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篇1
一、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二、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也编了几个谜语,你们想听吗?(1)、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2)、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3)、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你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2、同学们,关于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3、师: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的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 )、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1、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去认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四)、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3、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4、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1、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2、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六)、延伸,深化中心
1、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生说,师生补充)
2、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3、(和同学们算时间帐、做读书游戏。让他们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4、师引导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七)、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时间的珍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和时间赛跑的起因,怎样和时间赛跑的,还有他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文中的难句。例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你们都有过赛跑的经历,但都是和同学进行的。你们有没有跟时间赛过跑呢?
对说“有”的同学,就表扬学生,说和时间赛跑是成功的第一步;对说“没有”的,就说:没关系,学了这课文,相信你也会和时间赛跑,走向成功。
老师:可能平时你们没有留意时间的流逝,当你在吃饭时,在玩时,在做作业时,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但是我们又没有察觉到它的流逝,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不再这样了。相信你们都会有所改变。
2、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基调和文章内容。
(2)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大声朗读生字词,
(3)教师指导、带读,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4)让学生把生字词抄写一遍。
3、(1)和学生一起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默读之后,叫学生谈谈这都说了什么事,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在到三四五段,重点让学生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和这一段的内涵,理解这一段是总分的格式。爸爸说了哪些东西过了就不能回来?指名要学生把它们讲出来,感受时间流逝的可怕。
(3)听了爸爸的话,我有什么发应呢,让学生把它读出来,并指导学生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句子的意思,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可怕,为什么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的飞快,时间的宝贵。
(4)再看第六七段,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时间的流逝的。问:作者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是过去了就不会回来的呢?
(5)让我们继续来看八段,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读完之后思考作者和什么赛跑。当学生回答后,再结合学生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指导学生的答案更加简洁,中肯。并让学生说说作者和时间赛跑之后的'感受。
(6)指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受益不浅”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再读爸爸的话。“我”理解了爸爸的话,爸爸的话已不是一个谜语。而且还找到了谜底: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这句话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所有的人。让我们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吧:齐读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7)你能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篇3
【课前预设】
《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是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一如他的文风,清新淡雅却带着点点忧伤、淡淡的欢喜,在平常的生活小事中参悟人生,虽不见得总是大彻大悟,但那种含蕴在隽永的文字中的智慧,却总能令人久久回味。
时间这个概念,对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该怎样带着孩子跟着作者的步调层层深入地体悟呢?又该怎样让孩子能够从中真正明白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并懂得珍惜时间呢?这些疑问在教学课文之前便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思量着……
我反复地读课文,让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欢喜一遍遍地弥漫在自己的心头。的确,童年的经历,不管是悲是喜,总是那么令人回味和难忘!本课的感情基调是忧伤的,但是作者的一些童年行为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趣味,抓住这一点,课前我请学生搜集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两件有趣的事,课堂上,一方面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对“时间”形成一定认识,受到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另一方面进行随堂的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和童年趣事。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我侧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形象化的认知和感受,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书写出自己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对于孩子来说,一些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比枯燥的讲述更有教育意义。就拿本课来说,时间这个概念,孩子在生活中肯定或多或少有所感知,只要能够抓住这一点,给学生空间去讲述自己认识时间的一些小故事,效果肯定比直接告诉学生时间是什么或者引导孩子理解时间的深刻含义更好。
最终,我采用补白的方式,确定了本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
当时候,当时候,我知道,。
【教材分析】
本课从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悲伤不已开始写起,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读来让人心底不觉泛起涟漪。
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是学生明白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从而懂得珍惜时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所以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便成为本课学习的难点。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和感悟来展开,加深体验,是突破本课难点的重要途径。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书写相应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赛跑、疼爱”等重点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事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2、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教案、PPT课件、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2、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回忆自己童年经历的趣事;想想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都是关于时间的)
师:课前我们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指名说)
生1:我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了。
生2:我们慢慢长大,时间就过去了。
……
师:大家对时间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和时间赛跑的孩子,听听他是怎么看待时间的。(板书课题:和时间赛跑齐读并介绍作者)
二、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再读课文,巩固所学的同时深化对课文的认知。
4、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 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 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说并说明理由)
三、指导书写,掌握本课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整体认读。
2、学生选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并提示学生。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4、随机听写本课字词,同桌互相批改。
四、布置作业:
1、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是怎么看待时间的?
