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篇1
《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太好笑了。读的时候,我从头乐到尾,笑得肚子直疼。
埃米尔是个5岁的小男孩。他每天都变着花样的淘气。他会把想看远方的妹妹当成国旗升到旗杆顶上;好心把厕所门关好,却把爸爸锁在了里面;不想浪费粮食,于是把酿过酒的樱桃喂给动物们吃。害得他们发了酒疯。
其实我小时候也经常好心办坏事。有一次,我看到电视遥控器脏了,就把它泡在了水盆里,结果短路了。还有一次,我想看看彩色圆珠笔的构造。结果拆开后却再也装不回去了。最惨的一次,是想要帮家里省电。就把家里所有的插头全拔了,也包括冰箱,于是冰箱里冻着的那些食物都倒大霉了。
好在,就像埃米尔的爸爸妈妈一样,我的爸爸妈妈也没有特别严厉地惩罚我。不知哪位名人曾经说过:“小孩子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埃米尔的淘气从来不重样,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他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小朋友们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改正,下次不再犯同一类的错误。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篇2
《淘气包埃米尔》的作者是瑞典童话外婆阿斯特里德·林格伦。
本书的主人公埃米尔是一个小淘气包,在他的童年时代惹了不少祸。如:埃米尔把妹妹小伊达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自己爸爸的头上;把小伊达的脸涂成深蓝色;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里;把自己的爸爸关进茅厕。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埃米尔把爸爸关进茅厕的故事:这一天,庄园要举行教义考问,教义考问关进行的十分愉快,结束后埃米尔妈妈请大家一起吃饭,等人都走了,埃米尔爸爸去上茅厕,因为大家都在忙着送客,没有注意到埃米尔爸爸去了哪里。这时,妈妈叫埃米尔去把茅厕门锁上,埃米尔马上照妈妈说的做了,但埃米尔没有想到爸爸还在里面,等爸爸要打开门的时候,发现门打不开了,十分愤怒,他试图用砖头把门砸开,但无济于事,直到第二天上午有人去上厕所才发现。
我觉得这件事不只是埃米尔的错,如果妈妈不让埃米尔锁上厕所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我觉得这本书十分搞笑,埃米尔虽然淘气,却不失一份天真,就是因为埃米尔淘气,大家才喜欢他。
我喜欢这本书,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哈哈大笑,你们也来读一读吧。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篇3
《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她被誉为“童话外婆”。1985年,斯特丽德林格伦荣获“安徒生金质奖章”。她成功的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
这本书讲的全是埃米尔淘气、让人哈哈大笑的事情和埃米尔见义勇为的事情。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有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这一切给人某种听话的印象。但他是一位野性、脾气很拧的小家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淘气包!
埃米尔是那么顽皮:把自己的妹妹升到旗杆顶上;把猪血扣在爸爸的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人的篮子里;把头伸进汤罐。他是那么勇敢:帮助长胡子女士捉住了横行乡里的——“麻雀”;他又是那么富有正义感:为孤寡老人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并惩罚了母老虎般的济贫院女领班。哦,他还是个善良的天使,像母亲一样照顾快要死取的小可怜儿——一只小猪。当埃米尔的伟大壮举受到全体伦纳贝亚人的称赞时,他的一切淘气被人们遗忘和原谅。
埃米尔就是埃米尔,总是戴着“猫子”扛着“墙”,一年到头淘气闯祸,却永远是孩子们的开心果。
我也想像埃米尔一样,整天悠闲自在,快快乐乐的生活。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 篇4
暑假,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淘气包埃米尔》我越读越感兴趣。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埃米尔的男孩,他居住在伦纳贝亚村的卡特胡尔庄园,他的外表看上去很乖,可实际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他会讲斯莫兰的方言:“俄要俄的猫子,俄要俄的墙”方言一出,让我忍俊不禁。
当我读到他救长工阿尔弗雷德时,深受感动,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雪钻进他的.耳朵,挡住他的眼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希望至少能看到路,他用手套擦去脸上的雪,但是仍然看不见路,雪爬犁上的两盏马灯也不管用。路已经没有了,大地上只有雪,通过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的艰难,也反衬出了埃米尔的正义、勇敢坚强,有爱心和同情心,尽管父母坚决反对,要将他关进木工房,他也毫不在意。
他真令我感到钦佩,我原本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就会畏惧,会打退堂鼓,临阵逃脱,当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比起埃米尔来简直太渺小了,我要学习他身上的永不放弃,坚强不屈的品质。
淘气包埃米尔虽然淘气,但他实则是个好孩子,他最后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社区的主席,让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很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