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活动教案

2025/08/1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l 活动准备:

1. 每人准备大小不一的纸张。

2. 幼儿观看过电视节目《超级变变变》。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制作纸棒,并比较纸棒的不同。

1. 幼儿制作纸棒。

请你用纸做一个纸棒。

2. 比较纸棒的不同。

你做的纸棒和别人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纸棒有长短、粗细、花纹间的不同)

二. 启发幼儿想象,并尝试用纸棒进行表演。

1. 启发幼儿想象。

你做的纸棒像什么?

(幼儿发挥想象,讨论并上台表演。)

2. 鼓励幼儿尝试表演。

我们现在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你不要用嘴告诉我们把纸棒变成了什么,而要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告诉我们,好吗?

三. 小组共同合作表演,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1. 提出要求。

现在我们知道可以用身体动作和一些道具来进行有趣的表演,我们来进行一个“纸棒变变变”的表演比赛好吗?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表演。想好要表演什么,应该设计怎样的动作。

2. 幼儿结伴讨论,分组排练,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想法,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合作。

3. 集体交流。

四. 集体玩纸棒游戏。

纸棒除了可以表演,还能做游戏呢?想一想,你的纸棒可以做什么游戏?

(幼儿讨论,集体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制作纸棒,并比较纸棒的不同。

在这个环节中我渗透了两个物体间比较长短、粗细、厚薄等数学概念。幼儿通过自己制作纸棒,说说自己制作的纸棒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从而进行比较,为下一个表演环节做好铺垫。

二. 启发幼儿想象,并尝试用纸棒进行表演。

幼儿对纸棒进行了比较,对纸棒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我启发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做的纸棒像什么,幼儿根据纸棒的长短、厚薄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想象,有的说细细的纸棒像香烟,有的说长长的纸棒像话筒,有的说粗粗的纸棒像烟花,为此我抓住这个时机,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描述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有的幼儿因为自己做了一个纸棒,不能进行充分地表演,于是他主动与同伴合作,共同进行表演,体现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 集体玩纸棒游戏。

幼儿对纸棒进行了各种各样地表演后,我还启发幼儿想一想纸棒还能做什么游戏,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想出了跳格子游戏和拼英文字母的游戏,但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因为桌椅的限制不能自由地玩纸棒的游戏,应该打破桌椅的束缚,让幼儿自由地组合随意地在地上玩游戏,这样幼儿就能尽情地进行游戏了。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挖掘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的多种艺术样式,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纸棒是一种开发性的、能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的材料,它有助于打开思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活动“纸棒变变变”就受了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变变变”的启发,表现的内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活动过程中,我本着“了解儿童、相信儿童、支持儿童”的原则,以“儿童展示——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满足幼儿的需要,为他们搭建自我体验、自由展示的舞台。

活动目标:

1. 通过制作,比较出纸棒的不同之处如花纹、粗细、长短等特征。

2. 通过比较对纸棒进行发散思维的想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3. 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表演,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

2、乐于探索,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活动准备:土豆拼盘、盐、调羹、泡沫板、木头玩具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土豆拼盘,视频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

(1)欣赏土豆拼盘,说说像什么?

(2)猜猜这些美丽的图画是用什么做成的?

(3)观看PPT,说说土豆的一般特征。

2、观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

(1)提出问题: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会怎样?(用站和蹲的动作表示沉和浮)

(2)幼儿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沉浮。

(3)第二次操作,借助辅助材料让土豆娃娃浮起来。

教师:你能让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吗?请你们去试试吧!

3、教师“变魔术”

教师:老师要变个魔术让土豆娃娃自己浮起来呢!加上“魔粉”搅一搅,土豆娃娃浮起来!(邀请小朋友一起念“咒语”)

教师:这个“魔粉”到底是什么呀?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魔粉”,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再尝一尝,猜猜“魔粉”到底是什么?

4、再次操作

教师:是不是加了盐土豆娃娃就会浮起来呢?请你去试试吧!

教师: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来,有的土豆娃娃还是沉在水底呢?

5、操作验证

活动延伸:

你们真棒,都获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东西土豆娃娃会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目标

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

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二、准

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2、幼儿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问

(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

(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

(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

4、小结

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

6、幼儿再次操作

提问:(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

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

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

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

8、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

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

10、讨论后总结:

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

11、这是为什么?

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

12、小结: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