2、书写本课字词,牢固掌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准确、流利地朗读重点字词和课文:
指名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必要时教师适当提醒。
二、深入展开,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生1: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时间真的很宝贵。
生2:读完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时间,因为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说,时间就是这么珍贵,而且不能重来。
2、课文哪些地方让你对时间有了认识?(根据学生的感触,随机学习课文内容)
(1)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理解亲人离开时的心里感受。
(2)重点学习爸爸的那段话,指名读并思考:这段话里包含了爸爸怎样的感情?
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明白:为失去亲人而悲伤;安慰悲痛的孩子;对时间的自我认识等方面,接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情感。
(3)结合自身经历,理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关于时间的概念。
生1:“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知道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
生2:“有时候我五点钟出去玩,回来已经很晚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生3:“一个暑假没有上学,等到重新回学校,那段时间就过去了。”
……
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时间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孩子们,那你们觉得这些过去的时间能够再回去吗?
生:不能!
师:大家一致肯定时间一去不复返,谁能说几个例子?(指名说)
生1:等我们长大了,现在的童年时光就回不来了。
生2:我现在读三年级,等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回不到三年级这个时候了。
……
过渡:是啊,跟大家的感觉一样,“我”经历了这些事情,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后来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6—8段,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珍惜时间。
(1)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我是怎么想的?
(2)体会到时间的流逝,我是怎么做的?(和时间赛跑)
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几件事,并思考:作者和时间赛跑,节约的时间可以做什么?(看书、运动、帮家人做家务……)理解节约时间的好处。
(3)思考: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指名说)
(4)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过渡:作者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4、学习第9段,明白作者因为和时间赛跑而受益无穷的道理,进而理解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师: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容易被人放弃而又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你们知道珍惜时间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周围的人来讲都意味着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明白时间对于我们意味着生命,要好好珍惜。)
所以,当作者有了这样的感触之后,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更希望他能够珍惜时间,他要告诉孩子的话其实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珍藏,时刻警醒自己的,这句话就是: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齐读)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懂得了要珍惜时间,那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以后该怎样和是时间赛跑,节约时间吗?(指名说)
生1:我以后放学尽快回家,争取早点完成作业,就可以多看点课外书了。
生2:上课的时候专心,就不会浪费学习时间。
……
2、看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此刻,你想用哪句名言警句来告诫和勉励自己呢?(指名说自己搜集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作为积累)
3、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写对时间的看法。
当时候,当时候,我知道,。
(学生自由书写,并指名读出自己的文字,和大家分享)
四、布置作业:
1、深刻体会课文含义,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
2、掌握本课字词,摘抄本课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积累。
3、和时间赛跑
【学生作品】
1、当我静静地闻花香的时候,当我看到鸟儿滑过水面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已经悄悄地过去了。(郑杰允)
2、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时候,当我躺在心爱的小床上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就像个调皮的孩子那样,跑远了,跑到九霄云外去了。(陈静瑶)
3、当我看到绿树成荫的时候,当我听到大雁在蓝蓝的天空中鸣叫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已经偷偷地跑开了,再也不会回来,追也追不上。(刘齐)
4、当我看到太阳一点点躲到山的后面去的时候,当我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知道,这宝贵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莫岚)
5、当我看到树叶开始飘落的时候,当我看到蝴蝶在花丛间跳舞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黄丹婷)
6、当我看到小鸟慢慢长大变成老鸟的时候,当我和爸爸一起种下一棵小树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已经悄悄地离开我们,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陈颖欣)
7、当我看到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候,当我看见大树从刚刚发芽到枝叶茂盛的时候,我知道,美好宝贵的时间正在慢慢地离去,而且永远不可能再回到我的身边了。(刘锦明)
8、当我看到小朋友一点点长大的时候,当我看到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树枝上开心地嬉戏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在慢慢地过去,他再也不会回来了,就像我们长大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小时候的样子。(王志新)
9、当我看到蜗牛在树上慢吞吞地爬的时候,当我看到汽车在马路上飞快地跑的时候,我知道,时间真的过去了,而且再也不能倒流了。(李政豪)
10、当我被动听的歌声吸引的时候,当我被美妙的舞姿感染的时候,我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黄雅晶)
11、当我看到日月交替,当我看到时钟飞快地转动,我知道,事件已经走了,不留下任何东西,那个曾经和我擦肩而过的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以后还会有很多时间,但再也不是现在的时间了。
……
【课后反思】
关于读写结合的训练,这篇文章是第一次实践,整个过程虽说有缺陷,但看到学生的作品,便觉得这样的课堂是有利于大家共同成长的,我自身也有感触和成长:
一、读写结合点的选择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适合学生发挥的方面,要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这篇课文之后进行了“童年趣事”的练笔,难度提高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而且能力上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补白训练“当时候,当时候,我知道,。”更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是课文学习的深化,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三年级是句段的衔接期,切入点一定要小,易于发挥。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我仍需更深入地探究。
