,纪律感不强,活动时较混乱,希望通过这学期的活动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结合以往我班在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及教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体验教育活动为途径,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使本班的队员更好地掌握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成为幸福生活并能创造幸福的人。
三、工作措施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在校园里不吃零食和饮料;讲究环境卫生;教室里要做到绿化、美化、艺术化;同学间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并做到及时检测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
2、继续抓好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每周一总结,及时反馈教育。
3、认真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学生要学会唱国歌,唱响国歌,热爱国旗,知道升国旗时的礼节。
4、安全警钟长鸣,坚决杜绝安全隐患。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5、加强心理教育,形成健全人格。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6、创新家访方式,提高家校教育效果。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将依据本地实际情况想办法积极创新家访方式。采用实地家访、电话家访、家长学校学习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家访活动的纵深开展。
7、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使少先队员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四、工作月份安排
九月:
1、入学常规教育;
2、了解学生,召开家长会。
3、选举培养班干部,制定班规,布置好教室,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学习。
4、开主题班会《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学生》。
5、组织学生参加少先队活动:老师,您辛苦了、民族精神代代传。
6、配合体育教师,教会学生做广播体操。
7、美化教室,围绕“教师节”出一期黑板报。
十月:
1、继续加强班级管理,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
2、与家长交谈,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3、做好学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的训练工作。
4、开好主题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围绕“庆祝国庆节”出一期黑板报。
十一月:
1、组织学生参加少先队活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交通安全知多少。
2、主题班会《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3、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
4、围绕“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出一期黑板报。
十二月: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2、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复习。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之学习安全。
4、组织学生参加少先队活动:团结就是力量、谁是我心中的英雄。
5、围绕“学习安全”出一期黑板报。
一月:
1、开展庆元旦主题班会《新的一年里,该做什么》。
2、抓好期末复习工作。
3、对学生进行假期的安全工作教育。
4、围绕“庆祝元旦”出一期黑板报。
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篇2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接任的是一年级的新生,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班级集体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学分,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常规教育方面: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放学前的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红领巾、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的板报的教育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
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这些孩子大都聪明活泼,调皮可爱,有很强的可塑性;其中有小但一年级孩子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本学期,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2、制订小干部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得力助手,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3、利用电话、QQ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多方联系。
4、重视后进生管理工作,落实他们的一对一分工帮教制度,关心他们的成绩,关注他们的成长,以心换心、热情关爱,多表扬鼓励,使他们取得进步。
5、认真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搞好学校活动、主题教育和各项竞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6、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墙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铲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7、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积极评价学生,讲究批评的艺术,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三、各学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角色转换月
1、做好开学的各项工作。
2、办好安全专栏,布置教室,美化班级。
3、加强一日常规教育,开展学习评比活动,促进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前儿童过渡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4、加强安全常规教育,确保学生安全。
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结合一年级学生个性特点,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这些孩子都聪明活泼,调皮可爱,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一年级孩子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本学期,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行为规范教育。
1、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集合排队做到快。静。齐,主动与老师同学打招呼。
3、上课认真听讲,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4、作业认真,自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二)班级管理。
1、上学不迟到,不旱退。
2、自己整理书包,学具,书桌。
3、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努力达成。
4、逐步做到“班级事,人人管”,自己管理好自己。逐步形成互相帮助,互相竟争的好品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
1、处理好个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喜欢自己的同学,得到大家的欢迎,多交朋友,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处理好个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铃声响,快静齐,专心听,作业正确又整洁,夸夸谁的学习态度好。
四、工作重点: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作业上交习惯,订正习惯。
2、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培养:整理书桌,清洁教室整理自己的学习品,学做家务。
3、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能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五、具体工作措施:
1、对于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加强班干部的建设。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要切实加强班干部的.能力,落实每个小干部的责任,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级大事小事进行商讨研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以此带动全体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
3、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多方联系,通过电访、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普访,使班级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并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和应注意的事项,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配合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让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寓教于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习的效果。
6、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积极评价学生,讲究批评的艺术,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7、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自办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铲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