二、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展开,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篇课文在课前准备阶段,如果可以更系统些,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的,那对课文的理解也许就会深入很多,这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备课要全面。
三、要想学生有好的发挥,教师一定要做好扎实的准备,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合适的内容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就拿这篇课文来说,我的感悟首先要够深刻,而且有自己充分的见解才行,但这方面我仍欠缺,所以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方法显得单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谚语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或谚语。
2、导入:多少名言,多少谚语,都说了同一个意思:时间如此珍贵,应该珍惜时间。但实际上,人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时间的态度也有着千差万别。今天我们要读的《和时间赛跑》中的“我”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读好难读的段落。
3、利用词卡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1~5段
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段:
⑴ 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⑵ 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⑶ 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⑷ 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⑸ 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⑴ 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⑵ 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⑷ 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⑸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⑹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⑴ 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⑵ 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⑶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第二课时
一、男女合作朗读1~5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过渡:“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2、自由朗读6、7自然段。找出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⑴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⑵ 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理解。帮助理解:
⑴ 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想再重新过一次吗,这种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时间流逝的无情)
⑵ 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
4、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不再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
5、自由读第8自然段:
⑴ 想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讨论理解这句话)
引导:当‘我’跑胜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指正字音。
2、生字组词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3、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
第三课时
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
1、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
4、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感受融会到读书中。
二、介绍林清玄的背景,激励学生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取得成功
学生先介绍,师补充介绍: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已出版完成100多本著作。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文笔流畅清新,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三、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题:
⑴ 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有多少小时?
⑵ 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2、写出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段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自己原来怎样对待时间,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四、练习写生字
1、学生描红观察关键笔画。
2、全班交流,师重点点拨:
“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
“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
“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
“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
“益”的上半部分是“ ”,不是“兴”;
“若”的中间部分是“ ”,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3、学生练习写生字。
【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谚语。
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书桌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1—5小节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笨吹秸飧隹挝谋晏猓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弊杂啥量挝摹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
(2)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3、苯淌利用词卡、CAI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4、敝傅佳生当堂正确书写生字。
5、敝该分节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6、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7、碧录音,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
三、学习1—5小节
1、蹦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敝该读一、二两节。
(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小组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3)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逼攵烈弧⒍两节。
4、蹦读三、四两节。
(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弊远恋谖褰凇
(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彼邓悼矗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四、布置作业